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fide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社交互拍,雙贏的利他行為,Why not?

fide
·
·
抄襲、小號很糟糕,人人髮指,但如果我是一個徹底奉行「不管文章內容,有拍必回」的用戶,抄襲、搬運文章的用戶,不但不干擾我,甚至我根本應該和他互拍

抄襲、小號事件背後

這幾天站上議論紛紛的抄襲事件,我其實並不覺得有多恐怖、「人心險惡好難測」、多令人搖頭嘆息、或代表馬特市風氣敗壞。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想要立法禁止一切不可取的行為,本來就不可能,防不勝防。

當一個地方、社區默許、或者說認同「為了利益無所不用其極、只要沒有直接違規什麼都可以」這樣的價值,類似這樣的牟利行為就會繼續層出不窮,或者說,即使沒有違規的行為,也會有各式各樣挑戰下限的行為。

一個社會、社區的運作,靠的真的只是法律嗎?只要法律沒有禁止的事,就通通都可取可為嗎?

法律禁止的行為,通常針對底線,因為行使法律時,動用了國家機器權力,會侵犯到個體的自由,所以必須小心行使。但社會、社群的行為,除了底線以外,還依賴共同的價值與共識。

回到抄襲營運多重小號製造假人格、參與活動賺取獎金,講直接一點,在一個鼓勵互拍,鼓勵互粉的社區,這樣的行為其實也不用禁止,如果我是一個徹底奉行「不管文章內容,有拍必回」的馬特市用戶,抄襲、搬運文章的用戶,不但不干擾我,甚至我根本應該和他互拍,因為至少我有得到他拍手的likecoin。所謂的社交文,或社交式拍手,推到極致——不管文章內容、不管作者、讀也不讀就拍下去,不就是這種「有錢大家賺」、「把餅做大」、或者現在很愛講的,透過施惠於人、換取自身利益的「利他」行為嗎

如果這是我的營運法,那麼我該奉行的就是:和為貴,不要得罪任何人,廣結善緣,息事寧人。能夠討好所有人,或者至少不得罪任何人,又對自身有利的事,每個人都想要做,我也想要做。

抄襲會造成誰的損失、傷害?反正不由我(或與我互拍的抄襲者)承擔,這就是經濟學所謂的外部效應(externality),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使很多人都相信氣候變遷,卻沒有足夠的動力去改變自己的行為——儘管氣候變遷的負面影響很大(看你相信多少,那可以是無限大,比方說地球變成一個徹底不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但這個負面後果是由所有人共通承擔,而且不需要立即承擔、甚至是由下一輩承擔,而改變自己的行為跟習慣損失的自身利益與便利的更大、且需要現在就做。在個體損失的利益大過全體損失的利益前提下,一個利己者就會選擇損失全體的利益(當然人遇到氣候變遷話題就無力或無感還有很多其他原因,包括太巨大、不知怎麼辦的問題,很容易讓人開啟雙眼翻白攤手放棄模式....)

抄襲令人痛恨,因為那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有共識的、違法的、不能接受的行為(也許也不所有人都覺得那真有那麼糟,但因為是群體共識,所以接受)。

挑一個最可憎的行為、對象,所有人公幹、罰禁那個行為,然後剩下的,只要不違法,愛怎樣都可以。

但反過來說,我們為什麼要為了追求低標而活著



如果沒有Likecoin,你還會在這裡嗎?

外部性的說法,如果套在馬特市上面:水文很多、文章內容品質下降(我沒有要定義怎樣叫做水文),對Matters長遠生態也許有不好影響,但在當下,我當然還是應該要拍水文,甚至自己也該寫,因為這才是最大化個人利益的行為。

上一篇文章講擼幣,講到為了錢發文,或者只講了一面\一半,我其實不知道馬特市是不是最好的挖礦所在,可能不是——據說Steem更好賺。人們來到馬特市,許多人(包括我)對這裡產生感情,在這裡流連、社交、建立社群連結,在這裡寫文章,也許也不只是為錢。

雖然我很愛靠杯說:如果沒有Likecoin,我很想知道還在這裡寫的人會有多少?批評為錢發文,對一個真正的精緻利己主義者來說,並不構成冒犯,他的動機清楚明確:他就是來挖礦的,他根本不介意你怎麼說他,甚至可能還會失笑,或者還會笑你笨,不懂怎麼賺錢。

如果會感到被冒犯,就代表有一些錢以外的驅力在裡頭,或者說,有真實的情感、自尊、自我寄託,在我們寫的文章上。

我個性不好,所以看到那種「理所當然覺得自己應該被看見」或「我覺得自己寫得不好,可是我還是想要有人拍手」的文章,我常常都會有:你想要被看見、覺得自己應該要被看見,或覺得自己寫不好,比起在這裡自我糾結,幹嘛不去練習或努力把文章寫得更好?

我是一個只會讀取文字訊息的人:我不會讀表情,不會去想人在字裡行間沒說出來的話、言外之意,也不會去想人說一段話的情緒動機跟心裡狀態(除非真的很明顯)。所以溫柔、比較有智慧的人有時候會提醒我,人們說的話後面總有各式各樣沒說的,而上述這些文字背後的訊息可能更接近:我想要被看見、我想要被肯定、我想要被鼓勵....。

同樣,在馬特市上,社交系拍手,當然除了利益以外,可能也是這些我們想要被看見、被肯定、被認同、被愛的慾望的延伸。想要不得罪任何人,來自人想避免衝突的天性——我也是非常討厭且會極力避免衝突的人,在寫出這些文字前,我想了很久,各種理由以外,我也會去想,我想要避免衝突,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不是也來自於:我害怕得罪其他人,因為我渴望肯定、渴望被認同,我也害怕冒犯了別人,就會失去別人的喜愛跟認同?

我們來到馬特市,我們想要的到底是什麼?關於這個,@潔西|JC 這篇〈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文字的價值與墜落〉說得很好:

當你在這裡寫字,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1.錢
2.被愛(獲得互動和關係)
3.被看見(文字有價值)
4.文字的成長和保存

不是單選題,很可能你同時想要很多個,但你必須對自己誠實,並且必須知道追求這些東西會如何影響你寫的字、你花費的時間、你被綑綁的情緒、乃至於影響整個社區。

可以去看,然後誠實地回答自己,想要什麼都沒關係(好吧雖然我還是討厭會讓馬特市素質下降的東西),只要誠實地面對自己,並知道追求這些會怎麼影響自己、影響社區。



你的創作可以成為社交以外的商品嗎?

處理完我們寄託在Matters上的創作裡的情感寄託與需求,還是回來講「創作」與價值:

創作或文字當然也可以是一種商品,作為商品,創作就要考慮市場、受眾、讀者,那麼,馬特市上的文章,是什麼樣的一種商品?它滿足了什麼需求?或者帶給了讀者什麼樣的收穫、娛樂、認同、或好處?

和麵包、或咖啡不一樣,文字內容是抽象的、多義的,你花錢買一杯咖啡,咖啡的價格,反映食物的價值,咖啡豆的品質、咖啡店的租金、人事費用、barista煮咖啡的功力。

一篇標明「我就是討拍」、「我想要賺likecoin」的文章,追求的唯一東西,就是Likecoin本身,被Likecoin獎賞的內容反映的價值,也只剩下「想要擼幣」的價值。在實體經濟裡,錢還通往其他物資、人類心力產出的結果,因為可以交換其他「有價值的東西」,所以人會對法定貨幣有需求,但如果Likecoin不剩下其他價值,Likecoin也很快就會被耗乾——我們只想賺likecoin,賺到likecoin後只想趕快賣掉,也不相信likecoin自身有價值(不管是包括likecoin可以作為另外一種貨幣使用,或者相信likecoin可以代表「創作的價值」,持有likecoin,即是對作者以及作品的「長遠投資」),換言之,只有賣出Likecoin的需求,沒有買進的需求(讚賞公民本身提供了一些買進需求,我不知道現在有多少讚賞公民,整體來說應該還是遠遠低於賣出量),供需無法平衡,貨幣自然會貶值。(如何擼幣、Likecoin教戰文、各式各樣的Likecoin乃至Matters衍生文章,也許很有用,但是這也需建立在Matters生態圈健全、Likecoin仍然有價值、尚未被耗盡的前提下,如同金融業的價值,需建立在法幣本身有價值之上)(我不知道Likecoin在其他平台怎麼運作,我只能說我觀察到的它在馬特市上的應用)

同樣,社交發文、社交互拍,在建立連結、渴望得到反饋等的情感需求以外,如果成為在Matters上寫作的唯一目的以及唯一內容,它也會形成一種耗乾——

因為那會形成一個自我封閉的世界、自我迴圈,或者說,內卷它不通向任何地方,它不求創造消耗自身以外的意義與價值,或用文字連接、打開其他世界,它也無法成為對自身以及自身所處社群以外的人有意義、有價值的,可以作為商品的創作

一篇作品發出去之後,自然會渴望被閱讀、渴望被拍手,但那些情緒的需求、被肯定的需求,如果來自於無法覺得自己有價值、對創作也缺乏獨立於拍手以外的自發動力,那麼對拍手、對反饋的渴望,會永遠無法饜足,即使很多人肯定自己,仍然會覺得不夠、仍然會渴望更多。創作是條孤獨的長路,當然需要有同伴,也會渴望有時被鼓勵一下,或收到讀者的反饋,但如果沒有反饋就無法寫下去,那就會真的無以為繼了。(當然也可以繼續為了追求肯定、反饋而創作,但那幾乎不可能會是你原本想要創作的東西,而且幾乎一定會導向更多痛苦、焦慮。)



擼幣不是人性,是你我的選擇

關於為什麼會有擼幣現象,或是反過來,也有人關切的:為什麼最近Likecoin很難賺等等,我們永遠可以怪給制度、或怪給人性——

比如說Matters社區有問題、官方抓抄襲不夠快不夠力等等等,Matters制度、規章一定會有缺陷、也不可能完美,Matters團隊也有諸多難處,比如說:過於理想化,資金、人手也有限等等等(我需要再說一次嗎,所有人在這寫文章、賺Likecoin,都是免費的,Matters付費幫你把文章上傳到IPFS節點,沒有人付錢給Matters——除非你用Stripe提領過港幣,Matters才會收到部分手續費)

也可以檢討Likecoin的「問題」無法製造足夠的需求,無法防堵擼幣現象....貨幣的設計,都有可以討論的部分,但其中部分的問題難道不是:那個制度設計相信人性,相信人們認為「創作有價」,願意花自己的錢,成為讚賞公民、鼓勵創作者,而不是人人忙著賺取Likecoin基金會派放的Likecoin、再忙著兌換成法幣

如果在一個國家,所有人都面目模糊,個體只是即溶奶粉,我們還可以說,那是人性,我一個人改變也不會有什麼作用。

但Matters是一個社群連結很強烈的社群,在這上面的創作者會彼此影響,所有人也都會被社區裡的氛圍、空氣影響

同時Matters也不是一個很大的社區,所以個體可以直截地影響社區的氛圍,有時幾個人、一小群人的的行為,就可以形成集體共識

對,擼幣是人性、我不這麼做也會有別人這麼做,但是你、我在這裡都不是面貌模糊的人,擼幣反映的不是抽象的人性、他人,而就是我,我的價值觀,我的信念,我是誰、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我沒有要和人性對著幹,我不知道Matters是不是擼幣最有效的地方,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在這裡賺Likecoin的人都確實需要靠這維生、如果少了每個月的Likecoin收入生活會陷入困境、生活品質會變得很差,如果都不是,那麽,我們一定要活在底線上嗎?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