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处黑校车

何必
·
·
IPFS

查处黑校车

                                              2005年12月20日

何必

12月19日起,交管部门开始查黑校车……(略。)

这次检查这些黑校车,的确是问题一大把:严重超载的,司机醉酒驾车的,问题应该是非常严重。从画面里看,孩子们一个个都被塞进破旧不堪的车辆当中,拥挤在一起,简直成了沙丁鱼状。

北京的校车问题,最近被政府有关方面提上了议事日程,并且终于出台规定,采取校长负责制,让校长作为校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也就是说,如果校车出了交通事故,校长应该为此承担责任。这种制度设计遭遇到了北京市各学校校长的一致抵制,并且被社会广为诟病。从该政策推出到现在,只有北京东直门中学按照此规定行动成为了政府相关部门宣传的样板,而且诺大一辆车里只有区区4个学生乘坐,其他学校则纷纷视若无睹置若罔闻。

原本,校车应该是由公交系统负责,让本职工作就是抓好教学工作、在交通方面也许一无所知的校长承担校车安全责任,明显超出了其法定责任以及职务能力范围。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该节目也曾经报道过,就是因为北京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把租赁校车的营生全部划归到了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下属的北京阳光彩虹教育服务公司,而且,一个学生一个月的校车使用费竟然高达300多元。除了该公司外,其他公司都是非法运营的。

这种做法本身就有着强烈而明显的权力介入市场的痕迹,超越了行政许可的法定权限,形成了新的垄断,并给北京市各中小学的校车问题的解决设置了新的障碍。此举甫出,社会分析为,除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多了一条创收渠道外,对学校、学生和社会都没有任何好处。

该节目制作记者介绍,在查处第一辆校车的时候,车上所有的小学生都冲着记者喊:我们老师说了,不许拍,马上让我们走。当记者问他们,是否每天都坐这辆校车上学,他们都理直气壮回答:不是,是第一天。很明显,这些学生都在撒谎。交通警察介绍,学校知道路上会有检查,可没想到老师已经教孩子怎么应付了。

记者很义正词严地在成文后面的建议观点中评论,“这更让我们对的这些举动、老师们的这些言行气愤。”

本来嘛,孩子这么小,就被灌输要按照老师教导的捏造事实的谎言对外表态,这还得了,长大后还不成为一个个都说起谎话来脸不变色心不跳的骗子?

《新京报》曾经有评论,质问为什么校车出现问题屡屡发生在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们身上。这次该节目所暴露出来的,依然是来京务工人员的子女们所在的学校校车出现的问题。

到现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就读的学校已经成为城市义务教育中的一个盲区。正规学校采取各种各样或合法或非法的手段屏蔽这些孩子们入学就读,而在城乡结合部那些民办学校经常遭遇到各地权力的刁难排挤勒索,在查处校车上,又是这些孩子就学密集的丰台区充当排头兵。

这些黑校车会停止运营,交通管理部门的任务完成了。至于这些孩子今后如何上学,那就不是政府该管的事了;如果非要管,就找阳光彩虹公司好了;到底是一个学生每月300多元,还是一辆车一天50元,可不是政府管得过来的事。

而就在北京各级政府有意无意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学校当作整治重点并且火中取栗时,从长远看能够让我们想到什么呢?

10月27日,居住在巴黎以北克利希苏布瓦市的3名少年为逃避警察追捕,跑进一所变电站,不幸遭到电击,两名少年当场丧命,另一名少年身受重伤。此事引发了法国全境的骚乱,而且蔓延到了邻国比利时和德国。这次以西欧专制化程度最高的法国爆发的人类学意义上的社会动荡,被全世界密切关注。参与骚乱的都是战后移民到欧洲的来自穆斯林国家的人,他们的父母忍受了到欧洲国家干粗重活计低人一等的待遇,可这些在欧洲本土长大的孩子们却依然遭受着各种歧视。法国议会中,干脆根本就没有这些国民的代言人!

2005年11月21日出版《纽约客》评论:自二战后,西欧国家便成了移民运动中心。其中有“你不可能成为我们的一员”的英国,“请在融合我们之前自动消失”的北欧,“可进入但不吸收”的荷兰,以及“你们是客人必须回家”的德国。欧洲国家最看不起的,就是“依靠财富提升地位”的美国。遗憾的是,似乎只有美国的模式真正取得了效果。

而在我们这里,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城市化,要在短短十几年之内完成近10亿人从农民向城市居民身份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迂腐懦弱粗暴拙劣的权力者的一举一动,都会给那些来到城市的新移民、特别是他们的子女造成后果严重的影响以及不可磨灭的记忆,给未来埋下巨大的隐患。

具体到会发生什么呢?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提供的如下数据可以证明:2004年前10个月,除西藏外,在全国31个省市中,有337个地级市和1955个县发生过未经核准的100人以上的游行集会事件。其中城市每天发生120至250件。农村每天发生90至160件。也就是说全国100%的地级市,68%的县都发生过100人以上的群众爆发性游行事件。这些数据经过官方媒体披露后,引起了各方的密切注意、焦虑与担忧。

如果说那些事情还都发生在外地、距离北京很远的话,让我们来看看最近发生在首都的事。上周五,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的千龙新闻网上出现了一则新闻,一辆别克君威在长安街上爆炸,司机被炸死,并配发了五张现场照片。在节目中,原本要发一条图片新闻,报道此事,但跑汽车口的记者却请求不要发这种消息,因为上海通用方面已经来电话关照过,这种消息对厂家不好。而出于新闻职业需要,并不能被厂家的这种无理要求所左右。

但是,到了下午17时许,网上所有的有关这条消息的文字都不见了,没有了,失踪了!即使用了现有的各种搜索引擎,也干脆不能找到网上任何与此有关的消息,甚至连所有文字的内容都给屏蔽并删除掉了!这时,跑口记者通报,上海通用方面再来电话,通知这是个政治事件,北京市警方已经无权过问,直接归公安部调查,媒体报道此事要承担后果。

虽然北京市委宣传部并没有就此下发禁令,但如果网上没有任何文字,显然是被强令拿下的,新闻工作者、特别是那些负责人物是不会因为这么一条新闻而冒饭碗风险的。于是,此事就这么在网上流传了一阵子就彻底无踪无影了;而传统媒体再次集体失语。

这辆挂着河南牌照的君威汽车,是在位于建国门立交桥西北角(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侧)辅路上“自燃爆炸”的,可在如此低温天气里,汽车发生自燃原本就是非常蹊跷的事;而在长安街上爆炸,这种事当然不能简单看作一般驾驶技术、操作程序、安全意识方面的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事件呢?也许又会永远尘封在历史当中,并给我们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不过,首都发生这种事件,还是提醒人们,千万别只报喜不报忧。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