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BIE别的女孩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全世界的女性主义者已经做过太多事儿,她们值得被书写一部大历史

BIE别的女孩
·
早在去年冬天,南京大学出版社向我们发来合作邀请,为她们的新书《女性主义全球史》宣传首发。我们欣然答应,因为从这个书名就已经感受到,它包含着当今国内女性主义语境讨论所匮乏的东西:以往女性运动的成果梳理,全球女性主义思潮的演变,以及西欧之外更多元的女性主义实践。为什么学习历史,就是为了不要再让女性主义一次次从头开始!

别的女孩: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但我们并不打算作什么特别表示。对于咱们别的女孩(是的也包括你)来说,天天过三八,日日妇女节,融入灵魂血液,不放过任一天。

早在去年冬天,南京大学出版社向我们发来合作邀请,为她们的新书《女性主义全球史》宣传首发。我们欣然答应,因为从这个书名就已经感受到,它包含着当今国内女性主义语境讨论所匮乏的东西:以往女性运动的成果梳理,全球女性主义思潮的演变,以及西欧之外更多元的女性主义实践。

为什么学习历史,就是为了不要再让女性主义一次次从头开始!在高度娱乐化、情绪向的互联网碎流里,严肃的女性主义需要拥有更坚实的知识支撑与更成体系的历史感。

学吧,学无止境。知识就是逼力,朋友们!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刘亭亭 副教授

时常听到有人说:女性主义(Feminism)是一场已完成、已实现、无需多加关注的政治运动。但事实上它总伴随一代又一代女性遭遇的新问题、层出不穷的老问题而复兴、而挫折、而燃烧,并成为一部持续被书写的、从未中止的历史。

到了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女性主义仍是一场紧急而迫切的全球议题。在我国,尽管在性别平等方面的进步显而易见,但女性在就业、教育和媒体等领域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女性主义的概念内涵、不同女性主义者的目标与梦想亦存在许多争议。

例如近来三位北大毕业生与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的对谈视频在各种社交软件上产生了观点的碰撞,国内网友们围绕 “女性主义是什么” “女性主义对我们有什么用” “女性主义者应该有何成就” 等话题与自身及相关环境进行反思性的对话。可以看到,对女性主义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能为女性争取更多的权利和自由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支持,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世界各国的性别平等进程。

露西·德拉普(Lucy Delap)所著的《女性主义全球史》正是这样一部翻江倒海、趣味盎然、有血有肉的历史。跟随这样一部著作探索女性主义的全球史,我们能更好地认识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存在的特殊性别偏见和歧视,也能窥见不同时空中女性所采取的特殊行动及其深层次的逻辑。这些都对于我们未来进一步推动性别平等的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女性主义全球史》(Feminisms)

【英】露西·德拉普著,朱云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

99%的女性主义与多元的拼贴图景

《女性主义全球史》(Feminisms: A Global History)是一本详尽介绍世界各地女性主义运动、思想、历史、文化概览的学术专著。作者露西·德拉普(Lucy Delap)以全球性视角对女性主义历史进行细致爬梳,发掘出那些闻名世界的文本与各地区的思想或运动传统所存在的交缠方式。

区别于原有女性主义历史研究模式中以欧洲为中心的辐射性探讨,本书从多组织与地区出发,对女性主义运动和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即以拼贴式女性主义(Mosaic Feminism)的方式描摹出全球地理截面中的女性主义模式和图景。

作者认为,当我们在讨论全球女性主义历史的时候,应该跳出以欧洲为中心的女性主义历史话语框架,去观察、思考、书写那些 “去中心化的” 的女性主义历史。“谁被包含在内,谁又被排除在外” 是作者一直想要讨论的问题。作者认为,尽管女性主义者常试图为所有妇女代言,但她们往往可能忽视了女性之间的个体差异。也就是说,女性主义一直坚持对那些将女性排除在外的社会、政治结构进行彻底变革,但女性主义本身也存在种种边缘化的现象,黑人妇女、工人阶级妇女、女同性恋、变性或双性恋女性、残障妇女、非西方妇女常常被排除在 “霸权女性主义”(Hegemonic Feminism)之外。

为了尽可能在确保平等的前提下将所有的女性囊括在内,为了更广泛地聆听草根人物、年轻人、穷人、文盲等弱势群体的声音,以及为了让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女性在最大程度上分享共同的梦想,在记录女性主义历史时,作者巧妙地把握住语言修辞的传播力量。

在细读本书时,可以发现作者在有关女性主义和女权运动相关的词语中偏向于采用 “复数(s)” 形式,意即在世界范围内的女性主思潮是多样的,甚至有可能是彼此不对付的 —— 比如说在我们国家就有对于 feminism 应该翻译为 “女权主义” 还是 “女性主义” 的公共争论。

《女性主义全球史》内封面 

“复数女性主义” 的观点下,作者所追溯的女性主义者的梦想(Dreams)、思想(Ideas)、空间(Spaces)、物品(Objects)、外表(Looks)、情感(Feelings)、运动(Actions)、歌声(Songs)皆展现为复数形式!换言之,世界范围内的女性主义图景应该是由不同组织与地区中的、与女性主义有关的运动、个体、行动与思想拼贴而成的画卷集,其内部亦应是一系列交叠的、内部复杂的运动、问题与诉求。

不仅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房间,更要奋力争取属于女性的空间

作为一名关注性别研究议题的学者,本书的 “空间” 以及 “歌声” 章节的写作兼备趣味性与启发性,也引发了我对于自己曾亲身参与的、和女性相关的研究成果的重新思考。

“空间” 一直是女性主义者为女性争取权益的重要场域。由于女性往往缺乏资源,她们难以守住自己的空间,所拥有的空间很多时候也并非自身所需。为了助推女性摆脱缺场的窘境,女性主义者始终坚持不懈地与男性争夺空间,如工作场所、礼拜空间、女性庇护所等。

作者在书中提及到一些进入 “男性的工作” 领域中的女性处境,让我想起我此前对女警察这一特殊的女性群体进行的研究。一般而言,警察向来是一个以男性气质和异性恋规范主导的劳动空间,尤其是在 “花木兰式” 的女性角色被诟病,以及传统父权制规训下女性角色(温柔婉约的品性、相夫教子、赡养父母等)的复归后,这一劳动空间中的性别分工便一直延续至今。尽管近年来女警的占比逐渐增多,但警察仍一直被认为是适合 “男性” 的职业。

除此之外,从声音维度对 “歌声” 的探讨也是本书富有趣味性且尤为特别的一个章节。在多数历史情景中,女权运动主要还是通过文本、演说等方式进行,那么,能 “听到” 女性主义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或者说,如果将女权运动当成具有创造力的活动去 “聆听” 会是怎样的呢?

一直以来,艺术是文化权利与声音的载体,在文化生产场域中,女性始终被边缘化,她们几乎不被允许创作音乐,也很难在音乐与艺术领域获得专职工作。不过,女权主义者们一直鼓励女性通过音乐及音乐相关的方式提炼出关于女性情感的话语,并试图创造出一些关于女性主义的 “危险小曲儿”

写这篇书评的过程中,我发布了一条朋友圈,想了解大家眼里的女性主义歌曲有哪些(亲爱的读者,你又想起了哪首歌呢?)神奇的是,很多以前从未与我互动过的微信好友也在那条朋友圈下积极地推荐不少歌曲。

有人赞同张惠妹的《母系社会》中的 “不要以为西装革履就是战袍,不要以为浴帽围裙就是渺小。信以为真连续剧里的那一套,皇上吉祥,简直可笑”,认为戴着 “浴帽围裙” 的 “家庭主妇” 从不只是一个受压迫的 “绝望的主妇”,她们有着生命力和抗争力,而不是被粗暴、简单地限制在 “西装革履的皇上” 的霸权压制中。

也有朋友喜欢莫文蔚《妇女新知》中的 “女人最好既野唔一定要同男人分,整个甜品,锡下自己当奖品”(女人最好的东西不一定要分享给男人,买一个甜品,当成奖品爱自己),认为女性并不需要成为那个 “无私的” “甘愿牺牲” 的角色,而是需要主动地去感受和满足属于自己的愉悦。

也有朋友认为,不管这些歌手是否为 “女性主义者”,抑或是有没有听过 “女性主义者” 这个词,只要她们的音乐能够给人带来女性力量,能够让人聆听到真实确切的女性声音,那就可以将这首歌归纳进女性主义范畴。

从露西·德拉普的书里我们可以看到,音乐帮助女性闯入了那些不欢迎她们的空间。这是一个颇有意思且少为人知的剖面,对于我们当下的女性主义实践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创造性得启发。

纠正错误的历史,从学习“HERSTORY”开始

作为一本关于女性主义议题的学术专著,这本书的易读性对读者而言十分友好。露西·德拉普的写作风格非常清晰生动,她既不会堆砌晦涩难懂的术语,也不会让读者迷失在诘倨骜牙的语言迷宫中。在 “讲故事” 的方法下,作者将一个个零碎的、交叠的、与女性主义有关的故事娓娓道来,让你知道 “哎哟,这些女人厉害哦!” 

还有一个老生常谈但必须不断重提的事儿: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极少看到从女性的角度来书写的历史。而这本书无疑是一个精彩范例 —— 作者露西·德拉普在书写女性主义历史时,使用的史料丰硕异常。这源于露西·德拉普对于历史的独到看法:女性主义历史是非教条式的、开放性的,它可以在过去与现在的遭遇中被塑造而成。因而,她将在过去与现在发生的有关女性主义的事件都视作 “可用的女性主义历史”。

因此,你会在这本书里读到包括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的《她的国》、罗凯亚·萨哈瓦·侯赛因的《苏丹娜的梦》等文学作品,也包括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妇女改革运动、尼日利亚阿贝奥库塔妇女运动等女权运动,甚至还包括猫儿帽、窥镜、手提包、胸章等女性主义物品,以及具有煽动性的妇女解放的 “危险小曲儿”......总之,只要是有关于女性,无论是抽象还是具象,高雅还是低俗,都可以被纳入我们女性主义的历史叙事。

有趣的是,这本女性主义史并没有以惯常的历史分期进行谋篇布局,而是分成 “梦想” “思想” “空间” “物品” “外表” “情感” “运动” “歌声” 八个不同主题,它可以令你更清晰地直观感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女性主义者们是如何在不同时空里进行着同一主题的行动、斗争与诉求。

《女性主义全球史》目录页

可以说,这部历史犹如一张饱含激情的战略地图,由一个隐秘的、全女组成的 “复仇者联盟” 跨时空互动书写,让你看到在世界另一个地方,有我们的同盟在跟我们一样地,为不公平不公义呐喊,为女性特殊的情感抒发,甚至在这地球上某个角落,有女权行动者先驱壮烈牺牲。

她们不是只有名字的陌生人,而是我们可以称彼此为 “姐妹” 的女人们。她们为素未谋面的我们做过太多事业,值得不止一部历史的镌刻。纠正那些女性被抑制的创造、被掩埋的书写、被歪曲的记忆.......记住我们的姐妹,就从郑重学习 “HERSTORY” 开始。


BIE别的女孩致力于呈现一切女性视角的探索,支持女性/酷儿艺术家创作,为所有女性主义创作者搭建自由展示的平台,一起书写 HERstory。

我们相信智识,推崇创造,鼓励质疑,以独立的思考、先锋的态度与多元的性别观点,为每一位别的女孩带来灵感、智慧与勇气

公众号/微博/小红书:BIE别的女孩

BIE GIRLS is a sub-community of BIE Biede that covers gender-related content, aiming to explore th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emales. Topics in this community range from self-growth,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nd gender cognition, all the way to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art. We believe in wisdom, advocate creativity and encourage people to question reality. We work to bring inspiration, wisdom and courage to every BIE girl via independent thinking, a pioneering attitude and diversified views on gender.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