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越南》克里斯多佛·高夏
對於越南的印象僅限於河粉、越戰,以及在台灣的一些越南人。隨著時間變換,飛行時間大約三小時內能抵達的旅遊選項,從日本大阪、泰國曼谷、香港、我也將越南河內列入考量。漸漸地覺得身處東南亞,對於鄰近國家的變革稍微略懂一些,說不定也能對於台灣自身訂位有多一些想法與參照,這就是閱讀《越南》這本書的緣由。
近代之前的越南
越南的歷史大致上能從距今一千年開始算起。在這之前,現代越南北部地區,特別是紅河流域,都附庸中國,或者說附庸在佔據現今中國這塊地域的國家。從大漢到大唐,也大約是一千年左右。直到後唐對於各地軍閥越來越無法控制,廣東地區的軍閥建立了越人的國家,而如果稍微留意,也會發現越南語有些字的發音,跟粵語是有些相近。比如說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你可以在維基百科的頁面聽到越南語的發音,如果不看越南的國語字,很可能會誤認成粵語。
總之,北部越南不再是藩屬,開始建立屬於越族的歷史。在此時,越人的勢力範圍都還在現今越南的北部,中部與南部還屬於另一民族的國家。現代越南的領土形狀,大致上是在十九世紀左右才慢慢成形的。那麼越族(京族)人是什麼時候慢慢南移的呢?大致上是在後黎朝,皇位被莫朝篡奪之後,後黎朝的兩位軍閥鄭主與阮主之間的糾紛,使得阮主往現代越南中部請調鎮守當時的南疆,後來有很長一段時期兩位軍閥停止戰爭,最後因為重稅與貪腐問題,阮主建立的廣南國一個叫做西山村的地方,有三位同姓兄弟起義,一路由南往北滅掉廣南國,而後繼續向北將鄭主建立的國家也滅掉,建立了越南史上稱作西山朝的國家。
然而西山朝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就被阮朝取代掉,但也從阮朝開始,越南大致上可以說是名義上形成了現代越南的形狀。阮朝前兩位皇帝算是奠定阮朝統治的基礎,但在後期基本上越南就一直處在法國殖民的狀態。在當時的越南,基本上還是北部河內所在的紅河三角洲比較繁榮,中部的順化約在阮主時期才開始慢慢建設,而南部則屬於占人的國家,以及高棉人的國家。因此現代越南成形,也代表越南其實也征服並殖民其他民族,否則現代越南的領土形狀不會成形。
靠著軍力建立國家,接下來面臨的問題便是統治這塊土地。受到中國長期影響,越南也選擇以儒家制度來統治,這點與其他印度化的東南亞國家不同。除了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等都受到印度較多程度的影響。
近代越南的開端
阮朝第一位皇帝嘉隆帝與其他軍閥合作,才建立國家。在湄公河三角洲擁有穩固勢力的黎文悅,實際上是西貢方面的統治者,越南史上不乏有這類情況,因此西貢附近的勢力是等到黎文悅去世後,由嘉隆帝的繼承者明命帝進行高壓統治,才直接統治。越南一直存在偏遠地區不好直接統治的問題,因此像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的決定性戰役發生地奠邊府,是泰族的勢力範圍,而中央高地地區則有其他少數族裔,大越國一直處在這種需要和其他勢力合作,進行間接統治。
在黎文悅將軍去世之後,明命帝才開始將南方由軍人統治轉變成文人政府,並且將國號改為大南,全國分為北圻、中圻、南圻三大區域進行統治。此時亞洲已經有歐洲勢力侵入,而因為嘉隆帝建國時其實受到外國勢力幫助,因此明命帝對於歐洲人並不陌生,然而他意識到此時的歐洲人與當時幫助他父親的歐洲人,懷抱著不同的意圖。與此同時,明命帝面對周遭民族與國家的態度,與他的祖先受到漢文化影響有關,皆認為大南帝國有義務開化周邊的蠻族。看到這裡我覺得非常有趣。
關於宗教,明命帝並未確立國教,但也希望宗教能收到管束,以利他的統治。當時天主教傳教士大部分在南部活動,而占人有部分擁有伊斯蘭教的信仰,越南境內亦有佛教徒,以及其他少數宗教信仰。在越南有趣的是,各方勢力根據時勢,結盟的情況會有所變動。例如黎文悅將軍養子後來的叛變,南方的天主教參與其中,因此當明命帝正好將他對天主教的偏惡展現出來的時候,天主教因此受到較大的迫害,也為後來法國侵略越南有了一個出兵的理由。天主教的傳教活動在越南南方特別興盛,北部越南以及中部越南倒鮮少在此書提及天主教的活動,天主教在中央高地也有零星活動,大致上都是法國人居多,也正好在拿破崙三世執政下的法國以天主教為國教,宗教因此成為出兵越南的理由。殖民的想法在之後無論法國的左派或右派,都認定是理所當然的事,而這一切也都是為了法國的強大。
越南皇帝對於國際情勢當然很關心,而越南一定也感受到十九世紀初歐洲國家對於東南亞的侵略,像是英屬緬甸,中國東南沿岸;中國東南沿岸在當時除了清國的統治,清國的反抗者也零星在活動。對於領土範圍從未如此廣闊的越南帝國,如何鞏固勢力範圍是一件重要的事,對於周遭以及國內活動者的舉措,富人與窮人的分配問題,以及天災與饑荒的情況下,這一切都變得困難。農業社會中,糧食問題幾乎能左右國家統治興衰,越南也與中國有相似的問題,也多次因為類似原因造成政權變動。本書作者提及一個數據,在十九世紀前六十年,大約有四百一十五起反抗阮朝皇帝的叛變。雖然不確定同時期鄰近地區的情況,但這是一個驚人的數據,意指阮朝的統治並無想像中的順利,以及可以從叛變間接猜測當時社會存有許多衝突問題。
在這樣的狀況下,越南中央政府對於地方的約束力漸漸在減弱。當法國與越南發生衝突時,越南內部的鷹派與鴿派持有不同意見,地方與中央也逐漸脫節。例如說當河內因為一個法國商人因為想與華南通商因此躁進溯紅河而上被捕,法國將領賈尼(Francis Garnier)順勢佔領河內並宣稱建立保護國,越南地方與中央的意見不同,地方上希望以武力奪回領土,而中央希望談判解決問題以避免大規模戰爭。越南地方政府受到黑旗軍——台灣歷史上也出現過,一支華人民兵團——支援而貿然開戰,使得小規模戰爭無法避免,後續簽訂第二份《西貢條約》,將湄公河三角洲六個省份全部割讓給法國。
法國內部的經濟萎縮,以及歐美各國經濟保護主義的影響之下,殖民以擴張經濟發展則成為一個選項,甚至是不得不做的選項。無論是第二帝國或是之後的第三共和,殖民主義一直籠罩著法國,並且在1870年普法戰爭之後,法國需要建立民族的凝聚力,將這歷史演進推向了擴大殖民這條路。
中法越南戰爭發生於清光緒九年間,這場戰爭的重要性影響越南之後的命運。戰爭主要分布在越南北圻與中國邊境之間,甚至部分牽扯到台灣以及台灣到越南之間的水道。海軍軍官里耶(Henri Rivière)在殖民當局默許下佔領河內,越南朝廷派兵援助,在這場戰爭清國終於履行藩屬義務出兵,與在地活動的黑旗軍擊敗法國部隊。1883年七月戰事在孤拔(Anatole-Amédée-Prosper Courbet)率領海軍抵達後重啟,清國的福建海軍與南洋海軍被擊敗,澎湖與台灣基隆也因此受到佔領,越南北圻後來被法軍佔領,1883年八月簽訂《第一次順化條約》,但是戰爭卻尚未結束。黑旗軍在北圻繼續與越南軍結盟反坑,1884年五月清國與法國簽署《天津協定》,又稱中法會議簡明條款,確認清國與大南的藩屬關係,並且退出戰爭。1884年六月,因溝通問題發生北黎事件,後續清國與法國在1885年簽署《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十款》,才正式結束這場衝突,確立越南往後被法國殖民的命運。法國進入這個地區的實際影響,就是東南亞的政治版圖有了變動。泰國也因此退出在泰國與越南之間地域的控制權,例如現代寮國以及現代柬埔寨土地上的若干小國。泰國在英法殖民地之間作為緩衝,成為亞洲少數並未被殖民的國家。
法國殖民
法國殖民初期遇到的第一個問題,跟之前大南帝國沒什麼兩樣。有效統治征服的地區永遠是越南這塊土地上最困難的問題。當時越南中圻與北圻才是大南帝國重心,南圻雖然是阮朝皇帝發家的地區,但建立國家之後就將統治中心移至順化,南方則是軍閥統治。現在統治者換成了法國,一樣遇到官員不足的問題,以及願意協助統治的人在原本越南社會不屬於文官體系內成員。有一些是阮朝統治時考不上官職的人,也有鄉里間的小混混,有各式各樣考量的人,共通的特質大概是在原本阮朝統治下稱不上是號人物。此外文字系統也是法國統治上的一大困難。就算傳教士能通曉越南語,但這個時期的越南還在使用中國字或是字喃這類的方塊文字,與拉丁文字差異甚遠。為此十七世紀的傳教士以拉丁字母創造了一套羅馬化字母抄寫越南文,在這個時候就派上用場,成為之後越南的國語字,也為法國提供了切斷越南與中國關係的一項契機,而這點最是重要。
1885年,法國攻擊大南順化朝廷,使得法國終於能夠控制整個越南,也開啟越南菁英份子共和派與保王派的爭論。在這之後,越南原本的行政劃分從北圻、中圻、南圻改稱為東京、安南、交趾支那。協助法國統治越南的越南知識份子,內心總有掙扎。一邊是協助敵人統治,另一邊則是透過成為行政官員或多或少還是能為越南人做些事情。居住高地的民族,則願意為了不再被越族朝廷高壓統治,倒向法國。於此,法國在越南有部分直接統治,也有間接統治,無法同一而論。然而不同於法國對待自己的皇室,法國人沒有消滅越南皇室的意思,而是有時候削弱皇室影響力,有時候又運用皇室的影響力來達到統治目的。
越南國內與皇室面對如何再次成為自己國家的主人,有著不同的作法與洞見。皇族中有被法國人選定作為魁儡皇帝,也有一些皇族努力在他國勢力下尋求協助,企圖驅逐法國人,再次建立屬於越南人的帝國。社會菁英中有主張以武力解決問題,也有主張以談判處理現況的族群。面對被殖民這件事,越南的有志之士正以多面向的方法去處理問題。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這段時期,東亞間的交流比我想像中來得頻繁。越南兩位改革先驅,潘佩珠與潘國楨主張不同改革方式。潘佩珠主張武裝驅逐法國人,潘國楨傾向與法國合作建立共和廢黜皇權,讓越南得到真正的改革。就像當時中國的知識份子一樣,兩位先驅也都與日本人打交道,期望可以得到日本協助,進而完成越南西化改革,建立一個現代化的越南。越南知識份子多個世紀以來以中國文字做紀錄,使得越南人基本上可以透過文字在東亞文化圈交流。據此尋求亞洲鄰國的協助而非其他國家的協助,在我的理解中是合乎邏輯的。在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多數越南人對於盧梭思想的來源是中譯本,而非直接從法文直譯。
法國一直想降低中國對越南社會的影響。於是在文字上的改革是推出羅馬化的國語字,在政治上採取一種看似與越南在地精英合作的殖民方式。政治體制上有總督提出邦聯想法,希望法國與殖民地印度支那能形成某種程度上的連結,避免殖民地被其他歐洲國家搶走,維護法國國內的經濟利益。
在殖民時期之前,越南內部的問題是文官系統中長久存在官員道德行為上的問題,例如貪污。族群問題,以及偏遠地區統治問題。對於占人來說,越人是殖民者;在越南南圻有許多高地民族,對於他們來說,越人是殖民者。對於民間最需要幫助的族群,文官體制內的腐敗與貪污,使得不論在順化皇權統治下或是殖民統治,對他們來說其實並無太大分別。越南知識份子對於其內部政治的理解,以及當時國際情勢下,對於改革的態度可想而知。對於法國這些菁英的要求是獲得更大自治權力以解決長久以來的問題,腐敗的皇權在潘周楨的角度看來,或許比被法國殖民更為可惡。況且在法國統治下,法國並不反對越南對於周遭的擴張,並以此想遏止泰國的擴張,保護自己在亞洲的利益。
十九世紀的越南
一九一一年,阿爾貝·薩活(Albert Sarraut)開始開明統治印度支那,給越南的菁英份子很大的希望,直到一九二零年代末期他們漸漸發覺法國承諾的一切永遠不會兌現。在這段時間,南部交趾支那地區的經濟繁榮,乃至後來在南北越南分治時期,南方一向擁有富庶的環境。交趾支那也是法國人民來到越南這塊土地,集中屯墾的地方。在這裡越南精英份子活躍,辦了多份報紙宣傳他們的理念,法國當局在一開始並未加以鉗制。直到一九二九年,越南親法國份子裴光照去英屬印度參加會議,回到越南之後,越南社會對於法國遲遲未能兌現承諾,給予越南這塊土地上人民更大的自治權與共和制度,越南其餘團體開始在各地活動,想要實現他們心中對於當時的新越南的想像。
一九二六年,潘周楨去世,當時青年上街哀悼,順便借這個機會表達他們對政治上的不滿。在一九二零年代,一個從法國留學回來的學生阮安寧辦報,試圖宣揚自己的理念,公開宣揚越南的民族理念,民族主義大致上在這個期間冒出。一九二七年在越北成立越南國民黨,屬於非共產主義的國家運動政黨。一九三零年越南國民黨攻擊東京安沛(Yen Bay)法軍衛戍基地失敗,多數成員被捕,其餘未被逮補成員逃入中國華南,直到二戰結束後才回到越南,註定非共產政黨長期不在越南活動,之後的共產黨則逐漸壯大組織,揉合民族主義向法國掀起獨立的挑戰。
宗教在越南社會佔有重要角色,特別在南方。交趾支那境內先後有高台教、和好教與天主教等在教內活動,前兩者甚至有自己的軍隊,宗教在南方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視。雖然大部分天主教傳教士來自法國,但這不代表天主教的利益與殖民政府一致,即使一開始法國出兵越南的理由是報復遭大南帝國殺害的傳教士。南方在阮朝兩位支持天主教的大臣吳廷可和阮有排與法國合作下,相較北部有較為良好的經濟發展。而吳廷可的兒子們後來也成為南方越南共和國中重要的政治人物,特別是吳廷琰成為總統,與北方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對抗,南北越南對抗則是後來美國參與的越南戰爭的主因。
二次大戰之後,共產黨取得北越南有效統治權;南方則繼續回到法國殖民,直到一九五五年才出現越南共和國。戰後共產黨努力經營北方,並且實際掌握偏遠地區,逐漸穩定控制北方山區,以至於在後來的奠邊府戰爭中能戰勝法軍,當然也是因為北越得到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支持才有的結果。我覺得特別要提出的是,北方的共產黨實際上有得到越南最後一位皇帝——保大帝——的支持,保大帝將皇帝的象徵物轉交給胡志明領導的政府。南方的宗教團體高台教與和好教在二戰結束初期是支持北方的民主共和國的,但是這兩個宗教團體一方面也不願放棄自己的軍事力量,並且也不信任共產黨的核心決策,以致於後來都與北方決裂。甚至高台教與法國達成協議,又倒向支持法國的立場。
二戰期間日本在亞洲的侵略不只朝鮮半島與中國,在越南北方也有活動,在此之前日本僅試圖透過法國勢力在越南北部得到好處。導致二戰後盟軍需要從日本手上接管越南,並且協議以北緯十六度線做分界,這條線以北由中國接管,以南由英國接管。中國國民黨的軍隊出沒在北部,越南共產黨控制的北部地區或多或少就必須與中國軍隊合作。蔣介石政府當時派雲南軍閥盧漢進駐接管以河內為中心的接管地區,然而在胡志明、法軍、中國軍隊之間的矛盾之下,越南人明顯更不願意受中國人再度控制,胡志明選擇與法國人合作,希望中國軍隊早日退出越南北部。除了本書內提供的內容外,在網路上搜尋可以找到零碎資料,顯示盧漢統帥的軍隊進入越南之後,軍隊缺乏紀律而對越南人民搶奪。蔣介石與美國之間對於越南共產黨態度的變動,也使得蔣介石從一開始能接受越南共產黨轉為敵視,蔣介石與滇系軍閥之間的矛盾因素影響,讓這支接管軍隊不完全受到蔣介石政府的控制。在諸多背景因素影響之下,越南共產黨的胡志明寧願與法國人合作,再將法國人趕出越南,也不希望當時中國政府接管北方。中國退出越南北方之後,共產黨開始攻擊非共勢力。依據高夏在書中所述,越南的內戰可以從這一刻開始算起,直到一九七五年南北越統一之後才算終結。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二戰之後北方的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越南共產黨也開始鞏固統治權。原本與其他非共政黨組成聯合政府,在共產黨公開攻擊其他政黨下,民主共和國的執政逐漸收斂在共產黨的控制下。非共產政黨當時靠著中國軍隊回到越南,在組成聯合政府過程中向共產黨提出非民主的保障國會席次要求,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看起來不論意識形態,雙方陣營競爭權力的方式可以說是一點也不符合現在對於民主的認知。
在這段期間前後,胡志明等歸屬的共產黨由原本名稱為印度支那共產黨解散改組為越南勞動黨;相近時間內亦成立越南獨立同盟會(簡稱越盟)在活動。二戰結束之後,越盟宣布越南獨立,在一九四六年底,法國因為與越盟談判未達成共識,於是引發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這場戰爭最後以越南方勝利,越南以北緯十七度線分裂成兩個國家分治作結。在一九四六年前後,越南民主共和國不是唯一希望越南獲得獨立地位,但應該是越南政治勢力中少數擁有自己軍隊的。暫且不討論在南方以宗教為號召的宗教團體高台教與和好教,以及後續加入的平川派勢力,非共勢力的政黨們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回到越南,在一戰到二戰期間並未實際培養屬於自己政黨的軍事力量,這點與胡志明所屬的共產黨就已經有非常大的差距。這些缺乏軍事力量的政黨,將希望放在法國人身上,希望藉法國力量將共產黨勢力驅逐。法國當然無意使越南獲得真正的獨立地位,而是利用越南內部政黨之間的矛盾來獲得法國的最大利益。
到了一九四九年,中國內戰結束並且由共產黨取得政權,法國需要擔心的是蘇聯與中國是否會將共產勢力拓展到印度支那;加上當時去殖民化蔚為風潮,鄰近的印度、緬甸、菲律賓等從殖民地位轉為新興獨立國,法國殖民的正當性逐漸減弱。原本法國將越南分割成三部分,在時任總督畢榮(Léon Pignon)規劃下,將交趾支那、安南、東京合併為一國,印度支那聯邦則包含越南、寮國、高棉。法國為了保有殖民地,塑造了對抗共產主義擴張的東南亞,使得美國即使不願支持過時的殖民主義,也難以在防堵共產主義擴張這樣的意識形態下拒絕與法國合作。同時英國在馬來亞的殖民尚未結束,因此英法美在東南亞的共識,則在印度支那聯邦的框架下,對抗胡志明的越南民主共和國以及背後的中國與蘇聯。
法國扶持的保大帝成了越南合眾國的名義領袖,然而保大帝卻不願成為法國的魁儡,以消極的方式抵抗法國。這樣的行為對非共越南民族主義者的號召產生負面影響,不過保大帝本人清楚地知道在過去法國統治期間,法國早就將越南皇權扼殺。因此與寮國和高棉的情況不同,越南並未在皇權的支撐下凝聚民族共識,而造成之後南北越對立,直到北越以軍事行動合併南越。
在二戰之後到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結束之前,越南共產黨進行過改組,而這場戰爭也漸漸從對法國反抗的建國戰爭,逐漸擴大成國際陣營的抗衡。在法國原本殖民的印度支那聯邦中,寮國、高棉、越南成為這個聯邦的會員國。與此同時,二戰結束後共產主義也在印度支那內部活動,以越南共產黨控制的北越為首,胡志明等人也扶植寮國與高棉的共產黨,企圖為民主共和國在外交上製造盟友,不至於受到國際外交的孤立。在寮國,對情勢不滿的蘇發努馮親王加入共產陣營;而在高棉則有越裔高棉和尚山玉明接受越南幫助,建立寮國與高棉的共產黨。在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越南之後,越南正式脫離外交上不被承認的處境。
中國在打韓戰的同時,也同時以物資支援越南,包括槍、炮、彈藥等戰爭與其餘物資需求,大約2.1萬公噸;美國也在背後支援法軍物資約28.6公噸。與此同時中國也協助民主共和國訓練軍隊,提升北越的戰爭實力;美國在同一時期也在越南合眾國協助建立軍隊。此時越南的情勢的確很像國際陣營對抗,雙方在相近的時間點同時做了相似的舉措。
對於法國與越南民主共和國來說,這場戰爭逐漸從游擊戰轉變為傳統戰爭,雙方開始在幾個地點發生會戰,這場戰爭大致上有八場重要定點戰。法軍方面有美國支援的大砲、機槍與轟炸機等,使得北越共產黨體會到雙方上的軍事差異。在永安之戰、寧平戰役、那產戰役等越軍都未能打贏法軍,然而透過這些經驗,越軍對於法軍裝備上的認識,以及在最後奠邊府戰役中取得勝利做了準備。
奠邊府戰役左右了後續這場戰爭的動向。一開始雙方都避免進行一場定點戰,越方則是在1953年取得法軍方面情報之後,為了應對法軍計畫固守紅河三角洲低陸區域,而計劃分散法軍力量再各個擊破。法軍方面錯誤判斷越方想要進攻寮國之後,在奠邊府附近規劃陣地,打算在奠邊府擊敗越軍。延續那產戰役勝利的經驗,法軍在奠邊府建造更大的軍事基地,投入12個營的人力。缺乏現代機械運輸的越軍,在1950年開始到1954年戰爭結束期間,動員約175萬人力為軍隊運輸服務,在這場戰爭也動用約25萬人力做運輸。而這次戰役中,越方成功運輸大砲到鄰近陣地,法軍納法將軍得到這調情報之後,不確定基於何種原因並未決定撤軍,情勢在此時快速變化,而法軍因此錯過最佳撤軍時機。民主共和國軍隊由武元甲領導,在國際談判桌上越方需要談判的條件,奠邊府戰役的勝利絕對會是最好的談判籌碼,因此胡志明下令武元甲必定要打贏這場戰役。
一開始法軍固守陣地,而越軍則是在大砲的協助下,將戰壕逐漸逼近法軍。最後在包圍戰術下,最終越軍取得勝利。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最後在奠邊府戰役之後,直接與間接參戰方走上談判桌,試圖以談判結束這場戰爭。最後也的確在1954年日內瓦會議上討論,並且法國與越南民主共和國簽訂了停火協議。然而這次協議尚未解決的問題,使得越南情勢走到無可避免的越南戰爭,美國直接參戰。
在這場協議中,中國當時外交部長周恩來在各方斡旋,對於協議的主要內容有不小的貢獻。在日內瓦會議中參與的國家,除了參戰方法國及間接參與的美國,共產國際參與的國家則有蘇聯,英國則以這場會議的共同主席出席。除此之外,身為共同主席的蘇聯則邀請中國出席,這是中國建政後第一次參與的國際重要會議。而越南合眾國、柬埔寨王國、寮王國也以印度支那聯邦會員國身份參與,唯獨共產陣營中的巴特寮與自由高棉並未參與這場會議。
中國的立場是不希望美國在中國南方建立勢力,進而威脅到中國南方的安全,就此中國斡旋各方希望盡可能達成協議終結這場在東南亞的戰爭。其中一項便是限制越南的共產黨在印度支那勢力的擴張,因此往後越南不再寮國與柬埔寨的共產黨干涉該國內政,終結共產勢力在西印度支那的擴張。法國方面則是原本政府跨台,新政府的態度是希望不計代價達成協談,因此放話將在一個月內達成協議,否則便全國徵兵繼續這場戰爭,共產陣營的蘇、中、越意識到事態嚴重。與此同時,周恩來則與印度、緬甸簽訂和平共存五原則,保證共產主義不會繼續在這個區域擴張,以及保障這個區域的勢力平衡。最後中越的領導層都擔心若不儘快達成協議,美國若直接進行干預,整個情勢將會演變至無法收拾的局面,於是越南共產黨高層接受和談中的劃界條件,以北緯十六度為界,放棄了原本北越已經實質控制的許多中部土地。只是這項協議最後僅有法國與越南民主共和國簽訂。
二戰後的南北越
二戰過後的國際狀況,基本上就是美國與蘇聯兩大陣營的冷戰。延續戰前法國為繼續殖民,說服美國支持法國在印度支那圍堵共產主義擴張建立的印度支那聯邦,美國支持吳廷琰為首的南越南政府,而吳廷琰則尋找機會將法國勢力驅逐於越南之外。在這樣時空背景下,美國逐漸將支持對象從法國轉為吳廷琰的非共產黨政府,同時也因為法國在與民主共和國交戰失利的情況,以及甘迺迪等參議員在美國譴責艾森豪總統不應該支持過時的殖民主義,改變了美國在越南支持的對象。吳廷琰的家族在南越南的影響力很大,二哥吳廷俶是教廷的神職人員;因此在教廷方面以及吳廷琰本人努力在國際的經營,南越南擁有不錯的國際關係。
與此同時的北方,共產黨正努力於土地改革,針對地主與資產階級,但其實當時紅河三角洲並沒有多少符合資格的地主。因此發生例如長久以來支持共產黨的金主,遭共產黨在這個時期抓出來批鬥,最後審判致死的情況。土地改革最後動用軍隊鎮壓作為收拾失敗局面的手段,當時總書記長征因此下台,權力移轉到胡志明,而後共產黨將權力更加集中來鞏固統治。在南方的土地改革則因為地主的反對而失敗,在吳廷琰的裙帶政治,以及越南在傳統買官的情況盛行下,南方的有錢人都擔任了政治要職,因此在這個時期越南的土地改革,不論南北都可以說是失敗的。
民主共和國針對共產國際釋出和平共存方針,一些比較激進的族群例如黎筍等人主張武力統一越南,而這個決定也是因為在南方共和國吳廷琰的高壓專制獨裁統治,打壓共產黨在南方活動,在南方活動的共產黨員不得不做出相對反應,來保護自身安全。北方因為預期無法透過政治鬥爭來奪權,進而認定武力解放是統一唯一的道路。
大約在1961年左右,共產黨成立南越南民族解放陣線,培養共產黨在南方的武裝勢力。共產黨透過寮國東部、越南的中央高地、高棉東部作為秘密聯絡路徑,這條路徑被稱為胡志明小徑,讓北方的資源可以透過這條路徑抵達南方。共產黨此時在南方的武裝部隊約為一萬人,在1964年則達到十萬人,常備人力約三萬人左右。這群人包含共產黨員,以及非共產黨員,和其他不滿南方共和國統治的各方人士。國際間在越南的角力也推到一個高峰。美國在南方協助建立的軍隊人數在此時已達二十二萬人,軍事顧問一萬人;而北方在中國與蘇聯協助下,也有約二十萬人的軍隊。
美國之後在越南情勢的表態,對於北越是否能以武力解放南越有關鍵性的影響。吳廷琰政府執行政策的手段跟他的對手民主共和國並沒太大差異,在南方逐漸失去支持。並且因為宗教關係,與佛教徒從零星摩擦,到僧侶釋廣德自焚,最終政府下令鎮壓。美國在1963年11月決定推翻吳廷琰為首的政府,在1967年阮文紹透過選舉成為共和國第二任總統。
1964年,北方的阮志清將軍率領一批軍官前往南方。民主共和國開始決定先以游擊方式與南方作戰。美國華府的立場也是積極參與戰爭,但此時在國際間更難爭取支持,特別是歐洲對於東南亞的參與意願不如之前。1968年北越發動春節攻勢,其中一項攻勢是在北緯十七度線偏南不遠的溪生美軍基地獲得勝利(並未成功攻掠但最終使美軍放棄基地),然而整體來說這場攻勢並沒有達到北越預期達到的效果,南越各地並沒有延續這場攻勢,而原本的計畫是期望南越城市居民以春節攻勢作契機,在各地發生動亂。在這場行動之後,美國因國內壓力逐漸撤出越南。在1972年,武元甲將軍發動復活節攻勢,美國則以線衛行動作為反應,也因此使得美國國內反戰情緒達到高點,最後不得不全面撤出越南。最後在美國國內不支持的情緒蔓延中,越南民主共和國把握機會在1975年初對南方展開一波攻擊,終於在四月三十日佔領南越的總統府,結束內戰。
個人分享
原本以為越南以京族為中心,也原本以為越南目前疆域應該歷史悠長,透過這本書的簡介認識到越南南部的文化不同於越南北部的文化,在文化發展上造就目前的越南。除了我並未整理的占人建立的王國,以及高棉王國南方領土最後成為越南南部疆土的流變;透過近代越南史則可以理解越南現況的緣由,並且理解到對於建國,越南人付出的努力與行動。暫且不討論共產與民主的意識形態差異,統治手段的高壓專制獨裁與否,則是可以不分政治體制的。歷史上越南曾經採用毛澤東的作法,也承認共產黨的決策錯誤;政治思想或許可以迥異,但政治上的修正能力則是政權是否有能力延續的因素之一。
書中用將近五六百頁交代現代越南的形成,我覺得若是看完我簡略整理有興趣更詳細理解的人,或是為了避免整理當中有我不當理解,造成轉述上的錯誤的話,非常推薦從頭開始閱讀高夏這本書,作為瞭解當代越南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