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连载 | 当我谈论读书时,我谈些什么(6)
读过《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红楼梦》之后,很有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对其它小说的兴趣都淡了。从大学后期到留学法国这几年,我很少认真研读严肃文学,多数时候是读通俗小说来消遣。
更重要的是,这几年是我踏入社会的重要转折,现实也不允许我寄居在象牙塔里了。
先是毕业的日子临近,无论求职还是继续升学都至少要提前一年准备,我怎么能安心去啃大部头的文艺著作呢。
选择留学之后,学外语、考试、申请学校、办签证,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中间有不少提心吊胆的紧张时刻;同时还要做项目、编代码、写毕业论文,校里校外都不缺让人发愁的事。
大学毕业后来了法国留学,刚来时法语不够好,生活中的不方便、不适应就不用多说了。这是我第一次独立生活,洗衣做饭什么都要学。学校课程很紧张,有时感觉又回到高中了。早上天没亮就起床,糊弄一口早饭之后坐班车去学校。上一整天的课,以很勉强的法语水平拼命记笔记跟上老师的节奏。晚上放学时恰好是交通高峰期,挤公交已经够心烦了,还每每遇上堵车,在公车上站一两个小时才到家。回到家里做饭、打扫、写代码、做习题,都忙完已经很晚了。这时我早已精疲力尽,再伟大的艺术也进不了我的法眼了。
就像高中最辛苦的时候我沉迷漫画一样,这几年我也选择了更轻松的娱乐方式。最主要的是电子游戏,游戏都懒得玩时就看看电视剧、动画和综艺节目。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差不多每一顿晚饭都要由台湾的谈话节目《康熙来了》作陪。
话题回到读书上来。我这段时间里读的书,基本都在科幻、奇幻、悬疑、武侠和轻小说这五个门类里。
科幻方面,阿西莫夫的书我读了很多本。阿西莫夫的文字风格,往好听了说是朴实无华,往难听了说就是枯燥无味,简直是中学生作文的水平。阿西莫夫的厉害之处在于知识渊博和想象力丰富,只要把他的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就成了一篇好科幻,完全不用顾虑文字好坏。《沙丘》《严厉的月亮》都更有小说的样子,《光明王》《海伯利安》则称得上是漂亮的小说了。还有一本令我格外喜欢的是《安德的游戏》。卫斯理的小说我也读了不少。总之都是些受欢迎的科幻名作,这里就不多提了。
奇幻方面,我最喜欢的是《冰与火之歌》。我读完原著第四部时,HBO翻拍的电视剧才开播,现在这部书更加流行了。其余还有「地海」系列、「夜访吸血鬼」系列、「守夜人」系列什么的。奇幻小说的特色就是长,非得出好多部才罢休。我对奇幻的喜好比较有限,感觉很多时候不过是加入了魔法和龙的架空历史小说,内容变化太少。
悬疑方面,我读了大量的日本推理小说,加起来恐怕不下百本。从早期的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到社会派的松本清张、森村诚一郎,再到新本格的岛田庄司、绫辻行人,以及近年来大火的东野圭吾、伊坂幸太郎,我把各个时期的代表作读了个遍。日本推理小说不断演化,脱离了侦探小说的老路,越来越朝着综合小说的方向发展,娱乐性是非常强的。时至今日,我仍然时不时会读上一本。
武侠方面,我重读了金庸的几大长篇,读了很多古龙的书,还有梁羽生、诸葛青云、温瑞安和一些大陆的年轻武侠作家,比如凤歌和小椴。感想就是金庸把武侠写尽了,后人简直无路可走。古龙创出一条新路,却由于自身性格的缺陷浪费了天赋,最终成就有限。其余武侠作家都只是金庸古龙的陪衬。悲观点说,武侠已死。就像骑士小说、西部小说告别历史舞台一样,盛极一时的通俗小说门类总有沉寂的一天。
轻小说方面,我最中意《全金属狂潮》,曾用一年读完了全系列。其余还有些「怪物猎人」、「机动战士高达」什么的,都是喜欢游戏和动画才找小说版来读。总的来说,轻小说是依附于日本ACG产业的,难以独立生存,格调水准都要差一些。
关于高雅与通俗这件事,我也已经想通了。说到底,艺术是为生活增加快乐的。高雅艺术像是茗茶美酒,能带来超凡的享受;通俗艺术像是果汁汽水,便宜解渴。享用高档美食时,可乐是不适宜的; 酷暑时想要来杯可乐,偏要去品茗也是扫兴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各取所需罢了。
还有另外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正是从这段时期开始,我读电子书的比重越来越大。起初是为了方便,不管是等车排队还是睡前厕上,随时都能在手机上读一段。后来到了法国买不到中文书,更是完全依赖于电子版了。从小到大读了这么多年,感情上还是倾向于纸质书,读起来也更舒服。可是电子书在技术上的优势太大了,便于存储传播,一个小小的掌上设备就囊括成千上万册图书,这是纸质书无论如何做不到的。几十年后,纸质书恐怕会彻底退出主流,仅作为工艺品和收藏品而存在吧。时代片刻不停向前跃进,再美好的事物也终将只能用来怀念。
(首发于我的Blog闲人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