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绳丨10月:表达,就是在成为(2022年,总第4期)

于立青
·
·
IPFS
学术批评、诺贝尔文学奖、阿伦特116周岁诞辰、巴西言论审查。

10月,我的微信订阅号被封禁了,期限是30天。

事情的起因,大抵可以追溯至10月6日。假期中,我收到微信公众平台的通知,说6年前发布的一篇书单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于是对其做了删除处理。

老实说,无论从思想还是表达上,那篇关于教育主题的内容都乏善可陈,在当下看来尤其凸显我的个人偏见与幼稚。但出于维护表达、传播的自由,尽管申诉未果,我打算在后台以未公开发表的形式,绕过审核禁区。近半个月的接连失败后,10月20日,我被告知,账号存在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行为。

到底什么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违反的又是什么法律法规?我已经没有精力和兴趣去探寻。所谓“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实然。

其实我早有预料。7月,决定开设“结绳”系列时,老师就曾提醒过言论边界的问题。但或许是我对老师看过第一期初稿后做出“写得特别棒”“能看出客观和克制”此类评价的自鸣得意,最终马失前蹄。

所以,你当然可以把这篇“结绳”看作是妥协、折中。10月,我想分享的话题,与学术批评、诺贝尔文学奖、阿伦特116周岁诞辰和巴西言论审查有关——要么是文学的,要么是异域的。但这已经是我力所能及的勇气。

不同于我大学期间对教育、高校的批判写作,彼时更多带着冲动或者任性——2017年3月,学校宿舍有人持刀行凶,两名学生在阻止过程中不幸死亡;7月,校报制作了一个专题,刊登数篇不堪入目的官腔追悼,将遇难者与主义、光辉、正气、英雄等辞藻关联,对此我也只不过是在个人社交平台聊发牢骚,便再无其他——而勇气是,当你理性分析了处境的困难,很清楚地知道一个抉择做下去的可能代价有多大,你依然选择去做。

我想我不太会放弃阅读和表达。读,能看见新的可能;表达,就是在成为,而“成为”是没有终点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表达,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抉择,我们终将在某种层面上,通往自己所看见、言说、践行的未来。

 

讨论

 

01丨因负面书评引发的报警

或许就连当事人李石都没有料想到,去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义论>讲义》,竟然因为一篇负面的书评,在一年多后引起广泛的争议。

10月1日,豆瓣用户“现实的乌托邦”发布长文,指出李石所著《〈正义论〉讲义》的第一讲里十多处非常明显的错误,认为该书的某些说法“似是而非、大而化之、拍脑袋、想当然”,甚至与“《正义论》背道而驰,走在了另外一条路上”。[1]

这篇书评的评论区很快出现不同的声音,也引起作者李石的关注。10月3日,李石通过个人认证的微信订阅号回应,“法律的归法律,学术的归学术”,“法律程序正在进行当中”。[2]

根据网传的一张截图,李石曾在500人的“政治学沙龙”群聊中,告诉转发涉事书评的老师不要再传播,因为该文章“涉及诋毁名誉和人生攻击,相关单位及当事人正在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同样在10月3日,“现实的乌托邦”发帖表示,其书评被豆瓣判定为“因为含有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故而将书评与评论都转为仅自己可见。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现实的乌托邦”发现,相关内容又很快被豆瓣放出来。不过,现在该书评和回应删帖的内容均无法在豆瓣上搜索查看。

对于李石声明中提及的要求,即批评“采用学术语言,将问题清楚明白地表述出来”以便其逐一作答,“现实的乌托邦”不以为然。后者说,学术讨论当然可以放诸网络,毕竟“学术乃天下公器”,而非“小圈子的人自己鼓捣出个东西然后拿出来只允许学习体会不允许妄议的文件”。[3]

实际上,持类似意见者也见于李石周边。网传另一张截图显示,李石的微信朋友圈留言中,疑似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周濂表示,网上发声倒是无可厚非,并且看过该书评后,认为“现实的乌托邦”还是做了不少学理的探讨。

李石并未直接回应周濂评论,而是再度公开发言,重申经典的诠释没有“标准答案”,坚持为自己新作背书。末了,李石还不忘揶揄批评者“背后放冷箭”是别有用心,暗示女性研究哲学备受打压。

依我之见,李石牵扯出的女性视角并不是此次争议的核心,至少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如此。这些外围资料还包括对李石不利的内容,例如知乎平台部分帖子,以该校学生等身份指明李石学术水平、教学质量方面一贯存在问题。[4]

也因此,当涉事书评的评论区涌现众多为李石张目的回应,被“现实的乌托邦”支持者一方打上所谓“学阀”、李石卖来的“水军”等标签,同样失之对学术讨论本身的重视。

借用2008年3月媒体人梁文道在一篇时评中的说法,因书评引发争议这事要不是发生在现在,迟早也要发生在不久的将来;要不是发生在李石身上,迟早也会发生在其他人身上。这篇文章指出,“整套来自西方的现代学术讨论规则并没有彻底移民到中国来,而我们原有的那种一看文章就要推断作者‘不可告人’的用心与动机的阅读方法却从未离开”。

彼时,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钟华在学术期刊上撰文,批评《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一书中找不到对“意识形态”的界定或解释,作者治学态度不够严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季广茂认为自己受到污蔑,一连在博客上发了13篇文章,把钟华说成是“低级下流”“不择手段”“狰狞险恶”“无知、横蛮、无耻”的“屁眼教授”。[5]

十余年后,同样身为高校教授,李石在回应负面书评时至少字面上并未“有辱斯文”。可对于做法,她诉诸公权力的影响恐怕要更甚从前。根据其分享的一张受案回执,北京警方已在10月2日受理了“李石被侮辱案”。

《八分》的一期相关播客提及,尽管“现实的乌托邦”的评论并不完全公允,但李石的行为显然超出公众的通常认知,即大部分情况下,学术评论并不应被当成法律问题。将自己的喜好诉诸讨论领域之外的力量,言必“三观不正”,然后借举报等途径致使争议作品消失,无疑是当下中国社会值得担忧的倾向。[6]

前述时评中,梁文道的反问至今仍适用:“常常有人抱怨在中国的政治制度底下,学术不得独立。不过,我们是不是也该想想,当你动不动就无限上纲地说人别有用心,甚至后头有利益集团撑腰时,你是否就先已断送了学术独立的生命呢?”

我们到底该拥抱一种怎样的讨论氛围?我觉得,可以回到《正义论》的作者约翰·罗尔斯本身的故事

作家杨照赴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在罗尔斯门下当过学生。当罗尔斯问杨照想要读什么书,杨照理所当然地选择了《正义论》。罗尔斯听罢,差点将他赶出去,接着给杨照列了一份书单,里面就包括当时在哈佛大学执教的年轻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然而,令桑德尔名声鹊起的作品,即是对《正义论》展开批评的《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桑德尔的博士论文还攻击跟批评罗尔斯,可最终力保他进入哈佛大学哲学系的人正是罗尔斯。[7]

 

02丨从诺奖到写作者的坚守

10月6日,瑞典学院将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颁奖词,“她以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限制”。[8]

埃尔诺1940年出生于法国塞纳省利勒博纳(Lillebonne),这是一个以石化为主要产业的村镇。此后,她所经历的生活成为其创作的主要素材。

明周文化的一篇介绍提到,埃尔诺认为她不是小说家,而是民族学家,田野调查的对象则是她自己。文章说:“回看她的作品,从第一部小说开始,她不断解剖自己的生命历程,用最冷静而客观的笔触,描述自己和身边的人所处身的社会、阶层、时代。”[9]

某种程度上看,诚实是埃尔诺坚守的核心价值。新京报书评周刊指出,尽管埃尔诺的获奖没有很强的政治性——缺乏黑人元素,不涉及当下的俄乌战争,也未回应发生在8月引起国际关注的印裔英籍作家萨尔曼·鲁西迪(Salman Rushdie)遇袭事件——但她的写作却与外界相呼应。[10]

从自幼体认的社会阶层差异,到外界对受性侵、堕胎投射的屈辱,再到声援Metoo运动、“黄马甲”事件……埃尔诺的文字似乎不避讳身边的任何主题。与之对比,中国人更熟悉的获奖热门余华等先锋作家,在这方面显得不那么勇敢。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前,余华凭借首次出版于2005年的长篇小说《兄弟》,获得第20届“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最佳外语作品奖。在版权方等庆贺之际,业内传出抵制余华作品的声音。[11]

最先公开发难的是书评人张弘,9月26日,他说,鉴于当前进行中的俄乌战争,余华领奖的行为违背了作家的良知和争议,不符合现代公民的价值标准。随后,这一倡议书被删除。次日,张弘再度发文,进一步解释自己为何呼吁抵制购买余华的作品。[12]

核心争议之一在于,余华是否应该声明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谴责,甚至是拒绝受领该奖项。

声援者认为,余华从未“公开发表支持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言论,仅仅接受在俄罗斯境内设立的文学奖,谈不上违背作家的基本良知和正义”。另有文章,“赞美不积极便是错”与“批判不积极也是错”都属于偏狭的思维,我们应该警惕对作家超出边界的道德非议,因为“现实情况很复杂”,“简单站队无助于解决问题”。[13][14]

但文学与政治可以分离吗?在自由撰稿人宋石男看来,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与政治密切相关。”宋石男如是总结,“余华接受俄罗斯文学奖却未及时表达反战立场,对正义的追求被个人事务压倒,他的公共生涯令人惋惜地留下一个醒目败笔。”[15]

文学杂志《小鸟Aves》的主编杨樱在一期问答专栏里写道

政治不必是作家写作的主题,人类是。是的,我们总是在小鸟问答里絮叨这一点:警惕任何宣传对文学的渗入。很多作家为了表示自己与政治的距离感,喜欢引用卡夫卡1914年8月2日的日记——“德国向俄国宣战。下午游泳。”但是当作家去探讨中国的改革开放,探讨中国人的富裕其来有自的时候,它就是一个政治问题。而当你在关心人类的时候,你不会回避塑造他们命运的力量。

她说的不只是余华,还有近期推出新作《五湖四海》的王安忆。这本书讲述了一对五〇后年轻人成为“富一代”的故事,杨樱评价,它“没有任何褶皱”,最终“将时代人心之变单纯归咎于物质和功利主义”,忽视了“那头房间里的大象”。

平心而论,杨樱的一连串提问令人不适且自省——“敏感的心,真正的关怀,感同身受的能力,这不是作家最基本的素质吗?在个体命运极为脆弱的时候,你们在做什么?你们思考了什么?”[16]

创作平台丰富的时代,我们在什么意义上是一个恪守人类最基本的美好品格的写作者?对此问题并非所有人都能很好地回应。

10月中旬,“意见领袖”胡锡进在微博写下学习中共二十大报告的心得,“中国是一艘稳健前行的大船,有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我们大家安心可也”。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10年前,即2012年中共十八大闭幕当天,已升任《环球时报》总编辑的胡锡进将胡锦涛向习近平的权力交接描述为“制度的建立”,并“祝福中国”。目前,该内容已被删除。[17][18]

对于前后言论的冲突,或许可以用胡锡进在7月发布的一条微博来解释(那段时间,他曾高调预测中方将有可能击落美方访台军机,但因未能成真而招致群嘲)。他自白

互联网虽然有偏激的时候,但它的更大特点是真实。人可不能跟互联网对着干,但也不能在这里随波逐流,被其中的某些力量绑架,忘了自己要去哪里。很多人骂老胡骑墙、和稀泥、叼飞盘、民族主义……但与此同时,我在网上是不是又“挺独特的”?这份独特是我的自我坚持,说到底,我做了我自己。[19]

 “坚持做自己”确实不易。10月28日,“要做的实际是桥梁,将思想和学术用清楚明白的方式传播读者”的燕京书评宣布,由于商业化等问题而不得不准备停止运营。

燕京书评2020年9月作为全现在旗下子品牌诞生,2021年9月下旬就遭遇过一次长期的休止,原因与此次类似。随后的11月,中图网接手投资,燕京书评恢复更新,并刊发《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以告读者。[20]

谁能想到,冬天不但没有结束,而且一直持续至今,甚至是更远的将来?

 

关注

 

01丨为何每个人都必须关心政治?

10月14日,是美国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116周岁诞辰。阿伦特1906年出生于德国,1933年因德国对犹太人的政治迫害而流亡法国,此后又转至美国。她的一生横跨了两次世界大战,研究的话题颇为广泛,“平庸之恶”是其最为人所熟知的理论之一。

国内著名学者刘擎、张念、吴冠军近期做客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就新书《阿伦特:政治的本原》,共同探讨了何谓本真的政治。相关文字内容,经燕京书评整理后发布。

这篇对话文章,回答了一系列基础而重要的问题。例如,什么是政治?阿伦特对政治持一个宽泛的理解——权力的游戏、勾心斗角、控制、占有,这些都属于现代政治学缩小到非常狭隘的概念,政治本原应该关于人如何更好地生活在一起。所以,“战狼外交”是非常反政治的行为,它压抑了国家间的彼此认可。

又比方说,我们为什么要关心政治?政治的第一原则是公开性,是要人们能彼此看见。故而,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什么彼此看见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简单理解,人永远在“成为”,并且这个过程不可能单独完成,必须依赖人际互动。质言之,我们需要生活在一起,才能有我们自己的生活;是我们在世界之中,而不是世界在我们之中。

阿伦特提醒,在古希腊,政治并非取用关系或功利关系,甚至不是关于如何让城邦变得更加富足,而是关于美德、正义,关于良善的生活。[21]

 

02丨巴西授予一人言论审查权力

如何对抗网络谣言已是全球的共同议题,尤其在跟政治相关联的领域。

作为最大的民主国家之一,巴西于10月举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这被认为是该国几十年来最重要的一次投票,事关两极化日趋严重的巴西政治左右走向。因此,相关政治谣言迭出。为与之对抗,巴西在言论自由与管控方面走出颇受争议的一步。

10月21日,The New York Times的一篇报道,根据最新通过的一项规则,巴西最高法院大法官亚历山大·德·莫拉斯(Alexandre de Moraes)有权立即命令科技公司删除他认为存在误导、欺诈等违规的内容。如果科技公司拒绝配合,莫拉斯可以在巴西“暂停访问该平台的服务”长达24小时。

该规则引起巴西右翼总统雅伊尔·梅西亚斯·博尔索纳罗(Jair Messias Bolsonaro)支持者的强烈抗议。博尔索纳罗与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行事风格相近,多年来一直攻击巴西的媒体、法院和国家选举制度。报道将莫拉斯视为制衡博尔索纳罗的重要角色。

但同时,许多互联网法律和民权专家也担忧,尽管新规则只在总统竞选期间是有效(未来的选举中再次生效),此举也会造成一种潜在的危险、威权主义的权力扩张,最终反而可能侵蚀了民主。

努力保护民主制度和言论自由,同时确保人们上网安全,这恐怕不只是巴西需要应付的复杂平衡。[22]


参考备注: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于立青表达,就是在成为。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