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何必那麼累?讓閱讀成為一場邂逅吧──李惠貞與她的獨角獸計畫

洪七
·
·
IPFS
·
閱讀就是這樣子,不一定要強迫自己把書讀完,只要能被書中其中一個段落、甚至一句話給感動,這本書就有他的價值。

原文發表於書店溫度。這是幾年前參加書展講座後寫的文章,現在回頭看還是覺得李惠貞老師說得很好,我們把閱讀看太嚴肅了。然後再來是電子書、乃至Web3世界的Writing NFT的問世,實體書店還能有什麼樣的角色呢?我覺得李惠貞老師的見解也很有啟發性。


李惠貞是出版界的傑出工作者,曾獲得多個獎項,包括金鼎奬雜誌類個人奬最佳主編、中時開卷週報「美好生活書獎」、誠品年度推薦最佳藝術書系等等。而在幾年前,他離開了待了7年的《Shopping Design》總編輯的工作,並開始了一個以創意的設計方式為手段、名為「獨角獸計畫」的閱讀推廣活動。

2019年台北國際書展,她和內沼晉太郎一同進行了一場以「未來書店」為主題的講座,講座期間李惠貞介紹了「獨角獸計畫」,並以她推廣閱讀的經驗提供了未來書店的可能性。

面對出版業不景氣 自問要如何說服讀者買下一本書 

離開《Shopping Design》並開始進行獨角獸計畫,是由許多原因促成,其中包括了嶋浩一郎的《到書店找創意》的啟發。(嶋浩一郎和內沼晉太郎同為B&B書店的創立者)而其中,最纏繞於心的,便是出版寒冬的問題。閱讀產業的不景氣,李惠貞認為最大的原因是閱讀者的流失。

她說,現在的人花更多時間在科技工具上,而這不但擠壓了閱讀的時間,也影響了人與人溝通的模式、以及跟自己相處的時間。因此,科技不只是讓閱讀產業受到影響,而是各行各業都為此產生變化。

因此,在這情境下,李惠貞自問,「要怎麼說服讀者去買一本書或雜誌?」而她的答案就是「獨角獸計畫」。

書單可以參考但不能仰賴 愉悅的心情和書來場邂逅

獨角獸計畫最初的活動,有點像是讀書會形式,但又和傳統的讀書會不一樣。傳統的讀書會通常是大家約定閱讀某一本書,然後集會一同討論。而獨角獸計畫則不一樣,參與者不需特別的準備,不需事先很辛苦地閱讀完一本書籍再來參與聚會。

李惠貞會針對參與者的成員、以及他們集會的書店的特色,設計兩三個不同的單元,讓參加的人自己在書店選書閱讀,並分享閱讀時得到的收穫與樂趣。她說,人們常常希望別人能推薦書單,「但書單是可以參考,卻不可以仰賴。

她也強調,閱讀是從選書時就開始了。書店書很多,但每個人的喜好、選讀的書也一定都不一樣。「所以挑書的時候就已經是在定義自己,是在做內在的探索。

書不一定要讀完:20分鐘的閱讀也有20分鐘的收穫

這一類型讀書會是獨角獸計畫早期的活動,在全台多個書店舉行過。透過參加者的選書與分享,每個人都能認識許多有趣的書。雖然活動時,每個人能閱讀的時間並不一定會很長,但李惠貞認為,閱讀20分鐘也會有20分鐘的收穫。她舉例,在某一場的分享裡,有人分享了《樹,記得自己的童年》裡的一句話,讓許多人感動不已:「每一顆種子都非常擅長等待。每一顆強壯的大樹背後,都是一顆善於等待的種子。」

閱讀就是這樣子,不一定要強迫自己把書讀完,只要能被書中其中一個段落、甚至一句話給感動,這本書就有他的價值。而這也是獨角獸計畫想要提倡的概念。

Hope Jahren著作,《樹,記得自己的童年》(圖片引自博客來)


建立自己的觀點 成為自由的人

獨角獸計畫也舉辦過自由講堂,講座上演講者除了分享自身的演講內容外,演講最後也會將主題導回閱讀,告訴聽眾這些知識內容是受惠於哪些書本的啟發。

李惠貞表示,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各式的名嘴、專家在分享某些專業知識。但其實很多時候,只要我們某個領域閱讀的書籍夠廣泛,我們自己也能建立自己的觀點,成為那個領域的專家。尤其人們不能僅依賴一時的學歷,必須一輩子不斷的學習。能夠不依賴他人之言,能夠自己尋找到自己的答案,才有可能真正成為自由的人。

不帶目的性的閱讀 往往更能激發出創意靈感

獨角獸計畫也曾參與過文創市集的活動,而這也是最展現創意發想的活動之一。

由於獨角獸計畫只有李惠貞一個人,她沒有老闆需要負責,也沒有KPI要顧慮,所以她就隨順機緣,看市集的活動會如何發展。

獨角獸計畫參與市集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他是一個閱讀推廣的組織,沒有產品可賣,那麼報名市集能做什麼呢?於是最後決定用策展的方式參與。

圖片引自講座簡報


以「島作市集」為例,獨角獸計畫決定舉辦一個「三本書策一個展」的活動,請了15個朋友,每個人自己決定主題,並選出三本書來展示。例如,其中有一節的主題是「戀愛」,但她朋友選的三本書卻完全和戀愛無關。其中有一本是水野學的《品味,從知識開始》、一本是大塊文化的《創意黏力學》。

李惠貞說這種意料之外就是她要的。她想讓讀者瞭解,並不一定是兩性關係的書才能找到戀愛上收穫。一本書沒有讀之前,沒有人會知道會得到什麼,所以不需要很狹隘、很目的性的閱讀。她說她許多企劃和創意上的靈感,都不是從設計類的書籍學來的。所以不妨享受和書的邂逅,隨意的瀏覽翻閱書籍,說不定能獲得意外的收穫。

讀書是出於樂趣,而非使命或壓力

獨角獸計畫參與市集的另一個困難點,是人手的不足。所以像「好家在台灣市集」這種為期數日的市集,李惠貞本想婉拒參與,但想到「獨角獸家族」的夥伴成員可能有興趣參與,於是就在社團詢問成員意願。

「獨角獸家族」是有參與過獨角獸計畫的讀者才能加入的社團,裡面都是喜歡閱讀的讀者,也是李惠貞獨角獸計畫的同行者。而這次為期十天的好家在台灣市集,就由十組的家族成員提出十個不同的企劃,舉辦十場風格不一、以書為主題的活動。

例如有一天的市集是由Shopping Design的同仁組攤,他們請市集的攤主都帶一本書來,分享這本書為什麼對他們很重要。所以那天你來市集逛攤位時,你除了可以認識很多攤主外,假如你喜歡他的品牌、喜歡那家店鋪的產品,你可以到獨角獸的攤位去看那位老闆推薦的書,去理解老闆是被什麼書啟發激勵。

又例如某天攤位是舉辦「甜蜜蜜書展」,用各式不同的書來詮釋甜蜜這個主題。這些書的書封全部包起來,重新設計,有點類似內沼先生覆面書的企劃,不讓客人看到原來的封面。各種不同的企劃發想、不同的展覽模式,目的是為了傳達「閱讀不是壓力,而是樂趣」的道理。

李惠貞認為,推廣閱讀若讓人感到壓力,那這件事一定不會成功。她說,我們現在又不是在學校、也不是在考試,所以閱讀無須有壓力。想要什麼時候讀,讀多久,讀到什麼時候放下書本,這些都不是問題。甚至,一本書有沒有讀完都沒關係。

李惠貞說,她有許多朋友給自己壓力,認為家裡很多書沒讀完不適合再買新書。但其實這樣的設限是沒有必要的。她認為跳躍式閱讀其實是很好的閱讀方式,可以幫助靈感和創意的產生。「你也許今天可以讀小說,明天可以讀食譜,後天讀創意相關的書籍,都沒有問題。……因為跳躍式閱讀,往往可以讓人在不相干的議題中得到新的見解和連結。而那這個連結就是你自己的,不是任何一個人灌輸給你的!」

未來書店就是「新奇事物」的入口:逛書店就是體驗一個獨特的世界觀 

而李惠貞對於「未來書店」的看法為何呢?首先,她認為未來其實不只是書店,而是所有的店,都要有讓人願意專程而去的魅力。因為在這網路世代裡,食衣住行都可以在網路上得到滿足,那麼為什麼我們還要走出家門去一個實體空間呢?所以她認同內沼先生的觀點,一間實體書店能否刺激消費者的好奇心,變成是一個活躍好奇心的場域,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而從讀者的角度來說,這就是一個讓讀者打開書店大門後,能獲得意外邂逅與驚喜的關鍵。就如前述,李惠貞一再強調不帶目的性的閱讀的重要性,因此不能讓讀者來到一間獨立書店只是為了買一本特定的書就走。一間書店,老闆的選書、陳設設計,就是呈現一個獨特的世界觀,讀者來到這間書店,就是經歷了一個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觀點。而這也是實體書店優於網路空間的誘因。

李惠貞舉例,她到了日本的POST藝術書店,書店裡每本書都有優秀的裝禎和設計,並且是可以實際觸摸紙張質地的。只有沉浸在那樣的藝術氛圍,才能真正激發靈感,而這是網路書店沒辦法提供的。

李惠貞說,每一本書都是一個訊息,一本適合的書,可以幫人傳達許多話。因此不只書店的選書,每個實體空間,無論是選品店、旅館、咖啡館等等,都應該善用紙本書的陳設,讓閱讀這件事從書店延伸出去。

而最後,李惠貞說大家可以不認同,但她認為「唯設計可以生存」。她認為書店不是書的容器,而是書店就是作品本身。由於獨立書店空間有限,不像大書店那樣可以擁有各式書籍,所以如何透過選書、透過創意設計,讓書店變成「新奇事物」的入口,就顯得重要。因此她認為將來是個比創意、比企劃的年代。未來書店將不再只是傳統的模樣,而是一個可擴散的空間。


個人網站:洪七與源太太的書房
Liker Social:洪七
Podcast: SpotifyGoogle PodcastAnchor
臉書粉絲專頁 / Instagram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洪七自由撰稿 / 獨立書店推廣 / 身心靈、宗教研究 / 日本小說、日劇、日影愛好者 / 業餘文字創作者 個人網站:https://7hung.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我想跟你說說話
2 篇作品

鐵口直斷就算了吧!

關於「名字」:他人的投射,自我的期待——寫於Podcast「我想跟你說說話」第一次錄音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