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韓半島永遠的異鄉人〉省思
主宰著日常的「認同」
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皆在「我是誰」這樣的框架內行動,認同可以說是無所不在的影響我們。舉例來說,在自身財產的資源分配上,認同會替我們決定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所以會有收藏家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收購某商品,因為他們在情感上擁有強烈認同。
透過認同,我們得以形塑自己的樣子、界定自己在世界中的位子。
DOING和 BEING並重的認同工作
但在〈韓半島永遠的異鄉人〉一文中,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認同不單是個人的價值選擇,很多時候更包含了「別人怎麼看你」這樣的討論。即使個人極欲撇除與生俱來的認同(如:性別、階級與種族等等),也很有可能不為社會所接受。不過筆者仍相信,後天的認同才是構成一個人最主要的元素,因為那是經由個人意志而選擇的價值,比起天生而難以完全分割的認同,它包含了一個人想捍衛的、重視的主張,也更能代表這個人在社會中的定位。
因此,我相信若是新一代的華僑能夠找到在時代的更迭下,內心仍認可的價值,那就能以更加穩健的步伐趨近於自己誠心認可身分認同。或許在長大的過程中,會漸漸發現臺灣不如長輩們慷慨激昂的敘述般有朝一日將「反攻大陸」,但一定仍有像是民主思維、自由價值這樣的堅持與理想,能夠打破時空限制,將一代又一代滿懷信念的人們維繫在一起。
而在漸漸勾勒出認同輪廓的同時,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可,讓本來僅是在心中的堅定能夠鮮明的在社會中顯現,我們則需要在日常中進行「認同展演」。認同展演是出自於真心的表演,我們選擇展現並強調自己某部分的認同,以換得他人相信這樣的認同。簡單來說,認同有時候並非只須關注自己、只求問心無愧如此單純,而是必須透過「做」認同來建構自己在社會上的樣子。
身為臺灣人的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
在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這項利益良善的法規,在許多人可能不明白華僑與他們口中的「中國」之間的歷史淵源及差異性之下,反華的情緒就硬生生剝奪了華僑的生活空間。
筆者認為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可惜的,如果能夠多花一些心思去了解並梳理這段歷史淵源,甚至是探詢其在政治上互相輝映、互相矛盾之處,除了能用更加清晰的邏輯和思維去考慮反對法案的立足點,也必定有助於大眾更貼近自己的身分認同。
身在臺灣的我們,了解「華僑」這樣在異地落地生根、彼此互相守護的特殊族群情感的同時,也得以反思究竟自己覺得最為重要的「臺灣價值」為何?是土地、血緣,亦或在理想上信念把我們緊緊圈在一起?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