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香港基督教大事回顧
前言
迎來第三篇的「大事回顧」,筆者落筆之前憑著個人記憶回想這個 2022 年,試圖為她作一個主題,結論是四個字「本週從缺」:若沒有數錯,無事可記的次數高達十次。倘若 2021 年是寒冬正隆,2022 年的香港教會大概就是被冰封著、還未死去,但時間的流逝變得很慢、很慢。
疫情底下沒有通行
雖然仍有不少社會人士堅持稱呼疫情為「武漢肺炎」,但在現象上來說已經不再是那一回事。2022 年初這個新冠病毒變種、並在香港大爆發,為香港人帶來的不是肺炎,而是一種又一種的限制和封鎖。即使多次傳出的「封城」從未實現,但到頭來卻發現香港被疫情變相地封閉了,時間和步伐也落後於世界其他地方。
對於香港教會來說,疫情最大的直接影響就在「疫苗通行證」的實行。其實基督教教會從來未發生過新冠病毒大爆發(當時是另一個宗教的聚會點),但政府仍將教會堂址列入了適用於疫苗通行證的表列處所,更推行非常嚴苛的限聚令、禁跨家庭聚會,直接將已自肅停止的各種教會聚會和社區服侍煞停。
到了年終時,疫情在港並未有消退,但疫苗通行證突然壽終正寢,堂會總可叫鬆一口氣。可是,基督教協進會一直爭取將宗教場所剔出表列處所的訴求也未竟,意味著政府以行政手段停止宗教聚會之舉仍未被修正。在這一年內到底有多少信徒因為疫苗通行證而無法上教會、有多少社會人士無法受惠於堂會的社會服務,實在有欠具體和具代表性的統計數字。但在經過這種「過眼雲煙」的嚴苛措施,是否反映著香港教會實際上的無助和無力呢?
日光之下無新事
應對疫情,香港教會除了繼續提供網上聚會(崇拜 / 團契 / 會議 / 佈道會),在現象上看來教會是苦無對策。在移民潮的夾擊底下(2022 年未有減退跡象),已有堂會結束或需要合併。在社會服侍的事工上也沒有任何突破,主要還是以過去的「市集」及派發物資形式接觸社區。
相對來說,2022 年的香港教會更少政治色彩。除了彭滿圓牧師及陳日君樞機被捕、榮光敬拜事工結束之外,政治似乎已跟教會沾不上邊,書展中有關政治書籍的出版亦未見如社關書籍般復甦。
「日光之下無新事」,教會內部的爭議也一如既往地出現、不受疫情及政治影響。九龍塘浸信會濫權及財政問題就曾一度登上網媒及主流傳媒,基督教及天主教辦學團體亦受社會關注。值得一提就是詩歌歌詞討論再一次「永劫回歸」,伴隨也有反對免費電視播放通靈節目及為上帝名字翻譯的爭議。
這樣看來,似乎仍有不少事情在教會中間發生?筆者想特別強調,作為筆者撰寫《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的一個主要的參考點,撇除一些堂會、機構小型聚會的報導(一般來說,筆者不會將它們列在一週時事內),2022 年《時代論壇》的「新聞消息」量是大幅急遽下降的。可見整體教會發展和活力幾近一池死水、被冰封了。
事工轉型的先兆?
說起詩歌歌詞討論,其一中個置於爭議中心的《低聲道》,後來自揭是《時代論壇》推出、針對年輕人的新媒體事工平台。傳統的事工模式在疫情和新香港夾擊底下苦無出路,於是 2022 年也算是年輕信徒發展網絡及另類事工興旺的一年,而成績就有待見證。
還看 2023?
正如文首所述,2022 年的香港教會像被冰封一樣,硬要將 2021 年筆者所寫的「香港教會的歷史功課」照搬似乎也不覺得有違和感。正面一點看,香港教會在 2022 年總算是能夠生存下來,但各種危機、內在和外在的不穩定因素仍是揮之不去。筆者不是先知、也不是「燈神」,預測 2023 年如何比回顧難得多,只能祝願香港教會站立得穩,靠主得勝未來可能更惡劣的世道,至少能踏入真正的復常。
100毛面書帖文:
疫情呢兩三年,唔少人過時過節都選擇喺屋企,又或者去酒店staycation慶祝,當然亦唔少得要擺啲字母氣球出嚟做裝飾,影相打卡啦~
有位台灣網友最近就喺facebook group post咗張相,見到有戶人家嘅屋企都有擺氣球出嚟,但係一眼望埋去,啲氣球拼出嚟嘅竟然係"SOS"!?
睇真啲先發現,原來外面睇倒轉咗啲字,實情係“2023"先啱,真係嚇到個心都離一離!
好彩只係虛驚一場,如果發生喺柬埔寨,就真係可以報定警先⋯⋯
原圖來源:路上觀察學院 /Facebook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