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書單】《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了解自己內心的負面對話,拉開心理距離,提高解決問題可能性。
什麼是「自我對話」?我們體驗過嗎?
每個人腦中都有一個聲音,只是形式與表現不同,而人類對於情感經驗的記憶是透過「聯想法則」來運行,當我們聚焦在經驗的某個部分,就容易引發其他相關想法,然後引發一個又一個,如此持續下去。其實人類思緒的語言流非常豐富也非常頻繁,例如腦中為了記住而重複默念、想像自己應該說什麼,或是解決問題時說話引導自己,就是體驗過所謂的內在對話。
此本書作者伊森.克洛斯博士,為一名實驗心理學者與神經科學家。專門研究人類與自己進行的無聲對話:哪些對話、為何有這些對話,以及可以如何利用這些對話幫助人們過得更快樂、更健康、更有生產力。
研究顯示特定話語和行為可以改善內在對話,而這些內在對話(自我對話)亦影響著情緒。人類與其他物種不同之處,在於擁有「自省」能力,自省讓人得以想像記憶、思考,利用這個能力來解決問題、革新創造。
而刻意的自我省思,正面影響帶來明智的選擇及正向情緒,負面影響也會讓人受困於自己的思緒,也就是書中頻繁提到的一詞──小對話(chatter)。
大多數時間運作得宜,但它往往會因為壓力變大、事情攸關重大或者碰到最需要沉著以對的困難時,而引發小對話,讓自己憂慮、負向思考,進而影響負面情緒循環往復。
如何建立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
當我們面對困難時,常常腦中集中注意力去陷入於問題中,而失去把鏡頭拉遠,內在聲音就變成了反芻思考,也就是注意力窄化集中到造成情緒困擾。這也正是這本書要說的,既然有時候會落入負向思考的小對話中,又如何建立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控制我們內在對話的技巧呢?當我們的內心小對話開始發作的時候,如何拉開心理距離呢?
書中提及許多研究結果,此書將這些方法大致分為三類──自己實現、運用人際關係及周圍環境,以下就這些方式簡述:
一、自己可以實現的工具
1.使用抽離式自我對話,而非沉浸式:
沉浸式和抽離式最大不同,在於後者沉溺於自己情緒和情緒引發的語言留中,例如:我覺得我自己很失敗。前者運用想像視覺化退一步,透過語言創造距離,使用「自己的名字」或者第二人稱來稱呼自己(採取中立第三方觀點),想像是你在為朋友提供建議,實驗證明這樣做可以減少反芻思考,讓思緒更明智、減少負面情緒。
2.重新解讀身體小對話的反應:
壓力的生理狀態往往本身就是一種壓力,而這些身體上的反應正是一種反應性的演化反應,讓我們得以回應目前所面對的挑戰,接受這樣的情緒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3.將經驗常態化:
告訴自己,你遇到的這個經驗並不屬於你,而是一般人共通的經驗,知道某個經驗不只是發生在自己身上,別人也會遇到,藉此緩和內心的小對話。
4.把視野放寬,拓展觀點、改變觀點:
透過重新解讀身體小對話的反應後,將注意力關注於如何重新詮釋事件,讓我們獲得更多洞見。
5.以書寫表達:
心理學家佩內貝克,證明花15到20分鐘書寫難過的負面經驗最深刻的感受想法,不用擔心拼字、文法,持續一至兩天,用敘述者看待自己的經驗,有助於釐清自己的感受。
6.擁有幸運符、信仰、儀式:
藉此這些物品及行動開啟大腦的療癒力、執行具有意義、順序的固定行為,提供自我內在秩序和控制感,藉此抑制小對話。
二、運用人際關係
接受他人協助的小對話對抗工具:
1.建立顧問團:
也就是找到對的談話對象,能夠滿足自身情感和認知雙方面需求的人。
2.主動尋求肢體接觸:
一個簡單的擁抱,或是娃娃、被子都有助於對抗小對話。
3.使用社群媒體獲取支持:
雖然社群媒體可能也會引發小對話,但適當利用也能藉此方式尋求支持,在適當的時候與他人建立連結。
助人對抗小對話的工具:
除了接受他人支持,同時也可以支持別人對抗小對話。
1.情感與認知需求同時關照:
這是不受小對話影響的旁觀者才能做這點,避免共同芻思。調節情緒需要時間,先同理情緒,再說理幫助對方拓展觀點。
2.提供隱形支持,不讓對方察覺你的支援。
三、周圍環境中的工具
1.多接觸綠色環境、自然的力量:
根據研究,接近大自然實體景物,或者有關大自然的照片、影片不侷限於實體景色,都有助於直接減少反芻思考。
2.引發敬畏感的體驗,縮小自我:
從野外、事件經歷,生起敬畏感,超越當下的憂慮。前提是這個敬畏感能夠帶給自己正面思考,而非負面感受加劇憂慮。例如:讓人屏息的壯麗景觀。
3.實體環境中創造秩序,藉此掌握、穩定自己的內在秩序。
這本書內容提供許多方法,協助自身能夠讓問題與自己保持距離,退一步將眼光放遠拉長,提高解決問題的可能性,作者亦提到,即便我們知道內心會陷入小對話中,但自己也常無法以看待別人時距離和洞察力來看待自己,閱讀了這本書後,讓自己可以陷入小對話的時間縮短,更有明確的方式建立正向的自我對話練習,帶給自己正面能量。
原文連結鴿子太太淘書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