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silm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祈禱鐘擺

silm
·

叔本華說:「我們所處的世界是怎樣的,主要在于我們以什么方式來看待它,所以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世界:有人認為它荒蕪、枯燥和膚淺,有人覺得它豐富、有趣而充滿意義。」

從前,我沒聽過這句話,也沒有任何與此類似的想法產生。這不奇怪,我想很多人也與我相似,年輕時候能感覺到的,總是世界的多姿多彩。就像一個馬戲團,孩子走進去,最希望的是不受羈絆地奔跑,去體驗每一個從未看過的項目。或是恐懼,或是歡笑,但在我們離場後,除了一些身體上的疲憊,我們并不會受到任何真正的傷害。

世界和時間這兩樣東西,是每個還年輕的人,不自覺卻又牢牢把握的珍寶。

但我們的生命還沒有足夠短暫,可以讓我們永遠在馬戲團里玩耍,總有一天,世界似乎變得單調,而時間則顯得乏味,我們自己也終于發現,我、世界,以及我和世界。

這個時間段,并不會來得太晚,當我們真正有了這樣的觸動,就不得不去選擇怎么樣看待世界的方式。

荒蕪和豐富,枯燥和有趣,膚淺和充滿意義。

在人生天平的兩頭,并不總是我們曾經精打細算的計劃,也不會在奮斗之中,真正得到某顆桂冠上的寶石。

叔本華以悲觀主義而聞名,他并不認為離開痛苦會更接近幸福,也不認為遠離煩悶就能增多有趣的可能。他的眼中,世界中的自己,無非是在兩個極點中搖擺,要么更痛苦,要么更乏味。這種人生,并沒有什么鼓勵人去尋找幸福的激情,也沒有在痛苦中得到升華的高尚,但如果只是在此中讓人感到絕望,則一切都會被人記住。

能夠打動人,且讓人愿意記住的,總會有一種非常悖謬的理解。就像痛苦這件事,回避或是挑戰,最終都會讓這個巨人,越發驕狂;唯有認識到痛苦就是我們自己,而自己可以接受自己,自己也可以幫助自己,才能夠讓痛苦減弱而不再對我們產生傷害。是的,努力的方向是不讓痛苦帶給我們傷害,而非是消滅痛苦。就好像,我們的感冒,每一次從病中恢復,并不是消滅了病毒,而是我們的身體又開始與病毒達成了平衡。

可以說,當我們懂得有這么一回事的時候,也就是在世界之中發現了世界。

這不是一份有薪水回報的工作,但恰恰是這樣的事,才讓我們開始明白生命為何而生,又如何安靜走向末尾。

一位修行者說,在你的每天開始,祈禱一下是好的,而不必管你向誰祈禱。

「只要記住,」他平和地說:「善意地去說,如同他人對自己一樣。」

我認為這是有益的,而無關乎宗教信仰本身。

其實,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是有所求的開始某天早晨。也正因為所求,才會有恐懼,有憤怒,以及隨之而來的痛苦。想到這祈禱的連鎖反應,似乎我們不該祈禱;但即使不祈禱,也會有所求,那在善意中祈禱,或許能讓我們做好選擇,回到內心,得到平靜。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