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食咩好[1] 之一 記大埔的老店

蒟蒻魚
·
(修改过)
·
IPFS
·
記下我的大埔老滋味,希望老店不僅是活在記憶中,更是要和大埔人一起踏實地活下去

周日小朋友例行要到大里訓練,每次都要天黑才能回家,晚餐通常都會外賣。上周日回程的時候問大家晚餐想吃哪家?小朋友很煩惱地嘆一口氣。

「我地屋企嚟嚟去去都係個幾閒,都冇野好食,以前大埔幾好啊,鋪頭執左又開過,成日有新野食。」[2]

「今晚你自己返大埔食囉,好無?講呢啲!」[3]白眼媽秒KO小屁孩。

我們在香港時居住的大埔區,中西美食選擇真的是多到超乎想象,每次要外食都會因爲選擇多而頭痛,而現在台灣家的附近一樣也感到頭痛卻是因爲選擇太少,最後小朋友無奈之下還是選吃他每個周日都會選的八方雲集。其實這家店在香港也有的,但無奈勁敵太多,未考慮到八方雲集就已經有其他選擇,想不到這店會有成爲我們周日食堂的一天。

小朋友説到的「鋪頭執左又開過」[4],對他來説是嘗新的機會,對大人來説則是百味交雜的。在香港經營小店很難,租金、薪金、水電煤氣等等合體就是一頭凶狠的怪獸,追著店主拼命狂奔,很多小店日做夜做也難逃關門命運。一些老店能夠生存,大多是因爲店面已經被買下來,沒有租金的壓力才得以緩一口氣。我剛剛搬來台中,發現幾乎每家店每周都有一天是固定的公休日不單止,很多店甚至每天只營業兩、三個小時──只做一天中的一餐。我忍不住問先生:「咦,甘搞法,響香港執硬啦,台灣圍倒皮啊?」[5]先生斜瞥我一眼,回答:「呢啲咪典型香港人諗法囉,成日覺得要做生做死先維繫倒,呢度做生意好hea咖。」[6]後來我發現,真的是,台灣租金便宜,食物多數都不需要依賴進口,薪金也相對低,一天開幾個小時,已經足夠維繫,是香港人的生存壓力大到不正常,連帶著觀念也扭曲了,以爲一定要拼到口吐鮮血才叫生活。如今香港的市道更是寒風凜冽,想到那些我們老友般的大埔老店、深愛的食堂,不知道還有幾家在,我都不敢問香港朋友,就怕知道后要傷心大哭。講到大埔的老店,我的腦内已經自動列出一長串的清單,多得我都不知道該如何向你介紹好。

大埔的海寶花園樓下有一間粥店叫廣記,是一家非常傳統的粥品老店,有供應港式傳統炸物油炸鬼(油條)、牛脷[7]酥。老實講我不喜歡在臺中吃到的油條,整個由裏到外都炸成脆硬的。香港的油條,和French Baguette有點像,表面是脆皮,裏面還是略濕潤充滿氣孔的麵質,撕開一塊泡到熱騰騰的粥裏,裏層迅速吸飽鮮美的粥液,外層還保持脆度,就像在吃一個脆皮的湯包,滋味和口感皆層次豐滿。而牛脷酥則是粵人地區獨有的炸物,像是裂開的牛舌形狀的Donut,裂口中間鋪了香甜脆口的油酥。有時候經過看到有剛炸出鍋的牛脷酥,我都會忍不住買一條,一路吃一路走回家。廣記還有傳統的粥品和腸粉供應,菜乾排骨粥是首選,米粒被熬到若有似無的狀態,粥體極綿軟,切碎的菜乾也被熬到與米粒融爲一體,每一口都吃出傳統廣東粥的風味。廣記販賣的是舊日世界的滋味,是我從小到大都沒有改變過的滋味。

從廣記出來,往左手邊方向,走過下一個馬路口,左轉便是大元街市。大元街市是買菜的市場,也有傳統的雜貨店和熟食店。潮興美食是其中一家賣粥粉麵飯的茶餐廳,收銀櫃檯的旁邊有一個低調的玻璃櫃供應炸物,其中的炸煎堆是我的最愛。炸煎堆,有點像台灣的炸麻薯,台灣是先蒸熟再炸,而香港是生糯米團滾上芝麻直接下鍋油炸,炸的過程和台灣炸地瓜球類似,要不停的按壓滾圓,讓麵糰充氣成爲一個漲嘟嘟的糯米球。潮興炸出來的煎堆,外層焦香,裏層軟糯又帶咬口。如果捏著煎堆兩頭拉扯,不是隨意就能扯斷的,拉絲的呢。我那出生於40年代的老爹曾經説過,潮興煎堆的口感和他小時候吃到的一模一樣,所以......和我小時候吃到的肯定也就一樣。

從潮興往前走幾步,左手邊有一家牌匾寫著「大埔墟豆腐花老店」的非常小的老店,主要供應豆腐花,鑒於現代的水質和黃豆品質,我對豆花不太帶期望,反而很喜歡這家供應的雲吞麵,他們有保持我心目中傳統的雲吞麵滋味。用純鴨蛋和出來的細麵彈牙清香,軟滑的雲團皮包著鮮美的内陷,兩者一起浮游在大地魚為基底的清湯裏,再撒一把韭黃粒,小小的一碗是我無可抗拒的下午茶點,對比一些已經被捧到神壇的香港傳統雲吞麵店,這一家的雲吞麵毫不遜色,價錢還很親民。

從大元街市出來回家,一定會經過翠樂街。此街名是我最喜愛的一條大埔街名,帶給我希望和歡樂的感覺。翠樂街一帶也有很多美食,其中最特別的一家傳統老店是許記麵家。老闆娘和老闆都是直率又可愛的香港人,最令我嘆爲觀止的是他們强大的記憶力。疫情期間,我時不時會到許記外賣,每次都一堆人在門口一起等,等候的各人手上沒有號碼牌,老闆也僅僅是手寫單交厨房,但老闆一次也沒有搞錯先後次序,也不會弄錯每個人各點了什麽,做好一單提出來,眼神能立刻從等候人群裏找到下單的那一位顧客,然後迅速把餐點遞過去,天啊,他怎麽可以記得那麽清楚,如果我來給他打工,一定會被他問候祖宗十八代。言歸正傳,許記什麽最好吃?當然是招牌的醉鷄腿了,花雕汁香甜帶酒味卻全無酒的苦澀,鷄腿肉緊致而不失彈性,連骨頭都泡得帶酒香,配上一碗清湯河粉是我的最愛。許記的牛腩,牛雜[8]也是相當出色的,燜得香氣撲鼻,咬口程度恰到好處,蘸上店内的特製辣油,天堂啊,絕對不輸大埔揚名天下的群記清湯腩。

記下我的大埔老滋味,希望老店不僅是活在記憶中,更是要和大埔人一起踏實地活下去,也希望留在香港的親友們都能好好吃飯,平平安安!世界紛擾不堪,人心險惡,好好吃飯才有力氣和惡人鬥長命!

左為牛脷[酥 右為炸煎堆,圖片由細妹無明提供

後記:對大埔的美食太習以爲常,總是以爲睡醒一覺還能再嘗到,結果匆忙離開香港以後,我才發現相簿裏一張照片也找不出來佐證自己確實有吃過這些老店,唯有用文字記錄下我記憶中的好滋味。配文圖片由細妹@Wu Ming 提供,雖然不是大埔的炸物,但外形是一樣的,相信味道也同大埔的一樣好,那是屬於細妹自己那一區的老滋味。


國粵轉換 (根據姐夫@Red 要求,要配上翻譯)

[1] 今晚吃什麽好 

[2] 我們家來去都是那幾家,都沒什麽好吃的,以前住大埔多好啊,店鋪倒閉了又再開新的,經常可以吃到新的食物。

[3] 那今晚你回去大埔吃飯囉,好嗎?和我講這些沒用的。

[4] 店舖倒閉了又再開新的

[5] 咦,這樣做生意法,在香港只有倒閉的份,在台灣可以經營得下去啊?

[6] 這種是典型香港人的想法啦,覺得做生意要拼命才不倒閉,這裏做生意很自在的。

[7] 牛舌

[8] 牛的内臟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蒟蒻魚就是一條鹹魚!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