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性戀(蕾絲邊)的基本知識
女同性戀,常以蕾絲邊(英語:Lesbian)相稱,是指女性間對性與愛的欲望。蕾絲邊可作為名詞,意指自認或被他人認定擁有女同性戀特質的女性;亦可作為形容詞,表與女同性欲望相關事物的特性。
儘管自古以來女同性戀曾被記載於多處文化中,直至今日才出現「蕾絲邊」、「拉子」等字詞,用以形容此一群人。十九世紀晚期,性學家發表了他們對同性欲望與行為表現的研究,標明了女同性戀者在西方文化中是屬一獨立實體。因此,意識到自身新醫學身分的女性逐漸在歐洲與北美洲形成秘密次文化。1970年代,受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影響,該術語更進而被廣泛使用。歷史學家因而重新省視歷史上女性間的情愛關係,並對如何定義一名女性或女子間關係是為女同性戀提出疑問。此類議題的討論結果最終確立了女同性戀者的三種組成:性行為、性欲或性別身分。
歷史上女性性向的相關記載大多由男性撰成,而由於男性並無參與於女同性戀關係中,其鮮少承認女同性戀存在或正常表露性欲的可能性。早期的性學家因相信女同性戀者是女性拒絕接受「正常」性別角色的表徵,而將之界定為精神疾病範疇。自此,以反抗性別角色為根據的次文化逐漸形成,許多女同性戀者視己為不道德、受排擠的一類。女同性戀關係亦出現在時尚史中,表現了他人及女同性戀者對其本身的看法。有些具有同性戀傾向的女性可能會徹底否認其女同性戀的身分,拒絕視己為女同性戀或雙性戀。
女同性戀者在影視媒體中被刻劃成多種樣貌,其暗示著整體而言,西方社會一直同時關注並排斥對傳統女性性別角色有所質疑的女性,既驚寒又深受女性間浪漫之情的吸引。然而,在認同其身分的女同性戀者的引領下,我們漸而組織出與種族身分相仿的觀點:作為同性戀,他們因受歧視與其親友等人潛在的否定而團結一致。作為女性,她們受到男性的排斥。女同性戀者可能會面臨截然不同的身心問題。政局與社會態度亦持續影響著女同性戀伴侶與家人關係的組成。
術語的源起與演變
「蕾絲邊」一詞源自公元前六世紀女詩人莎孚的故鄉——古希臘萊斯博斯島的島嶼名。透過各式古代文獻,歷史學家推測莎孚曾在島上指導、薰陶一群年輕女子。莎孚所遺留下的作品不多,但多與女性的日常生活、感情關係及習慣等有關,尤其關注於女子的美貌,並明表她對女性的愛意。在十九世紀晚期之前,「萊斯博」一詞被用指所有與萊斯博斯島相關的事物,例如萊斯博酒。
到了1890年,醫學辭典開始使用該詞語,以「蕾絲邊之愛」等字詞形容女陰摩擦——二個女性間透過類似性交而達到性快感。據1870年文件記載,「蕾絲邊」亦被用來描述女性間的情慾關係。約至二十世紀時,開始出現了「莎孚主義」等可互通的詞語。醫學文獻中「蕾絲邊」一詞後逐漸被廣泛使用;1925年,該詞語曾被用作名詞,表雞姦的女性對應詞。
隨著醫學知識的蓬勃發展,術語的意義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轉變。十九世紀中期,醫學作家開始嘗試建立辨別男同性戀(其當時在多數西方社會係屬重大社會問題)的方法。在德國性學家馬格努斯·赫希菲爾德示明所謂「性別倒錯」所歸納的行為中,學者設下了男女正常之性相關行為的標準,甚至因此到了男女轉變為「完美男性」及「完美女性」的程度。
中文中的稱呼
在中文中,引入了很多表示女同性戀者的稱呼(主要是英文),也有當地社區自己創造或者歷史上沿用的隱諱語。
在中國大陸,女同性戀最常被稱為「拉拉」,主要是從台灣「拉子」影響而來,又或稱為「蕾絲邊」。在中國古代,女同性戀亦被稱為 「磨鏡」。
在台灣,英文單詞「Lesbian」的中文翻譯以「拉子」或「女同志」最為常見(也翻譯做「蕾絲邊」)。「拉子」的最早使用與發明是在女同性戀作家邱妙津的《鱷魚手記》一書中,後來普遍成為女同性戀社群內部用來指稱自己的術語之一。
此外,也有根據外在性別特質,把男性化打扮的或在性生活中處於主動地位的稱為「T」或「踢」(來源於英文單詞Tomboy,但是並非此英文單詞的本意);而打扮和行為較女性化的或在性行為中處較被動的女性稱「TBG」、「G」、「P」或者「婆」。
在香港,女同性戀一般被稱為「Les」,是英文「Lesbian」的簡稱。
此外,上面所說的「T」,在香港常稱為「TB」(TomBoy),意思是指比較男性化的女同性戀者;不同於其他地方的是,香港「TB」數目特別多,而女同性戀伴侶多由一男性化、男性打扮的女性與另一個女性化打扮的女性組成的。而 「TBG」,則是指女性化的女同性戀者。「PURE」是指單純愛女生的女性,或指介乎TB/TBG中間,而未受分類的女性。
此外,女同性戀還有其他的稱呼,包括:
* 蕾絲邊,來自英文單詞「Lesbian」(女同性戀者)。這個辭源自希臘一個名為萊斯博斯的島嶼。西元四百年前,希臘語詩人莎芙在這個島上舉行女詩人同歡會,建立她的學園,莎芙的詩多是敘述兩個女人間的愛情。
* 不分:裝扮、行為、氣質沒有明顯偏向男性化或女性化,或因應伴侶特質而改變裝扮、行為、氣質的女同性戀者。
* 歐蕾(O-Le):老蕾絲邊的簡稱,指年過30的女同性戀者。
* Uncle:年長的T,源自60年代。
* 歹客(Dyke):也是指女同性戀者,但通常是指較男性化的女同性戀者,以往是由恐同症的人拿來侮辱女同性戀者的話,現在女同性戀者彼此也會戲謔的用這個字彼此稱呼。
* Spaghetti lesbian:一般的義大利麵,在剛買回來乾燥的時候是很硬很直的(跟異女一樣直),但是一旦放水(溼了)下去煮,就會變彎。用英文解釋即是straight until wet一語雙關,含義為有些異女在性慾被挑起的緊要關頭會馬上變彎。
多數女異性戀者除非遭到女同性戀追求示愛,否則對周遭的女同性戀不會有太大反應。
一般而言,外表不甚陽剛的女同性戀,被認出的可能性也不高。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