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不小王子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沉睡兩百年的文豪與鬼故事》-讀過愛倫坡、狄更斯、馬克吐溫等文學大師的鬼故事嗎?

不小王子
·
·

這本《沉睡兩百年的文豪與鬼故事》說的西洋鬼故事,是一次很特別的閱讀體驗,因為一般來說,說到恐怖故事,最先想到的往往都是西洋恐怖電影,像是惡靈古堡就是自己小時候的童年陰影,我永遠記得電影剛開始有一個浸泡在藥水裡的怪物,突然睜開眼的那刻。那是與恐怖氣氛的第一次接觸,十來歲的自己那幾天甚至都不敢自己一個人去廁所。

現在想想,除了因為對故事有了更多的了解後,覺得好笑之外,有種感覺西方的鬼都出現的有點突兀,不像中國的鬼,有課文可以培養文化認知,像是《聊齋誌異 》被當成文化白老鼠般的,被國中的國文老師解剖著分析。

還記得那時候的閱讀感受特別深刻,聊齋500多篇的故事中,活生生的展示了那時候精神生活的邊界,像是為什麼一個人背著人們做了壞事後心裡不踏實,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為什麼去掃墓時,有人會燒紙錢甚至紙糊的汽車手機別墅,真的有"鬼"會收到嗎;為什麼說起狐狸精,男人總是欲拒還迎的態度等等。

《沉睡兩百年的文豪與鬼故事》-讀過愛倫坡、狄更斯、馬克吐溫等文學大師的鬼故事嗎?

透過浮誇的文字,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習慣,被拉扯下平靜生活的表面。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的原型故事,諸多原型故事形成的人格加總,就是一個文化的集體無意識。所以這本書帶來的體驗與發現特別有趣,一方面西方的文化底蘊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符號,但這我們來說反而是閱讀上的好事,因為不熟悉能更好的發現故事背後的違和感

另一方面,對於知識份子來說,深入瞭解人性和世界的捷徑,就是多讀經典文學,不然光靠自己的經驗去瞭解人情世故,不知道需要花上多久的時間,《沉睡兩百年的文豪與鬼故事》集結了愛倫坡、狄更斯、馬克吐溫等大師的作品,也可以當作文化入門磚。

說了這麼多,希望這篇文章的內容,可以讓這本書在閱讀時帶來更多的樂趣,不只是想著故事的思想性和對現實社會的批判,而是從比較大的角度,思考故事背後,恐怖是如何形成、傳播,這個過程,又遵循著怎樣固定的社會文化規律?

《沉睡兩百年的文豪與鬼故事》-鬼故事的敘事讓人又愛又怕,這個又愛又怕不只是它讓人欲罷不能,而是鬼故事直擊人內心的"脆弱面"與"陰暗面"。

西方鬼故事起源與發展

這個故事是真的;我認識這個美麗女兒死於一幅致命畫作的家庭:我也看過那幅畫;就像那位小姐所言,那幅畫帶著一股足以貫穿心臟、無以言述的善意,因此我無法直視它太久;但也像妳所說的,它看起來充滿了溫柔的悲傷,好像那對眼睛會動,像是擁有生命一般

西方在最早之前,鬼故事都只是附屬於戲劇之下的一種表演形式,也很早的就存在在人的生活中,從聖經希伯來語經卷(舊約)的記載,以色列的上帝耶和華告訴以色列人,人不該崇拜鬼,可以看出古代亞細亞很多國家都有對鬼的崇拜,通靈術也十分普遍。

但作為文化的內涵,要一直到十九世紀唯靈論(Spiritism)的出現,鬼故事才真正興旺起來。那時候美國與大英群島有數以百萬計的唯靈論信徒,他們認為直接掌握意識現象和生命現象的是人的直覺,直覺能在現實中掌握一切,透過直覺,人可以本能地、直接的進入到精神意識深處,與已故的靈魂交流。

尤其在經歷了1861至1865年災難性的美國南北戰爭後,讓許多父母、配偶、和手足痛失心愛之人,希望可以另一個世界靈魂溝通的渴望,讓唯靈論更加盛行,《自然的黑暗面》克勞威就如此寫道:

上個時代輕蔑的懷疑正在被一種更為謙遜的探問精神所取代。在當今最開明的人當中,有一大批人開始相信,其實,那些被稱為預言、不該採信的故事,都是甚少被人了解的真理。

加上印刷術的發展,唯靈論成為那時期鬼故事的文化基底,這文化主要圍繞兩個主題:第一個是真正恐怖的其實是身為凡人的反派;第二個是人類無法掌握宇宙萬物的概念,才是恐懼的來源。不過也並非所有十九世紀末的鬼故事都是受到唯靈論的影響,研究民間傳說的風氣也日漸興盛,像是鬼故事以前曾是聖誕節的傳統娛樂節目之一,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屬於萬聖節,也慢慢的西方鬼故事的發展才變成我們現在看到這個模樣。

《沉睡兩百年的文豪與鬼故事》-讀過愛倫坡、狄更斯、馬克吐溫等文學大師的鬼故事嗎?

殭屍的文化差異

再來說說中西的差異吧,以一個雙方都有的符號,殭屍,來說。中華文化傳說中的僵屍,通常是指能活動的屍體,僵屍和鬼不同:中華文明有“三魂七魄”的說法,認為魂屬於陽,代表 "善",而魄屬於陰,代表"惡",如果修道者能用三魂制住七魄,身體就能長生不老。

可以理解成代表人的精神,離開身體的魂,就是鬼,而鬼仍然有人的情感和思想;但是,假如屍體上的魄沒有和魂一起散去,或者受到了外來邪氣入侵,屍體就會開始活動,魄是愚蠢邪惡、沒有思想的載體,所以僵屍才無法交流、只知道害人。

另一邊,美國,最早的僵屍電影《白色殭屍》拍攝於1932年,當時的設定是僵屍由非洲巫毒的符咒製造出來,這些屍體沒有思想,能聽懂簡單的命令,可以當奴隸和士兵使用。到1960年代,僵屍片開始走紅,這時候僵屍的人物設定,是由於核洩漏,或者病毒感染引起,而且僵屍會攻擊人、不怕刀槍、人被僵屍咬了也會變成僵屍,這時候的殭屍就像是惡靈古堡的那種樣子了。

《沉睡兩百年的文豪與鬼故事》-讀過愛倫坡、狄更斯、馬克吐溫等文學大師的鬼故事嗎?

殭屍代表的時代和群體恐懼心理

前面講的是關於中美僵屍形成的表面區別,下面討論僵屍故事背後人類共通的文化心理,這類恐怖程度高的故事,都具有時代性和群體性恐懼心理的體現。

時代性和群體性恐懼心理的體現,在於今天的人們無法想像戰場殺戮的恐怖。真實的戰爭,並不是立即進入你死我活的激烈廝殺,而是要經過漫長的等待、無盡的焦慮和恐懼,軍人在戰後,經常出現幻覺、應激反應等心理問題。而沒有訓練、手無寸鐵的民眾,無依無靠更容易陷入集體恐慌之中。

像是蒲松齡家鄉就爆發過于七起義,當時他只有八九歲吧,恐怖的傳聞,既是他的童年噩夢,也是當地的集體恐慌,只是此刻的我們卻早已忘記。《聊齋誌異 》有一篇叫做《野狗子 》的故事,"野狗子"這個名字,是戰場上成群遊蕩吃屍體的野狗,這些動物就是精神崩潰的動亂生還者們,把它們的形象看錯,再加以誇張,通過口頭傳播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了地方,也加劇戰亂的恐怖程度。

《沉睡兩百年的文豪與鬼故事》-讀過愛倫坡、狄更斯、馬克吐溫等文學大師的鬼故事嗎?

那僵屍片盛行的美國人怕什麼呢?

而美國作為世界警察與全球的霸主,會怕什麼呢?這個問題放到流行文化的脈絡裡,或許可以疏理出一些答案,殭屍片的題材是從1960年代開始被大眾接受,這個時期之前的是二戰後期,卻是恐怖片的低谷,因為美國人剛剛經歷了戰爭,不再想要多餘的緊張情緒。

但1960年代,美國經歷了古巴導彈危機,面對近在眼前的核子威脅,加上自己鑄下日本血淋淋又滿目瘡痍案例的果。如果外交上交涉失敗,核武器可能真的打到美國本土,這造成了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集體恐懼,不管有沒有用,很多美國人開始在自己家後院修建防核彈工事。

在核戰後世界變成廢土、也被輻射的變異生物橫行的擔憂下,“核輻射讓人變成僵屍”的電影,開始流行了起來,人們通過電影發洩對未來的憂慮。所以不管是于七起義,還是古巴導彈危機,追溯僵屍故事的起源,告訴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和平是多麼值得珍惜和維護。戰爭不僅帶來死亡和災難,而且會長時間地扭曲人們的精神,給時代打下創傷的印記。

《沉睡兩百年的文豪與鬼故事》-讀過愛倫坡、狄更斯、馬克吐溫等文學大師的鬼故事嗎?

知識可以化解大部分的恐懼

沒有任何靈魂能夠體會當艾倫坐在碰觸範圍之內時,我所感覺到的怦然心跳。我幾乎無法抵抗讓他感受到我存在的慾望,就算只有一瞬間也好。接著我看了看自己,然後意識到—喔,人類荒謬、可悲的恐懼感啊!我不帶防備的接近他,也許會使他心生警戒。不久之前,我自己也還擁有那些盲目而無知的膽怯之情。因此,我又朝他靠近了一些,但我沒有碰觸他。我只是傾身靠向他,用最輕柔的聲音說出他的名字。我真的無法抵抗這樣的衝動;生命的魔咒仍緊緊禁錮著我。

關於惡魔有一本神秘的小書,《所羅門的小鑰匙》,裡面記載眾多咒語與召喚魔鬼之法,裡面說到聖經裡以色列偉大的所羅門王,也是一名優秀的惡魔召喚師,他和魔王巴力訂了一個契約,以自己死後的靈魂為代價,換取封印和奴役地獄72個邪魔的能力。這72個魔王被稱為所羅門72柱神。所羅門死了之後,巴比倫人入侵,他們看到封印惡魔的瓶子以為是寶物,便打開瓶子,於是這些大惡魔就被放到人世。

這個故事說明了,就算是惡魔也有一套完整學說,這套學說對基督教的傳播也很有意義,通過樹立一個對手,讓追隨者團結有了目標可以消滅,再把地獄和懲罰形容得可怕而具體,還能刺激更加狂熱的虔誠(許多政治狂人深諳此道)。千百年來,凡是教會認為反基督的信仰活動,都會被歸入崇拜撒旦的行列,包括歷史上的科學家、天文學家等等追求真理的人,到現在已經很難釐清,這裡面究竟有多少有誣陷和謠言了。

但要是角度轉換,以魔鬼的視角來看待它自己的行為邏輯,就有一種荒誕的混亂感:

復活主人公(惡魔),然後它在人間和信徒交流,追隨者們聚在一起商量經營策略,誰負責經營、業務推廣、行政執行等等工作。雖然過程可能仍然會有血腥的鎮壓異己行動,但這個畫面就不像是一部恐怖片了,而像是部紀錄片,觀眾還可能會產生同情,默默希望"魔鬼"可以成功。或許有人會說這是道德墮落,但這是被立場和視角會影響情感,把上面這段的惡魔改成英雄或是天使,似乎也可以變成一部標準的商業英雄片。

真相是,使我們恐懼的東西,是被嚇到後準備逃開的求生本能,可是如果我們有時間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分析一下那個未知是什麼東西,究竟能把自己怎麼樣後,有時候,有時候可以發現,它完全是虛構的,或者只是一種變形的現實,又或者是可以戰勝的困難罷了。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