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應該是一種享受

Flora異想
·
·
IPFS
·
在一個假日午後,翻開了許久沒有再閱讀的散文,那日是我近期感到最釋放也最愉快的閱讀時光,讀到都忘了一些煩人的事。

喜歡閱讀也喜歡買書,這個習慣一直沒變。雖然期間有一段日子失去閱讀的熱情,但這個嗜好始終沒有消失。有一陣子我發現閱讀好像成為一種壓力,不明白為何會有這樣轉變,直到那一次,才真的明瞭壓力的來源。

比比也想讀書

自從成為基督徒後,總是希望自己可以變得更好,更有愛心,更符合基督徒的形象,於是去書局買的書幾乎都跟信仰有關。

而讀這類的書就是期待自己變得更像一個基督徒,所以總是處在學習中。說真的還真有點壓力,所以常常一本書都要讀很久,好像還沒進步到那個階段就不敢往下一章邁進。

去年年底去了一般的書局,買了無關信仰的書,也就是一般的散文、小說。在一個假日午後,翻開了許久沒有再閱讀的散文,那日是我近期感到最釋放也最愉快的閱讀時光,讀到都忘了一些煩人的事。

我思忖著到底發生甚麼事?一樣都是閱讀,為何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後來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一直喜歡的閱讀被行為給限制住了。因為一直在逼自己要學習要改變,所以閱讀變得有強烈地目的性,而不再是享受的氛圍,因此讀起書來反而無法讓自己放鬆。讀小說散文時沒有那種刻意學習的壓力,而是全心沈醉在書裡,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心情。找到原因後,我開始改變閱讀書目的類別。

其實閱讀本身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行為,藉由讀進的文字內容跟自己對話,再內化為自身的一部分,在輸出的時候,連同自己原來的觀點做融合後產出結果,這是文章的形成。記得以前曾經問過一位長輩,她說我把閱讀看得過度重要,急著想把讀進去的書,馬上變為成果呈現出來,不論是行為或是寫作,那是不可能的。這類的學習都是日積月累的基石,無法一蹴可及。所以偉大的作者,絕不是在瞬間就能寫出好作品,而是透過不斷地閱讀、思考而來的成果。行為的改變也是相同,都是一點一滴的累積。

我終於明白了,以前喜歡的閱讀其實已經給我基礎,現在的我只需好好放鬆閱讀,不再把目的性看得過度重要,好好地讓文字來浸潤我的心靈,別急著做些什麼,單單享受就好。

所以現在的閱讀已經不再像以前那般帶著壓力,而是能用著愉悅的心情去看待,這樣的閱讀效果真的好太多了,至少可以一直讀下去,不用等到我真的進步了才能往下一個階段前進,喜歡這樣的閱讀時光。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Flora異想喜歡閱讀,喜歡隨寫,期待免於汲汲營營,只想記錄50+的人生,為自己多留一些色彩。文字或許平凡,但在於分享生活、觀點,並能盡情享受在當下,是我想追求的優雅!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誤會

長出貓咪的季節

歌曲觸動的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