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分享】多媒體展演與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作品在故宮:臺灣意象—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
近幾年,多媒體展覽獲得極高的關注度與回響,連帶也受到更多質疑和討論。例如2022年在臺北花博的「會動的文藝復興」,就因為票價與內容等問題遭到許多網友批評。前不久,臺北故宮與數個館所合作,並於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辦「臺灣意象—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多媒體展覽,五丁目在開幕後沒多久也去參觀,這個展覽除了延續故宮近幾年推動多媒體展覽的成果外,其中也有許多首創之處,值得介紹。
不只是故宮視角的臺灣史
眾所周知,故宮要策畫臺灣史或臺灣美術史的展覽,可謂困難重重,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藏品不足。故宮繼承清宮舊藏,而過去清宮又透過貢納、蒐集等管道,集結了中國歷代王朝的珍貴藝術品,建立龐大的收藏。其中與臺灣有關的內容,就只有中國歷代史書,與清代地圖、奏摺、職貢圖等物件。
第二個問題,就算以上述文物舉辦臺灣史展覽,又會面臨觀看角度的侷限性,由於這些檔案的生產,出自清帝國滿漢視野下的產物,內容反映官員、統治者的「邊陲」觀點,難以呈現臺灣在歷史漫長發展中的主體性。實際的例子就是最近故宮的「什麼是『番』-清帝國文獻裡的臺灣原住民族」展覽。
所以當故宮想要跳脫典藏框架,策畫能夠反映在地性、本土性的展覽時,就必須多加利用捐贈的新藏品,或是直接與其他單位合作,甚至是像「北溝傳奇—故宮文物遷台後早期歲月」這樣,能直接反映故宮戰後與臺灣土地交涉、互動的歷史過程。
多媒體數位轉譯後的臺灣史與臺灣美術
而這次「臺灣意象—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故宮便與其他美術館、博物館合作與授權,以較為全面的視野梳理諸帝國彼此競逐、探索臺灣風物的過程,以及臺灣由此逐漸凝聚、確立的主體意識。而多媒體則以數位轉譯,將生硬的史料與複雜的論述視覺化,與觀眾產生互動,或是營造身歷其境的感受。
展覽分成地圖、風景、物產等部分,步入展場,會先進入「地圖臺灣」展區。策展團隊以類似檔案陳列的形式,展示臺灣島嶼輪廓在地圖上日益清晰、確立的過程,並以數位手法呈現地圖與實際地景間的比對。
由於該展區運用了來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歐美航海地圖,與清代地圖在觀看視角上有著明顯的差異。
繞過展場轉彎處,接著是「風景臺灣」,此處展出清代至日治時期臺灣風景觀,從東亞傳統文人的八景圖式,轉為近代文明化、觀光化的風景,以及「地方色彩」視角的南國意象。最後,臺灣畫家在殖民統治的夾縫中,逐步確立自身的風景觀。
此處是故宮極少數(不確定是不是首次)從日治時期臺灣美術史的角度展覽。首先,故宮向國美館、北美館等機構,取得圖檔的授權,包含日治時期的繪葉書、風景畫,如吉田初三郎、石川欽一郎等人的作品。並藉由動態影片呈現1927年臺灣八景投票時,《臺灣日日新報》上刊載各地票數逐日增長的趨勢圖,以此說明臺灣風景逐步被發掘、建構次序的過程。
除此之外,故宮還運用擴充實境(Augmented Reality)與點選式視窗,幫觀眾標記出風景畫值得注意的知識點,或是將原本平面的風景畫,立體化成3D的城市空間。看到這裡,五丁目只覺得這個展覽沒能在北院展出,十分可惜。
最後則是「物產臺灣」展區,自歐洲地理大發現以來,諸帝國在臺灣刻下的鑿痕,伴隨資源的開發、掠奪、貿易,包含鹿皮、蔗糖、茶葉、樟腦等課本上耳熟能詳的資源,都將在此以動態圖像及地圖方式呈現臺灣的物產內容。
展覽的末端是巨大的沉浸式劇場空間,策展團隊運用郭雪湖、陳澄波、倪蔣懷、石川欽一郎等人的風景畫,營造出身歷其境的體驗感,有看到許多觀眾在此拍照、閒聊。單就觀看感受而言,個人認為遠比大多數華山、花博等沉浸式劇場展覽還好,不過這其中也存在公私單位在經費方面的巨大差距。但至少,這個展覽只需要幾十塊的門票費。
總之,「臺灣意象—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是故宮近幾年在展覽內容上的一次突破,尤其是,看到日治時期臺灣美術的內容與故宮舊有文物一併展出,內心仍是百感交集,可見策展團隊的企圖與野心。
只可惜,科工館提供的展場走道過小,人潮一多便會影響觀看體驗。再加上有些互動展件在操作上不太容易上手。且比起其他多媒體展覽的特效多樣性,「臺灣意象」展仍略顯保守,但論及藝術史與歷史的知識展示,這個展覽可說是近年頻繁冒出的數位媒體展覽中最佳的一次,值得推薦給各位讀者。展覽將在五月下旬結束,若有要前往南部的讀者,記得不要錯過。
展覽日期:2022,03.20~2022.05.20
展覽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第一特展區
展覽名稱:臺灣意象
展覽概述(引自故宮網站):
十七世紀以來,諸多帝國勢力就從其立場認識台灣。本展覽透過這些帝國所製作的地圖、所描繪的風景、所特別舉出的物產,以兩條不同軸線的歷史進程,來探索台灣。第一個軸線是「帝國的凝視」,從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大清國到大日本帝國,它們是如何從帝國治理的角度來探索臺灣的地理和風土。 第二條軸線是「在地的動能」,居住於臺灣的本地人,在歷經不同帝國的統治後,逐漸形成臺灣人的共同意識,並且在習得帝國的知識與技藝之後,發展出論述與描述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