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隔著玻璃觀看

劇場大叔的中肯自白
·
(修改过)
·
IPFS
·
總歸來說,2023年充滿挑戰(但哪一年或哪一天不是呢),在旁人追求平穩與高收入的中年時光,大叔還在為火光而興奮不已。

《之前的我們》、《幸福的所在》、讓‧菲利普‧圖森、多麗絲‧萊辛、安妮‧艾諾、石黑一雄、《第五個孩子》、《親愛的夏吉‧班恩》、《一一重構:楊德昌》、《台北雙年展》、《花月殺手》、《欽差大臣》、《臥室》、《白噪音》、Royel Otis、Bot’Ox、Brutalismus 3000、Sabato De Sarno……。

這些創作者、電影、小說、展覽、音樂與表演,它們建構起大叔這一年;雖然還有許多因為時間關係而錯過的精彩作品,好比柏林雷寧廣場劇院《暴力的歷史》,但人生不可能事事完整,總是會帶著遺憾吧。

許久沒有度過如此飛快的時間了。

總歸來說,2023年充滿挑戰(但哪一年或哪一天不是呢),在旁人追求平穩與高收入的中年時光,大叔還在為小小的夢想火光興奮不已;Google行事曆被填得密密麻麻,電腦每月資料夾充滿各種分類檔案,還有左手腕與左手指因為排練遺留的痛覺、不同演出而引發的心臟快速跳動感。

它們都在,都還在。

透過筆尖劃下正字一個個計算,試著回顧今年參與的大小演出。總共有16檔!這對大叔而言是一個全新體驗。記得過去演出最密集的時刻,可能要遙想大學時代,當時一學期演了三檔製作再加上課堂呈現,就足以讓大叔記得十幾年了。所以今年16檔……應該沒有記錯吧?現在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終於!好爽,無須為了明天要帶什麼而急忙準備,不必記憶台詞、不用複習筆記與走位,這幾日是腦袋最無負擔的時刻。昨天走在街上大叔心裡一片空白,腦袋裡卻有滿溢的幸福感,周邊景色竟然帶來新鮮感。好久沒有了,好爽!讓大叔再說一次。

最近養成一個習慣,會從不同小說或作品為起點,找到幾個讓大叔感到興趣的創作者,接著就是去圖書館、App尋找他們的一系列作品,繼續慢慢閱讀或感受。不像以前那種開綻式的吸收養分,而是緩緩地浸在某種思緒中,那感覺很盡興,彷彿花幾個星期時間和一個人相處,卻又不必負擔他的古怪脾氣,是一種毫不保留的單方吸收。雖然不是一部新作品,甚至推出的年份也有點久遠,讓‧菲利普‧圖森的《臥室》帶給大叔驚喜,裡頭的靜滯空氣感,透過周遭場景事物帶來電影般的跳接,青年對於生活的無味與無望(甚至是略無恥),那種從頭來過的封閉感,都讓大叔覺得腦袋裡的某種思考被理解、甚至是被開啟。

邏輯?順序?滑入?好像都不那麼重要了,重點是「想要表達什麼」,形式架構都是一種試著讓自己理解,並幻想能更輕鬆地讓他人理解的藉口;然而只要想說、有自己的立場與思考,就不用擔心沒有人可以共感。支離破碎、殘而未完、如此突然……又如何?總歸是說出來了,總比悶著而暗自難過來的好些。

新生命誕生,走了一個朋友,聽聞幾則死訊,有人患了嚴重的心理疾病,好作品、爛表演、不那麼好也沒那麼差的創作,學著看淡守住自己的骨幹,別為了把東西產出而開心——好成績或好過程?應該要珍惜後者。每個合作夥伴不單單是工作,而是自己有沒有理解他們、一同提升。太過理想化會變得矯情且不堪一擊,冷淡不是無情而是過下去的必須。

而2024年要來了,大叔好像從未想過新年願望這一類事情。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劇場大叔的中肯自白不露臉也不露點,沒有夥伴,由不再年輕的一介大叔獨立組成。太熱血會高血壓,會用略靠北的真實口吻,推薦或分享中年劇場人的故事。也許,還能和相同年齡的叔叔阿姨、青年表演者交流心得。順帶一提,我是說「也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喚醒叔姨前世記憶的現象級影集——《夏日咖啡男友》

我的存錢筒,裡面的錢不屬於我

城市邊陲 日夜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