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Cynicaleaf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七日書4.7 新字號私房菜第一代傳承

Cynicaleaf
·
·
我的師傅們名頭震天響,不是特級國宴大廚就是江湖菜資深老闆,或是西餐廳行政主廚,嘿嘿

自從留學之後,煮飯就變成了切割生活的記號,也變成了重塑身份的手段。

早上,急急忙忙中,最方便的是泡一碗麥片粥,加牛奶,微波30秒打勻,囫圇喝下去。健康的時候,我會選那種又有果乾又有堅果碎的muesli,奢侈的話攪到無糖希臘酸奶裡吃,一邊吃一邊覺得,哈哈,太裝了,腦海裡是《王冠》裡查爾斯和哈利吃早飯的鏡頭(他們確實吃的這個!);饞嘴的時候,就吃膨化穀物片,尤其是巧克力味道的,用包裝紙盒上的‘添加鈣鐵鋅、VB/VC’之類的鬼話哄騙自己,“這也是營養的一餐呢!” 大多數時候,匆匆拿一兩塊維他麥(weetbix),連量也不用稱秤了,絕不出錯。泡開的維他麥,J說看上去吃起來都像木屑,我恐怕自己舌頭上有一部分已經被白人殖民,大口吃的時候還覺得有淡淡的麥香——怎麼會這樣!

午飯原本是中國人最講究的一餐,我從小都覺得中午應該吃得最豐盛,結果洋人偏偏把午餐當零食,勻給它15分鐘就夠意思了,連三明治都算是奢侈品;我一位同事天天都帶一根胡蘿蔔、兩根西芹,還有一個彩椒,到了飯點就在電腦面前開始生啃,好像一隻兔子,我到現在看得也見怪不怪了。據說學校裡的小孩,很多人帶午飯的組合是餅乾、薯片和果汁,家長也不以為意。其實仔細想想,中餐又真的很健康嗎,好像也不一定。在同樣的不健康中,白人飯尚且省事,所以我常常羨慕他們從小養成的是這樣的胃,這輩子可以省卻多少油煙的侵襲?

在我有空時,會在前一晚多做一些炒菜或是炒飯,第二天中午就可以在守在微波爐前的時候多贏來一點small talk的機會,白人同事總是湊過來雙目圓睜,說這聞上去好香啊!然後我假裝謙虛地講,其實不難做啦,有空教你菜譜,都是相互的客氣話,我懶得教,她懶得做。時間緊的時候,前一晚我就做一做番茄蝦仁意麵,番茄是罐頭裡的,蝦仁是冷凍去頭的,做起來是簡單的,吃上去也不算是太敷衍的。

最敷衍的時候,我照貓畫虎做三明治:兩片麵包,一片奶酪,一片火腿,或是一小盒金槍魚罐頭,煎雞蛋,擠上番茄醬,放兩瓣生菜——以白人的標準,我已然吃得豪華又上流了——他們的三明治常常不過是麵包夾花生醬。本地花生醬確實很香,我空口也能不知不覺吃掉小半罐,所以,想想看其實也很美味啦。

至於說傳統的中式炒菜,一周總還是要做上三五次。解凍肉類,切片切絲,抓勻醃製,洗菜摘菜,準備辣椒花椒剁椒蔥薑蒜等一系列輔料,再用秤量出每種佐料的配比——做到這一步,精煮一小時的米飯都已經燜好。歎歎氣,按捺住飯香的誘惑,迅速穿上圍裙戴上口罩,開始熗鍋、煎製,爆炒吧。

其實我家是毫無烹飪基因的,老媽和外婆都一輩子恨透了守在鍋邊的生活,到我出生的時候,她們早就進入無所畏懼的老薑模式:味道不重要,能把我餵飽就達成目標。我小時候總是盼望著下館子,後來才發現大部分的老重慶都是頂尖的大廚,館子裡才吃不到家裡秘製的泡椒泡豇豆,在家裡吃飯是一種幸福來著。小時做客,看到叔叔嬢嬢們熟練地在家中處理整雞整鴨,剖魚、剁排骨,我忿忿地看向我媽,但她不為所動,回應的眼神好似在說,有得吃就不錯咯!

還好重慶街邊多的是好吃的東西,在獵食當老饕這個層面,我媽的門道比她的廚藝深厚得多。然而流落海外的我,一來囊中羞澀,二來外面的館子水準亦參差不齊,終歸是只能從零開始學廚,自己做新字號第一代傳承人。好在從家裡繼承不來的私房秘方,可以向師傅們討教:我的師傅們名頭震天響,不是特級國宴大廚就是江湖菜資深老闆,或是西餐廳行政主廚——都在視頻網站上傾囊相授,比真正的師父還貼心的嘞。

今晚剛做了一道蒜薹培根,一盤醋炒蛋,食材和營養層面都有待考究,但下飯程度是毋庸置疑的。差不多已經可以出師了,我必須要給老媽拍一張照片傳過去。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