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簡.不簡單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全球化1》全球化與貿易分工

簡.不簡單
·
·
「某些時候新聞媒體上出現的數字與標語,並非是你認識這社會的唯一方式,因為他經常是無不達意、言不由衷的。試著讓自己多去思辨看看事實背後的真理,當今天自己逐漸成為總體經濟發達下的廉價犧牲品時,不妨儲備起更多的知識戰力、勞動武力來與大鯨魚對抗。」~崩世代

要在現代的商業社會中生活,除了要懂得「熟悉日常生活所面對的經濟活動」,更應該了解「多元經濟活動之間的互動關係」。接觸政府政策所涉及的知識,才能下正確的判斷。


全球化將分幾篇介紹:

  • 全球化與貿易分工
  • 全球貿易與通訊 國際組織
  • 全球化的問題1:勞工
  • 全球化的問題2:環境與生活
  • 全球化的問題3:糧食變成商品
  • 地緣政治與戰爭
  • 美國與中國 歐盟與希臘

全球化的議題很大,略談幾個面向可以從中大致理解目前全球正面臨的問題、國際關係、歷史演進下的國家治理的優劣等。


本篇將介紹:

  1. 進出口貿易
  2. 貿易戰
  3. 保障國內產業:關稅與進口限額
  4. 全球化
  5. 自由主義
  6. 貿易分工之弊:分配不均
  7. 服貿議題
  8. 先進國的定的遊戲規則:全球化的不公平


  • 什麼是進出口貿易?

國際貿易是指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活動,是商品和勞務的國際轉移。國際貿易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兩部分組成,有時也稱為進出口貿易。從國家的角度來看,國際貿易就是國與國之間的貿易。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以及運輸的便捷,在開放的經濟環境,商品已無國界,即使我們生活在香港,也能品嘗到澳洲的牛肉、美國的水果,以及國外的各種商品。貿易除了給我們帶來這些,還能帶來什麼呢?

我們穿的衣服有很多都是進口的,化妝品很多是來自巴黎的,高級轎車是從美國運來的。貿易可以使一座城市進入繁榮,有助於產業分工及專業化,並提高政府與國民的收入。

進口和出口

從另一個國家買入商品稱為進口;從商品賣到另一個國家稱為出口

有些國家生產某些商品會比其他國家便宜得多。貿易就是拿這些便宜的商品去交換其他國家的便宜商品。

遠距離的貿易並不容易。要將大量商品,例如乳酪,運到其他國家,在物流上有許多障礙,會增加成本和困難。

有些障礙是各國故意設置的,目的是增加貿易難度,例如徵收邊境租稅或是關稅。

徵收關稅會提高進口商品的成本,這樣可以保護本地企業的競爭力。

所有政府都想要對國內市場有一定的控制權,因此還會保留部分商品的關稅與貿易障礙。南韓用關稅保護扶植了許多新創企業長達50年。今日這些企業已經在世界上變成有競爭力的大企業。

有些產業如果被另一個國家控制,可能會有危險。

關稅的起源

在宋朝時,有一種行業叫「保鏢」,專門幫人運送貴重物品,時常要穿越山區以免被山區的土匪搶奪。土匪不敢去招惹打著旗號的保鏢,一聽到是鏢局押貨,大都會放行。

土匪其實並不常搶奪物品,而是對運送的物品抽取「買路財」,繳了錢才能通過。

在戰亂時,各地方政府為了籌促財源,會在邊界入境處設立關卡,對外地來的商品抽取買路財,但又不想被說成和強盜土匪同類,就稱為「釐金」。戰亂平息後,中央政府廢除釐金,只對來自國外的商品抽取買路財,並稱為「關稅」。

大多數的政府和人民都同意,有些特定東西無論如何都不應該製造或販售,或是不可隨便出售。許多政令規定產品不能危害環境,或是要注意兒童安全,在產品包裝上要有警告文字。這些稱為「非關稅障礙」。

  • 貿易戰

如果一國政府針對進口產品設定高關稅,其他國家可能也會設定自己的關稅壁壘。所以你的關稅也許阻止了貨物進口,但也間接阻擋你的貨物出口。

如果互相競爭的國家設下越來越高的關稅,這種形式的衝突稱為貿易戰。

美中貿易戰

美國對中國每年的貿易逆差達5000億美元,金額差不多是台灣一年的生產總額。

貿易逆差指的是一國商品出口的總值低於商品進口總值,假設A國向B國買15億元的商品,但是只能向B國販售10億元的商品,那麼A國對B國的貿易逆差即為5億元;反之,B國對A國則有5億元的貿易順差。

簡單來說,就是中國每年多賺了美國5000億美元。

再加上美中之間還有智慧財產權受到侵犯的爭議。於是美國開始提高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的關稅;對此中國也不甘示弱,同樣提高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

在美中貿易戰,我們看到美國採用三種手段

第一,課徵高關稅

第二,禁止中國輸入某些商品。例如,美國認為中國製造的嬰兒推車有「安全問題」而禁止進口。雖然安全問題不應該歸為貿易戰的理由。

第三,讓中國沒辦法生產某些商品。這主要針對高科技商品,手機、衛星設備等。美國只要保護好獨家生產技術,或不賣重要零件給中國,中國就沒有能力生產這些高科技商品。

在這次美中貿易戰發生之前,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實在太大了,美國要求人民幣必須大幅升值。但中國拒絕,貿易戰也就發生了。


如果發生在美國和台灣會發生什麼事呢?

如果我們對美國進口牛肉課徵25%關稅,它的售價就會比澳洲牛肉貴出四分之一。店家為了降低成本,以後我們吃到的牛肉漢堡就可能會用澳洲牛肉。

其次,如果美國對我們出口的腳踏車也課徵25%的關稅,腳踏車在美國的售價就會比韓國製的貴出四分之一。我國賣出的腳踏車數量減少,工廠就會虧損,失業、薪水無法提高,經濟受到負面影響。

其實,台灣從1970年代以來,每年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都在節節升高。到1986年,貿易順差實在太高,美國便要求新台幣升值37%。理論上新台幣升值後,台灣商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就會上升,導致銷量下降,美國隊台灣的逆差就會減少。當時,台灣政府答應貨幣升值,也就避免了美國與台灣的貿易戰。


貿易戰的風險

貿易戰很難打贏,因為牽涉其中任何一方都會受害。有個著名的例子發生在經濟大蕭條期間。

1930年美國農民與製造業陷入困境。美國政府為了幫助他們,針對900項進口商品課徵四倍關稅。提高關稅作法奏效。美國進口的貨物大幅少了66%。可是其他國家也提高自己的關稅作為報復。美國出口也大幅衰退61%。

結果造成當時的國際貿易突然停滯。到了1934年美國國內生產毛額減少一半,全球貿易量縮減了66%。幾萬家企業倒閉,超過數百萬人失業。這是一場全球性的災難。


  • 保障國內產業


1.關稅

政府向民眾要錢,總是得提供一個被人民接受的理由。課徵關稅的理由是「保護本國商品在本國市場的競爭力」,這理由很「合理」。但如果本國商品能做到品質好價格低,就不怕外國商品競爭,也就不需要去保護。所以政府在保護本國某一商品時,總會進一步說:「我國在這方面的生產能力還不如外國,需要先保護一段時間。」

「禁止外國商品輸入」是最激烈的保護政策,但不是好辦法。既然自己的產品落後,就應該引進外國商品來刺激本國商品提升品質。所以「課徵關稅」算是是比較好的政策,同時彈性也大,可以隨時調整稅率。

台灣早期雖未完全禁止外國汽車進口,但對進口車課徵非常高的關稅。過了好幾十年,台灣依然無法自己製造優質的汽車,只好幫外國組裝汽車。「保護」本國汽車在國內的市場,保護的目的應該是讓自己的產業能成長起來才是。經此教訓,政府在1987年大幅降低關稅,讓國內汽車產業接受外國汽車的競爭。結果過了好幾年,我們也有自己汽車要外銷國外了。

所以政府若要保護某一產業,必須清楚宣告保護的時限。例如保護十年。這樣才能促使受保護的產業在時限內努力進步。


2.進口限額

各國在進口物品是有進口限額的。如中國出產的稻米,一旦稻米的進口額增加,就提高進口稻米的關稅,為了降低進口稻米對國內稻米市場的衝擊,過多的進口商品會擾亂國內市場供需,帶來經濟混亂。採取進口限額與關稅,讓國家多消費本地的東西,擺脫對進口品的依賴。


政治人物經常把徵收關稅當作政見,提高外國企業銷售商品的難度,就可以討好本地企業來換取選票。但關稅會帶來其他問題,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政府應該盡力掃除關稅,支持低關稅政策。這個理念稱為自由貿易。

從1945年起,主張自由貿易的經濟學家獲得支持。儘管仍有爭議,許多國家都調降了大多數的關稅,市場變得更為開放,各國貿易關係更加緊密。雖然在特定項目仍然保留一定的障礙。這就是經濟邁向全球化的過程。

  • 全球化

國家之間的貿易從很久以前就展開了,世界上任何國家都無法獨自取得所有東西,和鄰國交流賣掉剩餘的東西,購買不足的物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全世界已經變成一個巨大的經濟體。近年來,這個全球經濟體成長得非常快速,除了自由貿易的催化,還有其他兩個因素:貨櫃化運輸和通信革命。

地球表面有70%的面積被海洋覆蓋。因此,船運是運送貨物到世界各地的最佳途徑,每天數以萬計的大型貨輪載著貨櫃到世界各地。

除了水路,貨櫃也可以用火車運送。

1945年,貨輪裝卸貨物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後來有了貨櫃系統,大型貨輪卸貨只需要6個小時。這種效率的提升,讓全球貿易在過去70年迅速暴增。

全球貿易1954年570億美元、2018年18兆美元

另外,網際網路和電子郵件出現後,我們可以即時跟世界另一端的人溝通,經營全球性的事業變得方便多了。大企業可以迅速協調跨國性的生產作業。

智慧型手機中來自全球的零件:鏡頭(日本)、電池(中國)、黃金(迦納)、觸控螢幕(美國)、陀螺儀(瑞士)。


理論上,全球化使經濟運作得更有效率,並且幫助世界各地的人更有富有,可以有更好、更便宜的選擇,可以有更好、更便宜的選擇。但是這一切真的實現了嗎?


全球化的贏家和輸家

贏家:

1.大多數人

儘管全球人口大幅成長,生活在極端貧窮的人數已經下降。

2.生產技術

貿易讓世界各國專心發展自己擅長的產業,大家不需要樣樣東西鄒自己生產。這個趨勢是過去50年來,生產技術突飛猛進的主要原因。

在這個聯繫越來越緊密的世界,好的想法和創新傳播得非常快速。當初中國人發明火藥後,過了300年才傳到歐洲。現在的人絕對難以想像。

3.社會發展

全球化為中國、印度和印尼等國家帶來新的工作與商機,讓這些國家的數十億人迷脫離貧窮

4.合作

為了繁榮經濟,各國必須彼此合作。因為關係緊密,可以共同面對移民和氣候變遷等重大議題。


輸家:

1.獨立性

國際貿易的規定和協議,往往會牽制一個國家的政策和法律。如果有一國破壞了這些規定,其他國家會取消和他們交易。

2.責任歸屬

由於跨國企業的業務遍布許多國家,有時候單一國家很難要求大企業遵守該國的法令,或是繳交應繳的稅款。

3.部分勞工

有的企業將工廠移至勞力低廉的國家,原來雇用的勞工失業後,不容易找到新工作或是要學習新技能。如果政府沒有協助轉型,這些小鎮、甚至是整個地區,會因為全球化陷入停滯。

4.碳排放

貿易量變大了,表示生產和運輸的需求也變大了,也就是說這些產業製造了更多的二氧化碳,這是造成地球氣候危機的元兇。

5.弱小國家

大型貿易聯盟會為自己爭取好的條件,弱小國家通常拿不到太多好處,因此經濟也很難成長。

6.太過專業化

有時候,某些國家(特別是貧窮國家)被迫倚靠輸出特定的物產,例如黃金、咖啡或香蕉。這樣的經濟情況存在很大的風險,一旦市場的價格大幅變動,或是大眾的口味發生變化,對這個國家的經濟會有極大的影響。

自由貿易讓許多人和許多國家便富裕,但是也帶來了麻煩。

  • 自由主義


從1980年代初期,二戰後先進國持續的經濟成長累積財富。進入1980年代,經濟成長趨緩後,政府開始刪減開支。自由主義呼聲高漲,希望減少國家介入,交給自由競爭,稱為「新自由主義」。不再需要福利國家,而是主張以市場邏輯生存競爭。

主張讓商品、技術和資本得以自由的在國與國間移動和交易,消除各國規定,敞開國界,並且政府和工會不能介入企業的運作。同時也主張消除環境規定和安全保健的規則,還有保護勞工的裝置,這樣才能持續經濟成長,大家才能享有財富。

自由主義經濟的心臟是「市場」,而市場的基本原理在於競爭。以小政府為思想基礎,強調市場自由化、公營事業民營化、減少社會福利支出、減稅、解除經濟管制等。而在國外政策上,新自由主義支持利用經濟、外交壓力或是軍事介入等手段來擴展國際市場,達成自由貿易和國際分工的目的。

新自由主義並不是經濟的萬靈丹,就連最支持自由化的美國本身,也引法不少抗議。

佔領華爾街

2011年9月開始在紐約華爾街舉辦的示威活動,目標是要持續佔領華爾街,以及反抗由國際威權集團的貪婪所產生的社會不公現象。自2008年金融海嘯,許多美國人失去房子和工作,但銀行家卻依然坐領高薪。行動口號是「99%」,活動聲明寫道:「最基本的事實就是我們99%的人不能再繼續容忍1%的貪婪與腐敗。」

美國已經變成「1%所有、1%所治、1%所享」的社會,分配極度不均。這場運動和某些國家的反全球化運動緊緊相繫,問題不在於全球化不好或者錯誤,而是政府管理得十分差勁,尤其是圖利了特定的利益群體。

200多年前提出的「比較利益原則」,讓許多經濟學家相信,自由貿易對所有人都是有利的。

各自發揮自己的專長,放棄最差的作法,然後和對方交換自己沒有的東西。採用專業分工、交易的作法,那麼生活中大多數的日常用品都可以又好又便宜。並且假設,所有勞工不會因國際貿易而失業,即使失業也只有短暫現象,很快就可以找到下一份工作,不值得特別關注。

  • 分配不均

但是這種情況只適用於雙方都是自由貿易的國家,但是在貿易過程中一定會產生分工之利弊,最大的分工之弊問題就是分配不均,尤其是對於生產不具比較利益產品的勞工,會被損及工作機會,稱為「工作替代」。被替代的勞工通常難以在短時間內轉換到其他行業而失業,更加重貿易所帶來利益分配不均的問題。

針對分配不均,有一種觀點認為,給頂層更多的錢,將對每個人都有利,因為這使得經濟成長加快。「下滲經濟學」認為政府對富人階級減稅與提供經濟上的優待政策,將可改善經濟整體,最終會使社會中的貧困階層人民也得到生活上的改善。史迪格里茲經濟學家用切派來說明這件事。將派平均切成相同的幾塊,每個人拿到的那一塊大小都相等。這裡說,頂層1%會得到1%的派,事實上他們拿到的那塊很大,約1/5個派。如此一來其他人分得到的就比較小。給富人越多,會使派變得越大,因此,雖然窮人和中產階段得到的派,佔了整個派比較小的百分比,拿到的那塊派實際上已經變大。


有時候幾個國家會共同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形成一個「貿易聯盟」,例如歐盟(EU)、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聯盟內的會員國協議讓彼此進行自由貿易。有些貿易聯盟會共和同聯盟外的國家設置關稅和非關稅障礙,提高這些國家的貿易門檻。

貿易聯盟是一個大市場,區域內的消費者可以享用較低的物價,企業有更多出口的商機,聯盟也有籌碼談判好的條件。可是,一旦加入貿易聯盟,對某些政策就得放棄主導權。有些人不喜歡那樣。

有的貿易聯盟只限於商品和服務的貿易往來;例如歐盟,允許成員國的人民和金錢可以自由移動。歐盟人民在各成員國內享有居住權和工作權,在所居住的家賺錢和繳稅。

有時候,國與國之間,或是一個國家和貿易聯盟之間,會發生不公平的情形。這時,他們可以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提供解決貿易爭端的法律基礎,並且談判新的貿易協定。

  • 服貿議題

台灣前幾年吵得沸沸揚揚的「太陽花學運」,引因是為甚麼要簽「服貿」。

雖然是以「反服貿」的抗爭,卻有50萬人走上街頭,想必是聚集了夠多、夠久、購深沉的怨氣,才會有如此驚天動地的爆發力。在服貿背後,深層的經濟危機才是問題所在。

兩岸貿易開放,主張貿易開放的利益也會造福中下階級。台灣早期的經濟發展似乎符合這種經驗,在1960年代,與美國或日本等先進國家貿易對手相比,台灣相對豐沛的生產要素是勞動力,開放貿易使得多數的貧困農民也可能在經濟成長中轉換成產業工人,並獲得實質工資成長,而且所得分配還算平均。

然而台灣與中國大陸的貿易條件剛好相反,對岸是勞動力與土地豐富,工資相對低廉。

受雇人員報酬(由全體受雇勞工分配)和企業營業盈餘兩者(雇主獲利的總和)代表勞資雙方對經濟大餅的分配情況。

1996年受雇人員報酬占GDP比重還超過50%,到2013年剩下44%。相較之下,企業營業盈餘由31%攀升到了33%。簡單來說,你薪水變少不是因為GDP變小,而是因為老闆想拿比較多!

台灣與中國貿易越成長,勞工報酬降幅卻提高,反而企業盈餘比例大幅成長。這裡涉及到「三角貿易」的迷思。

「三角貿易」台灣資訊和電子業大舉將生產線移往中國,但是因為設計研發給予租稅減免優惠,企業營運總部及研發中心仍留在台灣,形成「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三角貿易。

2005年採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權責制」計算方式,企業在海外的獲利不必實際匯回台灣,只要在帳目上認列也能算台灣的GDP。結果就變成這些在台灣享受出稅優惠的科技業者將生產基地移至中國,為中國創下龐大的就業成長,導致國內工作流失、薪資凍漲、失業率上升的困境。台灣的GDP竟然還年年成長,只是成長果實被少數企業頂尖階層拿走了。「下滲經濟學」滲不下來,富人們卻吃得肥滋滋。

如果把台灣家庭年所得分成二十等分,來看最高5%與最低5%家庭的貧富差距倍數。2005年是55倍,2008年已經到65倍;2011年高達96倍,倍數越大貧富差距越大,就是越不公平。

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是馬總統上任後所簽的貿易協議,簽完後貧富差距卻創下歷史新高,難怪當政府說在簽服貿協議可以「利大於弊」沒人要相信。

民眾早就罵到不想罵了。

馬總統一直強調服貿協議如果沒有通過,就會影響我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機會。其實最終目標都是要降低關稅、甚至到零。這種自由貿易的趨勢,台灣不可能置身事外。


今天的中國其實只是「世界加工廠」。18世紀英國在完成工業革命以後,機器大工業代替了手工工業的生產方式,大大提升工業生產效率,向世界各地輸出工業品。

在英國「世界工廠」的背後,是高度發達,充滿活力的資本主義工商業體系。

中國很多工業品產量雖然位居世界第一,但大多數產品是供國內消費的,在出口比例遠比不上其他國家。無論是傳統還是現代製造業,中國與世界都還有著巨大差距,在經濟全球化中的分工,是處在利潤食物鏈中的最底層。今天的中國在工業出口結構上來看,工業技術還落後於其他國家,大部分來料加工或是按照現成的圖紙和標準來大量生產,因此中國實際上是與其他國家聯合生產佔領國內市場。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共有十二國,GDP佔全球38%,高品質、高貿易的自由貿易協定,標榜全面自由化,目前成員國有不少工業發達國家,因此對服務業的帶動大於對製造業的帶動。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十六國,GDP佔全球30%,東協加振興製造業的火車頭。成員國多半為發展中國家,因此對製造業的帶動會大於服務業,貨品貿易以90-95%項目為目標。


根據經濟部統計,2012年台灣與TPP成員國貿易佔貿易總額40%,與RCEP成員國貿易佔比高達56%。若台灣沒加入,官方說法是屆時台灣產品出口到這些國家,要比競爭對手負擔更高的關稅、承受較高的貿易障礙,出口勢必受到衝擊。


總統堅持服貿協議「利大於弊」,第一個跳出來相挺的是大型財團,對比立法院內外靜坐抗議的學生平民百姓,這畫面是何等諷刺!

全球化貿易的結果應該是全民皆富,如果政府仍然關起們持續向財團傾斜,革命的火焰一定會捲土重來,最終還是會傷害到民主體制本身。就像史迪格里茲講得:「整個歷史上,等曾1%最後都會學到這點,但往往學得太晚。」


  • 國際組織定規則,全球化的不公平

全球化擴張時,先進國家成為主軸,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也透過紓困與制定遊戲規則,迫使受貸國家接受開放,更是這政策可以在全球大舉擴張的原因。

先進國展開的新自由主義,在1980年代也逐漸延伸到南半球的貧窮國家,以「全球化」為藉口,消除貿易所有的保護措施。所有商品和資本不得有任何屏障,自由競爭,全世界的貿易量增加,還宣稱這些好處都會回到貧窮國。國際金融組織宣稱貧窮國家政府直接介入或干涉會直接影響國民生活的教育、糧食、醫療和能源領域,也違反了公平競爭。由於貧窮國家已經積欠許多債務,被威脅要求返還本金,或調高利率,接受全球化的潮流,讓他們無法抵抗。


全球化的樣貌,或是討論南半球地區發展的國際會議,卻完全聽不到三餐不繼的窮人們、祖先賴以維生的土地和海洋被搶走的人們、無法讓孩子上學無法看醫生的人們、惡劣環境工廠超過15小時的人們的聲音,這令人感到十分惋惜。


鄰國間的「交流」和「全球化」最大的差異是政府的角色不同。若將全球經濟比喻為進行足球賽的足球場,先進國和貧窮國展開貿易比賽。先進國就像體力好、技術高超的職業球隊,貧窮國就相當於技術和體力不足的兒童足球隊。應該要制定可照顧兒童足球隊的規則,否則只會讓他們更容易受傷,也無法得分,是場不公平的比賽。

但職業和兒童對在相同規則下比賽也不公平。

全球化之前,是有考慮到差異的比賽。貧窮國家由政府出面,保護還停留在兒童水準的本國企業。進行特別訓練,觀察是否有在比賽中落後,或是受傷的選手。

進行全球化,各國政府無法再發揮這樣的作用。沒有教導兒童進行特別訓練,卻要他們在運動場上自由踢球,無疑是謊言。貧窮國家若想進行公正自由的貿易,首先要協助政府或建立保護政策,培養該國企業在世界舞台上的競爭力量。


結語

全球化不是不好,自由貿易也難以逆轉,問題出在分配不均。

經濟學的「市場失靈」是指在現實生活中,常有許多因素使得市場機能(或價格機能)無法充分發揮,這時就需要政府介入,使得市場恢復運作,達到最佳效率。「政府失靈」意思是政府的干預不但未能符合預期,反而使得整體經濟效率下降。

市場失靈,需要政府重新管理,也需要公民找回自信,重新打造一個「機會公平」的民主社會。資本主義的新精神,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的企業家,盡可能縮減國家的財政負擔,重視市場和競爭原理,自我負責原則。

如今已不再是由上而下的組織環境,人們要活用多元的人際網絡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最大。對現況保有靈活度,持續投資自己,提升自我能力與技術。

「希望機會永遠對你有利」~電影飢餓遊戲:自由幻夢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