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米子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本土文化、日常生活与社会改变

米子
·

1. 本土文化的形成具有独特性

本土文化是因应当地的环境、资源和生活者经验共同创造出来,或由当地人对传统/外来文化进行重新阐释后,以某种形式续存和发展的各种文化因素,涉及宗教、艺术、庆典习俗、日常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本土文化往往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传承、甚至简化后的呈现,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或随着资本和城市化发展而变异、流失。因其形成基础和创造过程与在地紧密缠绕,本土文化往往能从某种角度反映当地的历史,同时也是凝聚在地生活者共同价值观、归属认同的根本,每个地方的本土文化都有其独特性

就我的经历而言,我成长于潮汕的一座小城镇,在城镇安逸闲适的环境中长大,对于世界的想象很大程度上来自这“几步路”大的小城,以及长辈尤其是母亲的言传身教。小时候天然地以为:许多城市都该是这副小城的模样,每逢初一十五要祭拜家里供奉的神祗,餐桌上共享的食物大同小异,开年的大型“迎老爷”也并非潮汕人独自的盛会……直至升入大学离乡,在各样的地域和文化视角中,才重新看到家乡的独特性,透过许多“潮汕人标签”,感受到他人眼中“光怪陆离”的家乡。这以后我常会接收到各种评价,比如自我介绍时“潮汕女子贤惠顾家”的声音;或是对潮汕重男轻女和多生子女的刻板推断——“你家里有很多孩子吧”、“弃女的情况是不是很常见”;或是对繁复的祭祀习俗感到不解,等等。

这些外来的信息和提问,促使我去回顾和反思自己习以为常的家乡,为什么“潮汕”二字足以刻画出许多潮汕人的生活与价值画像?凝聚在画像之下,使得潮汕人坚持和传承的,不正是独属于潮汕本土的文化吗?先不论文化的好与坏,许多潮汕人正是信仰于背后所凝聚的价值逻辑,才发展出相应的做法、习俗、仪式……同时不难看出,嵌在个体背后的本土文化,既是外来者认识当地的重要抓手——这一点在形形色色的潮汕标签中有所体现,也是本土人民构建日常生活的根本和重要依据。潮汕的本土文化,让潮汕人成为一种独特的存在,而潮汕人又依靠本土文化发展出来的生活经验,共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归属和认同。

2. 日常生活的模式与个人选择

日常生活是人们每天所做、所想、所感受的事物,它常常涉及到细致入微的衣、食、住、行及其他相关活动,小到一天三餐的食物来源和种类、烹调方式、食物残余处理,一年四季购买新衣物的频率、风格偏好,选择一份什么样的工作……零零总总,构成了人们的生活面貌,并且最终以某种形式在个体行为模式中稳固下来,变成重要的特质。

我一直觉得,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并不由生命中那些被认为重要的“高光时刻”所决定,比如高考、结婚、生子、发财致富等等,反而是对日常琐碎的抉择,投射出人在时代背景、原乡文化、生活经历等多重因素造就下的生活模式。

回到我对于潮汕文化的回看和反思,原乡和家庭确实通过本土文化在我身上植入了某些“基因”,它们深刻地影响着我对于食物的偏好,关于家庭庸常的小幸福的想象,甚至隐约塑造了某种信仰——让我在祭祀祖先时去对话、祝福和祈祷。但是,随着城市资源带给我的更多元的信息、视角和参与机会,我会主动去调试和选择日常生活的模式——尝试素食、减少一次性用品、降低购买新衣物的频率,这些是在本土文化下少有的“环保”、“可持续”视角。在这样的视角下,我把某些价值观和可能性带回家族,通过跟父母和长辈探讨,重构本土文化下的家族仪式及生活方式——“祭拜食物的数量和种类是否能根据实际进行调整,以减少浪费”、“烧纸钱、燃鞭炮和香烟等能不能找到替代方式,以减少污染和危险”、“购买衣物和用品的行为,是基于需求还是欲望”……这是个长足又充斥着矛盾的调试过程,父母长辈常常会在经不起逻辑推敲的观点下拒绝改变,此时还得回归本土文化形成的时代背景和过程,理解现象背后凝聚的文化因素和价值逻辑,才能找到共同对话和改变的基础

上面是我在个体层面对于日常生活模式的选择和探索过程,我认为放到群体里,比如我的家庭和家族中,同样适用。在推动生活模式的转变和选择上,既不能缺少外来信息和参与的刺激,也绝不能忘记考虑本土文化的根源性影响。

3. 本土文化、日常生活与社会变化

我这样思考社会变化的路径:个体的变化体现为行为模式的改变,而深度且稳定的行为改变,往往基于价值观的契合,并付诸持久的实践,在实践中反复调整最终达成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平衡,此时该行为模式嵌入了个体的日常生活。而当稳定的行为模式和背后的价值观,经过提炼和传导,影响到一群人的日常行为时,量变的积累就会推动社会变化。社会变化有可能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一、群体行动对问题带来直接的改善,例如当人们整体的素食比例上升时,肉用量的下降会改变市场供给和动物养殖业的结构,进而减少碳排放量,缓解环境问题,同时改善人的亚健康状态;二、群体对问题所投射的关注和实践,会引导资源的聚焦,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多行动方向;三、群体行动有助于进一步验证行动方向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反过来修正和调整行动的方向。

基于前述提到的内容,本土文化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筛选或重塑出来的,同时个体对于日常生活模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又基于本土文化所形塑的价值观,两者彼此塑造、相互影响,个体行为改变是在价值观和实践的反复调试中达成平衡后才稳定下来的。如此看来,当要把个体的日常行为改变扩散至群体并引起社会变化,还需要考虑当地的本土文化,理解文化背后的价值逻辑,找到新的行为模式中与之契合的价值点,才更容易成功。许多个体实践在向群体传导和复制的过程中,就缺乏这种对本土文化、以及凝聚其中的价值观的考虑,轻易否定他人过去的做法,有时可能撼动其重要的人生价值和判断准则,引起对于社会变化的反感。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