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连接:优先考虑「用户体量」的原因条件
Sebastian Mallaby 在他的《风险投资史》第五章提到了「弱连接」关于创新和商业的一些结论:通过「广泛增加『弱连接』来扩大网络效应」来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要比「在某个局部进行极度深入的钻研」要容易得多。这让我想到了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在一次访谈中提到的:高端餐饮不赚钱,顶天立地不如铺天盖地。
一个自然的问题便是,为什么更弱的连接、更弱的客单价反而能更容易成就较高的收益?应该以何种视角去理解这种现象?正如,即便你是某个攻克芯片、攻克生物学难题的 top3 科学家,你的收入可以超过所在行业水平的几百倍,但也会远远小于娱乐明星/商业明星几千万倍的回报。
或许可以用类比服务器的「纵向扩展」和「横向扩展」的视角去切一下这个问题。如果你是要深入钻研某个领域、提供某个领域极高的用户体验,那么无疑,整个 ROI 会随着难度的增加而成指数级的下降。它类似于要「纵向扩展」一台服务器的计算性能和内存大小,其成本会随着规模的增加成指数级增长(收益也就成指数级递减)。
而如果你选择了「横向扩展」服务器,那么,即便是一堆计算/存储能力都很普通的服务器,你的整个「集群」却能够发挥比「横向扩展」大得多的威力,能够实现更大的规模目标。为什么?因为获取一台新的普通服务器成本几乎是固定的,更高的规模要求也仅仅会让总成本以几乎线性的方式增长,这并不会加大「边际成本」的上升。但如果是「纵向扩展」,成本则会随着难度成非线性增长,进而导致「边际成本」的上升。也即是,通过网络效应实现的「数量增加」带来的收益,会远远容易于通过深入钻研/提升来实现的「单位质量的增加」带来的收益。
如此,便回归到了最简单的数量关系:总收入 = 单位收入 * 数量。一味地追求「单位收入」的强连接并不是明智之举。而这种策略是否明智完全取决于实现「单位收入」所付出的「难度成本」会以何种曲线增长。或许在「总收入」较小的范围内(比如百万级别内),增加「单位收入」是更好的选择。例如提供某个专业领域的工具性产品,总是能够比普世的大众产品更早地获取到第一桶金、更容易达成小规模的收入目标。而一旦目标「总收入」跨过某个阈值(比如十亿级别),此时「单位收入」的增长难度会突然变得极端陡峭,能够主导增长的就只能是由「传播能力」所度量的「数量」,即:这款产品的受众人数,即便是「单位收入」很小。
如果将「强连接」由产品的「用户粘性」去刻画,上面的体系似乎意味着你要么提供「用户粘性」较强的产品(对应单位收入),要么提供「传播效率」较高的产品(对应数量),那么,为什么就不能提供「用户粘性」和「传播效率」都极高的产品,如此去实现「单位收入」和「数量」的同时增长?
因为即便是产品本身能够同时提供「用户粘性」和「传播效率」,但「财富」本身在人群中的分布就是幂律分布。它意味着,无论产品满足的需求如何,你能够获得的「单位收入」本身会关于「数量」成幂律分布。你只能在极少部分的人身上获得极高的「单位收入」。也即是,之所以「获取财富」只能在「单位收入」和「数量」中二选一,是因为“供给”这两个指标的「消费者财富」成幂律分布。
而要想在一个「富人」身上榨取出他的全部身家,其难度系数几乎可以陡峭到不可能。更为现实的路径自然是依靠「数量」的增长来完成「巨额总收入」的实现。当然,如果你「总收入」的目标不是「巨额」的,则可以有千奇百怪的「单位收入」和「数量」的结构化组合。但对于追求指数级巨额回报的投资者来讲,注定了他最关心的一定是「数量/用户规模」这个指标(因为它跨过了那个阈值)。如此,对于商业和投资来讲,巨额收入最为关心的不是运用的技术有多高、不是它能在某个细分领域能够获得多少的「单位收入」,而是它是否具备疯狂的传播效应。而对此最擅长的无疑是娱乐至上,单纯的提高生产力、科技能力是无法与之比肩的。或者说,即便是有生产力提高的技术手段的创新,要将其转换为巨额收益,其路径几乎一定是新生产形式下的新娱乐方式。
P.S.: 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动建立大量弱连接,也并不是因为它们的价值可以超越强连接所代表的深厚友谊。一系列弱连接的强大,来自于将弱连接当作影响力的 amplifier。也即是,发展弱连接的目的不是为了同每一个节点成为朋友,而是把它们作为构建影响力 amplifier 的材料。你是为了主动构建 amplifier 这个目的才建立弱连接的,而并非是为了友谊。
这其实也意味着你拥有强大的自主人格,去分隔每个节点对你的负向反馈。因为反正你知道其他人的意见根本不重要(这是理论认知),但要在每一个具体的拒绝、出言不逊、失落中真正做到对他人的反馈不闻不问,则是真正的 struggle、是真正学会独立人格、不被他人意见干扰的关键所在(当然,你需要考虑心理学,你自己也是个人,也会在大量重复后产生对应的心理学效应)。
近期回顾
《局部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