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Openbook閱讀誌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書評》日子當然辛苦,但辛苦不是生命的全部:讀夏夏《來日方糖》

Openbook閱讀誌
·
·
夏夏說,安於放任某部分的自己,一點點的粗糙。我想這是放鬆的感覺,對人對己,都無須力求無疵完美,也不必透過向外爭鬥攻擊來證明、確認「我是誰」。想要了解自己,得先靜下來,順著身體的紋理去撫摸按摩。觸碰到變種的時光刻痕時,請輕輕撫摸、慢慢呼吸,感覺模樣被全然接納,便構築為此刻的合一與完整。
(圖片來源:Unsplash/Alfred Kenneally、Lena Myzovets、Amr Taha™)

撰文· YU(「女子與她們的搖籃」主理人,芳療工作者)

兒時讀《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對某件魔法物品印象深刻:儲思盆。它不但能儲存巫師的回憶,也能讓其他人沉浸、讀取同一段被存放其內的回憶。閱讀《來日方糖》,於我而言就像用魔杖指向儲思盆,見著一絲一絲與當下完整分離的回憶被抽取出來。透過閱讀,親臨夏夏揀選呈現的特定生命場景時,情感也緩緩湧出,感受到心的波動。

父親於我而言,是威權又疏離的存在。我們最常在同空間兩人相處的時光,是他每天開計程車「順便」載我去搭捷運。父親在駕駛座,我在後座,彷若我也是他跑車途中運載的其中一位客人。學生時期的我,每每尷尬又文靜地發出「嗯嗯」聲,不自在地回應他向後拋出的話語,內心暗自希望交通暢通、一路綠燈,才能盡快結束這段共處。

直至我也成為母親,才後知後覺發現:刺耳尷尬的父女車上對話,如努力發出訊號的故障對講機,是關愛孩子、為親情付出的其中一種方式——世上的所有「順便」皆是費心的安排。

圖片來源:Unsplas圖片來源:Unsplash/Dhiyo Nugrahah/Viktor Bystrov

當我讀到夏夏的父女互動時,意識到原來回憶夾藏的是父愛的瞬間,因此特別扎心。〈麥當勞〉裡,那位雙手執龍頭、直視前方,擔當女兒的「腳」的父親,曾載夏夏見證高雄麥當勞的風光開幕。待夏夏長大成人,取車上路當天,夏父在女婿駕駛之下,終於有機會在後座與女兒邊享用得來速的薯條,邊看窗外風景,孩子般愜意自由。

如果要說麥當勞最吸引我的,餐食是其次,我最最喜愛的是能駕車購買的「得來速」服務。要是知道哪裡有得來速,就非去繞一圈不可,就算只買杯汽水也好。從一個對講機點餐(多神祕啊),再到下個窗子付錢,往下轉到最後一個窗子取餐,像連闖三關,太神奇啦!獎品是熱騰騰的食物,一拿進車裡,香得逼死人,立刻就伸手抓來吃,滿車子歡樂。

買新車那會兒,交車當天真是夢想成真,我牽著父親坐上後座,大手一揮,命Y即刻開往得來速。顧不上新車整潔,我和父親在後座吃著香脆的薯條,大口喝著冰塊汽水,感到富裕極了,那是最幸福的美夢之一。

然而,夏夏也在本書記錄了父親在疫情期間確診逝世的憾事。

〈新生〉一篇提到,為防範疫病擴大傳染,病患與家屬不得接觸,只能隔著玻璃,各自承受身或心的苦痛。當護理師特別通融,透過護理站廣播系統播放夏夏對病情嚴重、進入專責病房的父親,話別的錄音,大大釋放了壓抑已久的擔憂思念,填滿病床旁的缺席。

前往簽署洗腎同意書時,事先在手機錄下要對父親說的話,我拜託醫生把手機帶進去播放,但醫生說手機進到病房就不能再拿出來,容他們討論一下。過了很久,護理師出來,他們想出用護理站廣播系統播放的方式。把手機遞過去後,護理師還貼心提醒我離病房門口越遠越好。退到警戒線後面,過一會兒,聽到厚重的門板後面依稀傳來我的聲音,聽到那個聲音播放了兩三次,但沒辦法確定,時間感已經喪失。且後來只聽見空蕩蕩的走廊竟會將我蹲在角落的哭聲放大得如此響亮。

文字敘述的音頻也振動著閱讀的我,使我哭得整臉脹紅。

夏夏在大廳等候父親轉出專責病房的最後幾分鐘,上層快要流空的時間沙漏,是否被命運遺忘得要再次倒過來?原本預料的探視機會,竟轉為被醫院告知無法見父親最後一面:

車停,上樓,還沒開門,電話又響起。父親聽見女兒都到了以後,跳動七十七年的心臟緩緩停歇。醫生說不用帶衣服過來,那是什麼意思,太多我聽不懂的話。後來才知道由於父親最後在專責病房內離世,大體按照流程須裝裹在兩層袋內便不能再打開,經由專屬通道直接送往負壓房,並且在二十四小時內火化。

無法預料的疫病、消逝的生命,如烏雲般層層壟罩,帶來無力感與悵然若失。

生活總不是甜味兀自突出,確切地說,甜味的最深沉是苦味。

圖片來源:Unsplash/Dhiyo Nugraha

回想青春年少,面臨狀態的轉變,能量滿溢而劇烈,猶如身體內外都正進行「變種」,迫切想要衝破身體四周的薄膜,探尋並創建自己跟世界真實的關係。

年紀漸長,一次又一次通過「變種」帶來的撕裂與殘忍,逐漸明白矛盾與衝突未必會有自己認為的正解,人與人的關係終歸是修煉自己的歷程。

〈腳跟〉其中一段令我共感甚深:

和難得遇上的朋友見面,聊起青澀的十幾二十歲時,為了找到適合自己的樣子,經常推翻過去的信念,或是無端的執著,像是要和寄生在體內的妖怪鬥法,最後才發現妖怪才是真實的自己。比起那段鬥法的日子,我們都更喜歡現在這樣一點點的老去,一點點的粗糙。

夏夏說,安於放任某部分的自己,一點點的粗糙。我想這是放鬆的感覺,對人對己,都無須力求無疵完美,也不必透過向外爭鬥攻擊來證明、確認「我是誰」。想要了解自己,得先靜下來,順著身體的紋理去撫摸按摩。觸碰到變種的時光刻痕時,請輕輕撫摸、慢慢呼吸,感覺模樣被全然接納,便構築為此刻的合一與完整。

新冠肺炎這兩年全面性地打破了穩定,強制我們停下腳步,在緊掩的門窗裡,重新看待理所當然的事物、重新學習如何生活。常提醒自己:日子當然辛苦,但辛苦不是生命的全部,並且練習重視曾在生命過程湧現出的美好感受:曬得身心暖烘烘的溫煦陽光、安靜放鬆的獨處、家人開懷的笑容……我有意識地蒐集這些帶來幸福與活力的片刻,收藏為自己的「方糖」。困苦的時刻,便能依憑著這些瞬間活下去。

夏夏將回憶裡的微甜,品嘗成富足的滋味,在於她對自己及珍視人事物的充分了解:

那一整盒方糖,彷若撿拾起每一份最最渺小的幸福,壓製成拿在手裡具份量的磚體,又分割成工整的小單位,在即使想要犒賞自己一下時,也不會奢侈到有罪惡感。說維生言重了,不過所想要維持的生活,說來只是能分辨出苦與甜,因而能懂得品嘗平淡的幸福。

生命變化無常,暴風暗夜若襲來,但願你我都擁有一小塊方糖,讓微小而確實的幸福,具體成為支持內心的力量。一旦心懷篤定,掏取喜悅的瞬間,一點一點哺餵內心的空洞、滋養自己,那麼無論時隔多久,都有底氣相信:好天氣終將出現,我們永遠能將日子再走得遠一點、更開闊一點。●(原文於2023-04-12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來日方糖
作者:夏夏
出版:時報出版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夏夏
著有詩集《德布希小姐》、《小女兒》、《鬧彆扭》、《小孩遇見詩:有禮貌的鬼》,小說《末日前的啤酒》、《狗說》、《煮海》、《一千年動物園》。散文集《傍晚五點十五分》、《小物會》。編選《沉舟記──消逝的字典》、《一五一時》詩選集、《氣味詩》詩選集、《小孩遇見詩:想和你一起曬太陽》。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