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读(21):从志于学到不逾矩 — 孔子的自我实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第二)。
孔子这段话太有名了。以至于“而立”、“不惑”、“天命”和“耳顺”分别成了三十、四十、五十和六十的别称了。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可以用来当悼词和墓志铭。孔子享年73岁,那这话估莫就是在去世前三年内说的。在那个时代,真是长寿。杜甫有诗为证,“人生七十古来稀”。战乱、疾病和饥饿是三大杀手,春秋时,人均寿命据说只有30多岁。
那他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选取重要的节点,描述自己达到了一个什么层次或境界。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做学问。注意是“志于学”而不是“始于学”,两者有区别。始于学,是跟着别人学。孔子肯定不至于十五岁才开始学习。志于学,是要探索研究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创见。
孔子通过十五年的孜孜探索,在三十岁左右,学有所成。后面三十、四十等应该都是约数,哪有那么巧?正好都是整十位数。“立”,应理解为有所创立,得到社会认可。就会有人前来请教,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不惑”怎么理解?我理解,孔子在约四十岁时,形成了自己比较完备和系统的知识体系,有了成熟稳定的“三观”。遇到任何新的事物和新的问题,能将之纳入到自己固有的知识体系而得到很好的解释,就不会感到困惑了。如果新的现象,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无法解释,会颠覆原有的知识体系,就会感到困惑。就需要修正原有的知识体系。
所谓“知天命”,一般解释为领悟到自己的命运与使命,或对自己的能力有了准确的认识,意识到有些事非自己的能力所能改变。前者积极,后者消极。以孔子五十岁时还愿意出来当官,应当做积极的理解。“天命”也用于王朝的建立上,为新王朝的建立提供合法性,非常玄妙的一个词。如“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那按现代自我实现心理学的解释,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实现就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而成就独特的自我。孔子的“知天命”就是听到了内心的呼唤(calling),告诉他真正想要去从事的活动或事业是什么?那就是“克已复礼”。他听从了这个召唤,积极为此奔走相告,不怨天,不尤人。虽然说他没有实现他的使命,但却完美地实现了自我。
“耳顺”则是指这样一种心境。听到批评指责,不再动气。而是包容理解。因有更宽更高的视野、融会贯通的学识,而能居高临下,设身处地以过来人的经验来理解他人的局限,并给予指正。
最后,孔子达到了随心所欲却不会触犯外在规矩礼法的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可以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来解释。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是先天的本能,包括各种生理欲望需要;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则是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内化。这说明孔子的人格中形成了很强大的“超我”,将他主张的礼法规矩完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了,已经用不着靠外部的惩戒来约束了。
这种境界好不好呢?那要看是否有利于人的自由。如果这种内在的自我约束让人丧失了自由,那就不好。好比鸟儿在笼子里关久了,筑起了意识的牢笼。即便笼子有了洞,它也意识不到可以飞出去。或者如《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布鲁克斯·海特伦,他已经完全融入了监狱生活,释放后自由的生活对他来说反而是一件恐怖的事。正如安迪所说,“监狱的这些墙很有趣。一开始你恨它,后来你适应它了。过了足够久之后,你就开始依赖它。这就是制度化”。
以孔子听从内心召唤、成就儒家学说和致力于建立一个崇德守礼、各安其分、秩序井然的社会而言,孔子算得上实现了自我。《论语》中记载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第七)。这也很像是马斯洛所描述的自我实现者所拥有的“高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