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傳奇黑貓姐,楊美雲阻擋財團開發,捍衛海岸生態,炒鹽做豆腐,彈月琴說恆春

上下游新聞
·
·
IPFS
為了守護故鄉,楊美雲挺身而出,阻擋財團開發,即使家門口被潑糞、撒冥紙,仍堅決不退。為了讓故鄉發展生態與經濟共融的產業,她發揚恆春的海鹽文化,透過鹽滷豆腐、豆花,讓遊客感受文化底蘊,有時還能聽到她彈月琴,用溫柔又有力量的聲音吟唱民謠、訴說恆春的故事。

墾丁國家公園裡有一個靜謐的小村子─後灣,白色沙灘圍繞著半月形的海灣,潮間帶孕育豐富物種,這裡也是陸蟹的天堂。然而曾有一段時間,觀光帶來了垃圾,財團蓋飯店焚燒整地,讓數以千計的陸蟹失去生命。

為了守護故鄉,楊美雲挺身而出,阻擋財團開發,即使家門口被潑糞、撒冥紙,仍堅決不退。為了讓故鄉發展生態與經濟共融的產業,她發揚恆春的海鹽文化,透過鹽滷豆腐、豆花,讓遊客感受文化底蘊,有時還能聽到她彈月琴,用溫柔又有力量的聲音吟唱民謠、訴說恆春的故事。

楊美雲在恆春活得「真」,發揚海鹽文化、傳唱恆春故事。(攝影/林怡均)

務農使童年精實,因耳疾離鄉,為父母返鄉

比起本名,楊美雲的綽號「黑貓」更為人所知,黑黑瘦瘦、吃飯速度很慢的她,從小被喊為「黑貓」。

楊美雲生在大家族,與許多恆春人一樣,她是客家人、平埔族及漢人的混血。家中種田種菜也養豬、牛、鴨,她會跟著兄弟姊妹撿柴、挑水,或是撿地瓜、削地瓜籤、剁地瓜葉餵豬。小時候覺得生活很辛苦,但長大後回想,卻讓楊美雲有滿滿的幸福感,「因為只要動手,就可以養活自己」。

楊美雲如太陽般熱情又溫暖,難以想像她有著被排擠的童年。童年時,楊美雲因耳疾失去部分聽力,常被嘲笑、霸凌。為治療耳疾,家人帶著她搬到高雄,長大後也在都市工作。不過,都市生活步調快、規範多,「我不喜歡」,思鄉的心躁動不已,從心動到真正行動,是被父親楊天富推了一把。

楊天富當時經營露營區,年紀大、體力下滑,因此向兒女們求助,楊美雲是唯一回應父母的孩子,她從電話中聽出楊天富的焦慮及難過,加上不捨母親勞碌一生,於是在 2002 年果斷地打包行李、搬回家。

故鄉不再美麗,財團想在海灣蓋飯店,燒死陸蟹

睽違多年返鄉,楊美雲卻發現故鄉美景不再,「可說是越來越糟」,隨著開路、建設等,許多原生林被砍,土方被挖去賣,原本的農地被填上水泥、長出房子。每逢假日,遊客湧入恆春半島,飯店越蓋越多,美麗的海灣也遍佈垃圾。

位於屏東後灣、萬里桐等地的潮間帶溫差及鹽度變化大,是許多物種的棲地,後灣的陸蟹多樣性更在墾丁國家公園中排第三。然而 1982 年,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將該地劃為「遊憩區」,十多年後又要求「未開發之遊憩區地主儘速開發」,否則將解除編定,因而促成京城建設投資興建京棧飯店。飯店於 2006 年為整地而進行焚燒,使得約 5000 隻陸蟹死亡。

京城建設的行為讓楊美雲感到憤怒。她認為業者違法購買保安林,海岸、樹林本是公共財,以往大家都能自由地欣賞海景、在海灘上散步,但看似理所當然的商業、開發行為卻將公有財化為私人資產,並以此盈利,「把公有海灘搶走,付費才能去看」,她完全無法接受。

另外,陸蟹是海岸線、生態圈的一分子,「再微小的生命存在於世,一定有其貢獻、價值」,人類為了賺錢,剝奪其生存權是非常自私的。

抗爭財團也要面對鄉親,為寄居蟹募集貝殼

楊美雲與諸多環團挺身而出、守護海岸,談起抗爭過程,楊美雲不只對抗京城建設,也要面對鄉親。許多鄉親並不在乎陸蟹、海岸、樹林,更不懂開發過程的利弊和長遠的影響,瞭解開發過程的人又往往是利益關係者,他們四處放消息、試圖引導鄉親支持開發。

不合群的楊美雲,家門口被潑糞、撒冥紙,全家壓力極大,儘管是赤裸裸的威脅,她仍持續向鄉親勸說,「更多人來了,垃圾更多,馬路被車佔滿,那我們就沒有生活了!」

抗爭時,楊美雲變得強硬、學會大聲說,「這是為了讓人們聽見」,激烈的字眼經常吸引媒體注意,但她並非毫無妥協空間。她在談判時,也試探過對方是否願意和在地共榮,例如:蓋博物館或將飯店蓋成高腳屋,讓陸蟹保有生存空間,但卻遭拒絕,理由是「房間會變少,影響收入」。

京棧飯店的開發爭議超過十年,最後在政府機關協調下,2018 年「以地換地」,海生館旁停車場 1.85 公頃公有地與該案爭議的 2.5 公頃交換,成為國內第一起為保育生態而換地的開發案。

除了對抗開發,楊美雲也發起淨灘活動,2010 年,她與朋友組成「車城鄉後灣人文暨生態自然保育協會」,在海邊撿拾垃圾的過程中,她發現,遊客把貝殼撿走、留下塑膠垃圾,讓許多寄居蟹只能住易碎的蝸牛殼、塑膠瓶蓋中。於是,她在 2012 年發起搜集空殼的活動,全台熱情民眾響應、紛紛把空殼寄給她,讓她感覺到「人依然有教化的可能」。

復刻恆春的海鹽文化,以鹽開發生態旅遊

對抗開發的過程,楊美雲希望讓故鄉長出在地特色產業,兼顧經濟與生態。在查閱資料、訪問當地耆老後,想到了「鹽」。楊美雲表示,鹽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現今社會買鹽很容易,但過往鹽巴不易取得,先民會自行曬鹽、炒鹽來儲備,原住民甚至會用土地來交換鹽,被海擁抱的恆春半島也有著特別的海鹽文化。

楊美雲回憶,童年時期,她經常到海邊珊瑚礁岩附近,觀看潮池中海水結晶成鹽。每年颱風季結束後,會有一波海浪將海水帶入珊瑚礁岩的潮池中,直至翌年梅雨季前,太陽長時間直射、殺菌,潮池內的水分持續蒸發,鹽度從 3 度增至 25 度、表層會出現一層薄薄的鹽花。

此時的高濃度鹽水便可稱為「鹽鹵水」,先民會撈出鹽鹵水,並曬鹽、炒鹽,因為接下來有梅雨季、夏日午後雷陣雨、秋颱,因此要儲備足夠的鹽。

炒鹽相當辛苦,但楊美雲觀察到,即便是日治時期管制私鹽、國民政府來台後台鹽公司開始製作精鹽,仍有長輩炒鹽,因為鹽代表了風土氣味,會在人的舌尖上留下記憶。

楊美雲先嘗試找懂得炒鹽、摘海菜、種菜的人一起舉辦生態旅遊,她請長輩把炒好的鹽分裝成每斤一包,每包賣 100 元,長輩起初都不看好,覺得不可能會有人買,但想不到竟真的賣光,長輩甚至要搬出家中庫存炒鹽、加緊包裝。

海鹽做豆腐、豆干,只用玻璃瓶裝,實踐身土不二

楊美雲以「鹽」出發,並延伸出鹽滷豆腐、豆干等製品,對她來說,豆製品是海鹽文化的載體。楊美雲童年時吃過外婆手作的豆腐,過往沒有冰箱、豆腐容易壞,因此「以前的豆腐很像現在的豆干」。

為了學做豆腐,楊美雲請母親口述,從一次次練習中發現,用天然鹽滷做豆腐時,溫度必須控制在 85℃ 以上,藉由實作,她終於慢慢上手。

楊美雲讓來客體驗做豆腐、豆花,也在恆春鎮上開店,每週五、六、日開店。客人網路下單後,每週五在後灣村老家中以非基改黃豆、海鹽製作鹽滷豆腐、豆干、豆花等,做好之後秤重、標示價格,並以玻璃容器盛裝,帶到店裡供人取貨。

與土地、海洋共存的返鄉人生

繼貝殼後,楊美雲向外界募集乾淨玻璃瓶,並以熱水將玻璃瓶洗淨、消毒,晾曬乾後裝豆腐,之所以如此麻煩,是為了減少一次性包裝,從源頭降低垃圾,維護美麗的海岸。

返鄉生活除了環保、豆腐,楊美雲還會彈月琴。恆春是月琴的故鄉,返鄉後,她重新學習月琴,為的是讓民謠再次傳唱。

恆春先民以民謠記錄生活中的點滴,例如:戀愛、子女嫁娶、戰爭等,楊美雲認為,民謠不只是文化,也是恆春獨有的生活方式,她在學校教月琴、唱民謠,以民謠介紹海鹽、落山風。

後灣做的豆腐、豆干、豆花,都有強烈的海洋氣味,每一口都讓人感覺到海浪襲來。楊美雲的生活、工作與土地連結緊密,她希望能活得「真」,在越來越快速的世界裡,保有樸實的自我。


支持《上下游新聞》,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上下游新聞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專注於農業、食物、環境等公共議題的獨立媒體,提供每日新聞及深度調查,將農業的精彩、面臨處境、從農業到食物的歷程,帶到大家眼前,累積台灣的農業公共資料庫。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荔枝解密》台灣是荔枝「天選之地」?誰是市場之王?最好吃的荔枝是哪一位?

瓦磘村啟示錄》光電入農村,法規寬鬆無配套,無視景觀、居民需求,恐淪「消滅農村」

瓦磘村保衛戰》光電蓋在聚落大廟前,離民居僅2公尺,引爆全村滿腔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