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爱心哥谈谈马克思的宗教观
爱心哥是第一个评论本ID文章的人。爱心哥说马克思的思想没有用,这句话是我这个宣传马克思思想的人所不愿意见到的,正如信仰基督教的爱心哥,如果有人对他说基督宗教没有用,想必爱心哥也是不乐意见到的。鉴于此,今天给爱心哥谈谈马克思的宗教观。
地球人都知道,马克思本人是无神论者,地球狗都知道,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必定是无神论者。但马克思对宗教的态度究竟如何,只能从马克思思想本身来寻找。
马克思在其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表明了关于宗教的基本立场,而这种立场却不是一句“认同宗教”或“否定宗教”能够说清楚的。马克思将宗教与尘世的苦难相结合,既肯定了宗教的积极层面,又否定了其消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不仅发现了尘世苦难的现象──宗教,更发现了尘世苦难的本质──一种人独有的、回避现实的思维方式。马克思认为“否定了上帝这很好,如果能否定人对上帝的需求就更好了。”
宗教在欧洲的启蒙运动中已经被证伪。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他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总的理论,是它包罗万象的纲领,它的通俗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热情,它的道德上的核准,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安慰和辩护的普遍根据。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因为人的本质没有真实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也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慰藉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马克思发现了一个残酷的悖论:人创造出来的东西反过来奴役人。因为人类思维中存在着一个顽疾,喜欢用高于人的力量来约束人,将人的存在斥为虚伪,将高于人的存在塑为真实,祈求受之庇佑。所以即便神不存在,若人的思维方式没有改变,这个高于人的东西依然可以转变为其他的角色,例如大救星、救世主,例如资本与物,继续压迫人。压迫力量的源头不是别的,正是人对尘世苦难的控诉,正是人对美好的不正当向往。人总有向往美好的本能,可这种本能若不准备定位,却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宗教正是这种本能的体现,在面对尘世苦难时,人们不是想去改变它、战胜它,反而用宗教去回避他、遮掩它,甚至美化它。马克思恨铁不成钢,只有看到宗教是源于人的懦弱与无知的事实,人才能正真回归自我。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到:“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
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从马克思“宗教鸦片”的比喻可以知道宗教的一个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借助外力使人达到满足并产生相应的依赖性。由此可见,凡是具有此种性质的都可以用“鸦片性”一词概括。它可以缓解某种苦痛,但不能根治。在宗教允诺的希望中,人收获的只能是失望。
然而,即使宗教消失了,尘世的苦难并不会消失,而会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在人面前。人类社会笔直的走过了一条从拜神到拜物的路线,其中的范式没有根本改变。很显然,在马克思看来,宗教不过是一种历史现象,人对自己不正确的把握才是其诞生的根源,因此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并不会仅仅停留在现象之上。马克思写到“在德国,对宗教的批判实际上已经结束了,而对宗教的批判是一切其他批判的前提,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了对政治的批判”。对此,马克从对宗教的批判进而转变到了对产生宗教这种现象的社会现实的批判。现实是人的现实,而改造社会现实的只有人本身。任何幻想着天国、上帝,鼓吹救世主、大救星的,无疑是希望祈求外力,不管这外力是一种神秘的咒语还是激动人心的承诺,都可以将这种行为称之为“鸦片性”。
人应该回归现实,面对现实,改造现实,这才是宗教消失的根本动力。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是次要的,纠正逃避现实的思维方式才是主要的,纠结马克思关于宗教的态度继而成为现实世界的教条完全没有必要,应该更关注马克思关于宗教问题的实质关怀。
正因为马克思要人做自己的主人才正视宗教的存在的历史性,也正因为人要做自己的主人,历史才会最终放弃宗教。有宗教说明人还未正真走向自我,回归自我则需要靠历史现实的发展。宗教不是错的根本,根本在于,人辨不清什么是现实和自我。
在来到本论坛之前,已在各文章评论区久闻爱心哥大名,爱心哥说“事实胜于雄辩,逃避和谎言没有意义”,那么,爱心哥能否首先面对自己?@用爱心说诚实话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