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邨遊:從馬坑邨重新認識赤柱

黃宇軒 Sampson Wong
·
·
IPFS
·
除了這些與自然高度融合的公共空間與通道最有趣外,當阿朗告訴我,赤柱廣場這商場竟就是那「屋邨商場」,亦讓我長知識了。同時,就連美利樓,也是赤柱這部份發展計劃的一環,也是我意料之外的。

原文刊載於黃宇軒IG

每次再有機會參與Mill MILK的「屋邨遊」系列影片,都非常快樂。最新這次去赤柱馬坑邨,我更不只是坐定定受訪,多點「戲份」,有幾秒邊行邊傾的片段。去到馬坑邨後,我們還被街坊認出了,結果這位街坊亦受訪兼上鏡~

當阿朗和Chucky問我還有什麼公屋邨是我覺得值得進一步認識的,我最先想到的幾個,就已經有赤柱的馬坑邨了。結果他們決定去拍,我和 @hkarchitecturalhistory 的Charles都不怕路遠,特意過去,探探這很有魅力、不是太多香港人去過的地方。

除了之前我在年初寫過的那條「巨龍」(那龍型護土牆),這次認真在天氣好的日子去行,更感受到屋苑像世外桃園般的landscape和自然環境。那難得一見的佈局與空間感,才是這屋邨最獨特的元素。

除了這些與自然高度融合的公共空間與通道最有趣外,當阿朗告訴我,赤柱廣場這商場竟就是那「屋邨商場」,亦讓我長知識了。同時,就連美利樓,也是赤柱這部份發展計劃的一環,也是我意料之外的。

再一次, @mm.millmilk 的朋友為一條從未被這樣認真介紹過的屋邨,做了全新的研究和呈現,拍出它的空間感和美麗,實在不可多得,真很有幸可以受訪參與。 @chuckyching@mm_longgg 的互動也很好看,阿朗的爛gag我雖不懂反應,但其實都ok好笑的,hahaha~

「四點觀看屋邨的框架」,1) 建築特色、2) 佈局、3) 以人為本、4) 驚喜感,繼續被應用在理解這屋邨,好期待他們繼續拍下去。去睇片啦,連結放在bio/comment/story

其實,「重新認識赤柱」,一直是我手上進行中的小計劃,希望稍後用各種方法,繼續分享更多關於赤柱的種種。最後,也好奇問問,大家最近一年有去過赤柱嗎?


黃宇軒IG
黃宇軒FB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