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第一日】我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fangfangma
·
·
IPFS
·
女人没有国家,但可以建立自己的“家”。

第一天( 6 月 3 日)
你覺得什麼是「家」?你的家鄉是怎樣的呢?
這個地方是家族的發源地、你長大的地方、父母所在地,還是你自己選擇的居所?和我們談談你心中的「家」是什麼以及它的面貌吧。

刚刚洗完了澡,我坐在奥克兰北岸的房子里,开始写这些文字。这里距离我儿时的家有9000多公里。

01

门口的池塘

我出生于山东省西南的农村里,记忆里的家,是个青瓦砖房,坐北朝南,院子里长满了槐树,家门口是一汪名叫“三庙坑”的池塘,夏天会有人在池塘里游泳。

关于这个池塘,有很多故事,比如妈妈怀我时,想吃肉又没有钱,爸爸就在池塘里抓了小鱼给她吃。比如我出生后刚刚会爬时,家里还没有院墙,有天我自己爬到了池塘里,幸好没水,不然就没有现在的我了。比如有钱的村支书会花钱买土,将池塘填了一块,圈到自家用,我们还在池塘里翻过他们家的垃圾堆,试图从里面找到些有钱人家的碎片。

爸爸也带我在池塘里抓过蝌蚪,我也和同学在池塘边的石龟上说过悄悄话。小时候家里养鸭子,卖鸭的人春天来,把鸭子苗赊给我们,秋天来的时候鸭子长大了,人们也有了点钱,就再付钱给他。

我会说的第一次不是“妈妈”而是“鸭鸭”,学会的第一个叠词“波光粼粼”,也是在这个池塘前记住的。

02

三间空瓦房里的童年

我的老家和很多人的老家一样贫穷,父母结婚时只有三间瓦房,没有厨房,没有院墙,房子就建在自家的田地里。

妈妈和爸爸是邻村,通过媒人介绍认识了对方。妈妈说相亲时爸爸在大冬天就穿了个单衣,好像还是借的,她看了心疼,就买了毛线,赶了两天织了毛衣给他。

他们两个人在早期是有过爱情的吧,每当妈妈说起这些我都会想,真希望有时光机,带我去看看少女时期的妈妈,看她跑5000米比赛时的英姿,看她吃到自己的种的小西瓜时的快乐,看她初识爸爸时的少女怀春。

只可惜啊,妈妈只能看我的前半生,我只能看妈妈的后半生。

妈妈嫁过来后,才和爸爸用土挑起了厨房,也加了院墙,因为是土堆的,经不起雨水的冲刷,所有每次大雨过后,都要重新垒墙。

而我和弟弟就出生在这个一贫如洗的家里,那个时候都是在家里接生,稍有不慎,大人小孩都保不住,搬到新西兰之后,听说这里也流行助产妇文化,美国的男友觉得很人性化,而听妈妈讲了很多在家生孩子的悲剧之后,我对这种方式心存恐惧,如果要生孩子,我应该会选择在医院。

鲁西南的房子,大都是这种构造,我们家三间瓦房之间没有间隔,就用组合家具隔开,西边是大床和桌子,客厅里有个八仙桌子和小饭桌,东边放了案板做饭,也堆着农业用具。

记忆里房子里总是很清凉,冬天里会点煤球炉子,拿塑料纸封了窗。

后来家里有了点钱,就盖了东屋,原计划是给我住,但是因为爸爸常年外出打工,我就跟着妈妈睡,所有在东屋住的时间很少,一直到我搬家,我都很少有真正自己住的时间,成年后我一直处在恋爱关系里,和男友住在一起,也许也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我很少有自己的房间,睡觉总是要人陪,不知道如何处理一个人的时间。

03

搬去商品楼

2011年左右,母亲买了个临街的商品房。

离我家不远,根本不需要过马路,她很喜欢,说“以后给儿子看孩子,都不用过马路的”。

也是在那栋楼里,我们家的书店有了店面,楼下卖货,楼上住人。

楼上只有两间卧室,一间给弟弟,一间给我。

我不在家时,妈妈会睡在那里,我在家时,我俩会一起睡那个房间。

爸爸在家时,妈妈会去楼下或者老家和妈妈睡在一起,总之,弟弟的那间房,坚不可摧,我的那间房,是薛定谔的猫。

04

重回老房子

听说那栋楼写的是我的名字,我们2012年左右搬了过去,起初我还觉得这个房子和我关系很大,直到2022年弟弟结婚,它变成了婚房,我们全家从里面搬走,回到了我小时候出生的那个老房子。

我和父母一起搬回老房子后,感觉又回到了小时候弟弟出生前的时光。

爸爸妈妈把所有的爱都给我,生活贫瘠但也快乐。弟弟出生后,很快我就开始住校,在家的时间少了很多,我和弟弟两个人心中的家,应该有很多区别吧。

05

不断搬家,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成年后我去泰安读大学,去广州读研究生,去菲律宾工作,现在又来到新西兰生活。

在广州的七年里,搬过近20次家。

女人不仅没有国家,还没有“家”,我们必须为自己建立一个家。

现在于我而言,家就是让我觉得安全舒服,可以开心做自己的地方。

周末可以随意睡懒觉,不会被人咒骂着打醒。

在厕所可以不放音乐拉屎,不用担心屁声太响太臭而损坏形象。

做饭想吃什么吃什么,不用被催着吃不喜欢的食物。

我爱的人在身边,用的油盐酱醋都是自己赚钱买来的,做的事情也是喜欢的。

这样的生活,我很满足,我就是自己的家,我会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自己,努力让自己安全,幸福。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fangfangma来自中国, 曾在菲律宾做老师, 目前在新西兰做记者。 喜欢街头摄影、跳舞、写作。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从鲁西南到新西兰:一个三十岁女性的征途
1 篇作品

【从鲁西南到新西兰】-1.1童年时光

【七日书第七日】我曾在麦田里嬉笑,也曾停不住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