对刻板印象的刻板印象

关令尹
·
(修改过)
·
IPFS

在如今的知识界,仿佛只要一提到“刻板印象”这个概念,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种族歧视、族群冲突和大屠杀上。无论是心理学学者还是外行的爱好者都不能免俗,仿佛若非如此联想,如此表态,就不足以彰显“政治正确”一般。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观之,毫无疑问——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相似度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认为刻板印象导致攻击行为,也就是认为人类个体更倾向于攻击与自己差异较大的个体,即攻击“异己”。那么,事实果真如此么?

动物行为学告诉我们:当然不是!

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茨在其名著《论攻击》中写道,除去捕猎需要,独居动物最喜欢攻击的就是它们的同类,其次是外形和习性与之相近的异类,再次才是与之有较大差异的异类。以进化论观之,原因很简单:在自然环境中,动物的外形和习性越是相近,它们的生态位也就是越是相近,生存和繁衍所需的自然资源也就是越是相近,若不攻击同类,就无以夺取有限的资源,很容易导致个体的灭种。以上是个体选择理论的经典解释。以近些年来复兴的群体选择理论观之,倘若某一物种的个体全都不倾向于互相攻击,那么该物种很容易过度繁殖,数量过大,以至于耗尽栖息地的自然资源,导致整个物种的灭绝。如此看来,适度的“同类相残”构成了一种双重的进化适应性,小可存身,大可保群。

独居动物如此,群居动物亦然。尽管群体合作的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胜过了同类相残的适应性,但不要忘了,群体合作的起源乃是“一致对外”,即与外群体的同类进行竞争。群居动物虽然减弱了对群内成员的攻击性,但并不意味它们的总体攻击性降低了。在很多情况下,群居动物只是暂时压抑了自身的攻击性,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比如面对外群体时,自然会有如山洪般爆发出来。一个群体越是团结,其成员对于外群体的攻击性也就越强。对“同志”越“温暖”,对“敌人”也就越“凶残”。

随着进化的深入,群际关系也越发复杂化了。根据内外群体在生态位上的同异,外群体也分三六九等。与内群体生态位差异巨大,彼此不相妨碍的外群体属于中性群体,大可以不去管它。与内群体差异大,但可以互补的外群体属于有益群体,需要抑制对它们的攻击行为,与之共存共荣,协同进化。而最最可怕,最为有害的就是那些与内群体生态位相近的外群体,此乃死敌,必须打击之,剪除之。

动物如此,身为高等动物的人类亦然。人类群体最为惧怕和憎恨的,就是与本群体外形、习性与文化都高度相近的外群体。欧洲白种人持续了千余年的战乱证明了这一点,十字军永远也打不到耶路撒冷,只因白种人更喜欢杀白种人而非“有色人种”。同理,阿拉伯半岛无休止的内讧是另一个明证,“对西方魔鬼的圣战”始终不是穆教徒的主菜。毋庸讳言,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同样也以勇于自相残杀,怯于抵御外敌而闻名世界。

如果想要煽动种族仇恨,引发种族仇杀,与其夸大内外族群的差别,倒不如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似性”。

20世纪最著名的种族大屠杀就是如此造就的。在30年代的德国,纳粹党并非通过诋毁犹太文化来污化犹太人,恰恰相反,他们采用的宣传策略是强调犹太人与日耳曼人的“相似性”。希特勒向德国公众宣称:危害最大、最居心叵测的犹太人并不是那种公开标榜自己犹太人身份,鼓吹犹太沙文主义的犹太人,而是那些“秘密的犹太人”,这帮人削尖了脑袋钻进日耳曼世界,积极与日耳曼人通婚,不惜放弃自己原来的文化习俗,只讲德语不讲希伯来语,以至于从外表上很难将他们分辨出来。这帮“杂种犹太人”最为可恶,用他们的“劣等血统”玷污了“高贵的日耳曼民族”,妄图从内部颠覆伟大的德意志。为了挽救德国,必须严查户口,上挖祖宗三代,把这帮“伪装成日耳曼人的犹太人”统统揪出来,彻底清除掉。

史实证明,这一宣传在当时深得德国民心,迅速掀起了全民猎犹的狂潮……很显然,犹太人在纳粹德国遭受屠杀不是因为德国主流社会对他们抱有刻板印象,而正相反,是因为当时他们“太好地融入了德国社会”,以至于主流族群竟然对他们缺乏刻板印象

作为一种文化设施,刻板印象的首要功能在于,使内群体成员认为,外群体成员和他们是“不一样”的,有着明确可见的、难以消除的、本质上的差别。这实际上是在告诉内群体成员的潜意识:“那些外族人基本上是无害的,因为他们的生态位和我们差别很大,不会和我们争夺同样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放心吧,他们不会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正是通过这样一种集体自我暗示,内群体抑制了自身对于外群体的攻击性,进而维持了族际和平。

除了内群体效应之外,刻板印象还会进一步对外群体产生影响。强势内群体的刻板印象有时甚至会起到塑造外群体的作用。比如在美国,主流白种人族群认定,黑人就应该智力平平、擅长运动,黄种人就是应该学习成绩好、工作勤奋且内敛低调。为了“证实”这些刻板印象,美国人用税金资助黑人参加体育运动,给黄种人多发奖学金,并提供高技术的幕后岗位,通过制度手段强行将这两个少数族群塑造成了主流族群所认定的样子。有社会心理学调查显示,一旦黑人不再像黑人,黄种人不再像黄种人,少数族群的行止做派完全变得和美国白人一模一样了,那么白人受访者会强烈地表示不可忍受,他们对少数族群的攻击性立马就会陡增。

刻板印象的形成固然很可能是出于内群体的优越感,但这种印象之所以可以维持、壮大、代代相传,无疑是凭借了它在进化上的适应性。如上所述,这种适应性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保持了族际的文化差异,维系了不同族群间相对稳定的地位差,使社会不至于因过强的族际争斗而解体。

众多弱势族群早已深谙个中奥妙,为了自身的存续和发展,他们不但接受强势族群对自己的刻板印象,甚至还学会了主动为强势族群提供刻板印象,主动向强势族群展示自己精心炮制的刻板化形象。在美国,高智力的黑人早就学会了装傻充愣,黄种人也习惯于保持低调,即便是穷奢极欲者也多以勤勉谦下的形象示人。而在国际上,我们最熟悉的例子恐怕莫过于我国声名远扬,年年亏损却依然遍地开花的孔子学院。试问:“让外国人认为中国人全是孔孟圣崽,这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好处?”答曰:“总比被人家当作毛主义分子来得好,你懂的。”既然无法消除别人心目中的刻板印象,倒不如退而求其次,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地为别人塑造这一印象。

如今心理学界对于刻板印象的主流观点实在过于片面,大有非愚即诬之嫌。不可否认,在小部分极端的情况下,刻板印象确实引发了群际的攻击行为。但学者们完全忽略一个事实: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刻板印象非但没有引发群际冲突,反而有效地预防和避免了冲突,维护了和平安定。这才是群际刻板印象在人类社会进化史上更为主要的功用。这就好比,你不能因为世界上天天都有人溺水,就言之凿凿地断定水是一种有害物质,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淹死人。道理很简单,相信任何一个中学生都听得懂。

“群际刻板印象容易导致族群冲突”,这种盛行于欧美社科学界的片面观点其实是体现了欧美主流社会的一种文化偏见,以至于其本身就构成了另一种刻板印象。那么,这种以心理现象和社会文化为对象的刻板印象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人云亦云地得到了传播和推广?换言之,这种学术风潮的“近因”是什么?其“终极因”又是什么?我想,这是一个比群际刻板印象本身更复杂、更有意义的问题,值得有识学者好好玩味。



2018/11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关令尹兴趣使然的专业历史小说家 文化考古 画骨剖心 铁储蓄罐,只进不出,投币者后果请自负。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锡箔鬼

我的短篇小说
9 篇作品
心理学与哲学
15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