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筆下凝滯於永恆時刻的中華商場
本週二(2020年10月20日)剛好是臺北市中華商場拆除的28周年,這座位於現今中華路一段的大型商場,承載了60到80年代多少人的青春回憶。在文學作品中,中華商場不僅出現在白先勇《臺北人》的〈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1971)一文中,同時也是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2011)的場景。商場五光十色的霓虹燈看板以及簡約的現代造型,更是畫家們筆下臺北城市的浮華縮影。
五丁目在這邊與各位分享兩位畫家筆下所勾勒的中華商場面貌,並略與當時的實景進行比對,若有熟悉當時商場風貌者,必能對畫中的地景、招牌看板考察的更加精確詳實。
呂基正《中華商場》(1969)
比較當時的照片,可知畫家描繪的是中華路一段街由南往北看去的景觀,畫面左側遠方「信棟」上頭架高的紅色國際牌(National)廣告霓虹燈,隨著中華商場的拆除,以及該牌統一更名為 「Panasonic」,現已成為歷史記憶。另外,在呂基正畫中後方出現的架高白色三角錐形物體,實際上是早年黑松可樂的招牌,只是剛好沒出現在這張照片中。
身為武昌街明星咖啡館常客的呂基正,其長年任職於新公園的省立博物館(今臺灣博物館),活動的範圍距離此處並不遠。從照片右側即可步行抵達。畫家立足取景的地點,即是今日捷運西門站寶慶路及中華路交叉口。附帶一提,照片最左側的後排,棕色的大樓建築迄今尚存,為今日臺北基督教真道教會所在處。
席德進《中華商場》(1968)
席德進取景所在處,實際上距離呂基正所畫的角度並不遠。畫面左側的建築是中華商場的「義棟」南端,上頭巨大的藍色精工錶(SEIKO)霓虹燈,底下有注意守時的標語。
天橋下方的便是過去的中華路鐵路,火車緩緩行駛而過,鐵路的標誌與電線也被畫在席德進的畫中。隨著建築及天橋的拆除,以及鐵路地下化,席德進畫中的景象也成為了絕景。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呂基正筆下的國際牌霓虹燈,以及席德進取景的精工錶霓虹燈的背影。
隨著中華商場後來被拆除,此地現今面貌已完全不同,畫家們以浮光印象般的筆觸及色塊,表現商場當時的喧騰、繁華與光彩,也為逝去的城市風景留下斑斕且美麗的註腳。
P.S.
近年,國家文化記憶庫的「追尋天橋上的時光:中華商場與台北庶民生活記憶1961-1992」計畫,徵集與中華商場有關的照片、口述、畫作等各形式的「記憶」,有興趣的人可以連接以下網站參觀: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