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智庫的一點讀書心得與隨想

林凱衡
·
·
IPFS
·

上周六(10/27)辦了一場聊天會,大概分享我最近讀點額外書和花了一點時間做功課的東西,把他再整理起來留個紀錄:

美國的智庫

就我讀過的少少幾本書,我現在還沒看到過對智庫有很好嚴謹的定義,大概只能描述智庫通常具有某種獨立性,但同時對公共政策進行研究、分析或建議的組織,對象是影響決策者或公眾對公共政策的決策行為。這種定義確實滿鬆散的,有很多組織也可以擔當類似的功能。

美國的智庫早期的智庫出現在20世紀初期,在進步時期(Progressive Era)中開始以科學知識來制定公共政策與解決社會問題,當時這些智庫的資金來源都是美國的金融家與資本家,例如Brookings、Rockefeller、Carnegie都捐款成立了基金會資助相關研究。除此之外大家聽過的可能還有Sage Foundation。

戰爭的爆發也刺激了智庫產生,例如Rand就是從Douglas Aircraft為空軍做調查的附屬部門起家,後來獨立出來的智庫。在60年代後最顯著的變化就是保守派智庫興起,有名的單位例如the Heritage Foundation和Cato Institution,這一類的智庫成為後來新自由主義轉向影響的根源之一。美國的公共政策圖像似乎是有較多保守派立場的智庫,進步派則集中在大學的情況(Rich 2004)。另外一個特點則是智庫在美國的活動不只是在權力核心,各州也有智庫,也因此美國是全世界最多智庫的國家,2017的TTCSP全球智庫排名統計中,美國有1872間智庫,後面五位中國(512)、英國(444)、印度(293)、德國(225)和法國(197)加起來還沒有一個美國多。

從資助類型來看,美國的智庫生態大致可以分成獨立智庫與附屬智庫。獨立智庫可以分成做單一專業或多角學術研究、承包政府委託合約、倡議推銷或是直接販賣政策的政策企業。而附屬智庫類型則會有隸屬於政黨、政府資助、私人營利或以大學為基礎這幾種類型(McGann 2007)。雖然智庫重視的是專業知識的研究,但晚近的發展也逐漸朝向倡議宣傳行銷的方向改變。

台灣智庫在世界的位置

就像大學排行榜一樣,也有一個全球智庫指標在對全球智庫發布排名統計。可以查"TTCSP"(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就可以查到從2008年至今的統計排名。不過這個智庫到底如何做這些排名的從網頁上還看不太到詳細資訊,只知道有四個重要指標做參考,分別是資源(resource)、效用(utilization)、輸出(output)和影響(impact)指標。同時他也針對全球智庫做區域與類型排名,台灣被分在南亞與太平洋組當中,沒有跟中國、南韓與日本放一組。雖然這些東西的信度效度不一定準確,但還是可以從這裡看看台灣的位置,是個有意思的報告。

從2017年的報告中可以看到,台灣的智庫總數是58間,剛好在第25名,其他東亞國家的數量如日本116間、南韓53間、香港36間、新加坡12間。不過必須要提醒的是數量並不代表研究能量。以下是TTCSP台灣的上榜名單,大家可以根據英文名來猜猜是哪些單位XD:

World Vegetable Center (Food Security Think Tank)(註:亞蔬中心,這我真的也是查了才認識這單位)
Chung-Hua Institution for Economic Research (非美國地區世界排名136,南亞與太平洋排名22)
Taiwan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 (南亞與太平洋排名7)
Taiwan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 (南亞與太平洋排名19)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南亞與太平洋排名25)
Institute for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Transitions (南亞與太平洋排名67)(我查不到這單位在台灣,疑似誤植?)
National Policy Foundation (南亞與太平洋排名82)
Prospect Foundation (南亞與太平洋排名9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政府資助智庫排名53)

這就是所有台灣上榜的智庫了,建議大家可以去查查看韓國上榜的智庫,雖然台灣智庫數量多,但論上榜數量是韓國多於台灣,這要怎麼解釋應該大家多少心裡有數。

台灣的智庫與政策網絡

最後講講我自己對台灣智庫生態的觀察,以我粗淺看過的樣子,台灣的政策網絡中類似於智庫功能的單位,大概有政黨智庫(台灣智庫、台灣新社會智庫、國策基金會、新境界文教基金會...)、政府附屬智庫(國教院、國衛院、勞安所、工研院...)、立法機關智庫(預算中心、法制局)、政府直接委託大學研究/學者諮詢/大學研究中心,還有其他(NGO、利益團體)。

我自己看到政策網絡中的問題大概是幾個:
1.缺乏民間智庫的研究人員。許多民間智庫就像周六現場朋友形容的,像是出版社。
2.許多政策形成過程常常直接外包給學者,這裡面的風險包括理論與執行實務的斷裂、學者負擔過大之類的。
3.立法機關的研究單位同樣也是輪調來的公務員而品質不穩定。
4.我們有好的政策辯論平台嗎?
5.地方政府與地方大學連結也低,地方政府同樣缺乏智庫輔助。
6.高教擴張造成的博士過剩,便宜博士不買嗎?
7.如何區分政策過程中不同的知識層次呢?我初步是分成三種:學術知識、法規知識與實務/實作知識

這大概是針對上周六講的東西地整理補充,而上周六大家還聊到為何台灣缺乏智庫文化?大家對智庫有甚麼理想的想像?該如何運作?那天我的想像再加上大家討論的修正,我的想法是其實現在有許多到處流浪的專業政策工作者,如果可以有一個平台,這個平台可以提供專業政策工作者向大家說明他的專業,並對大眾許諾會寫出多少東西或做怎樣的研究來募資。無過對於政策,是否真的會吸引得到人來消費,這本身也是不簡單的事。大概先寫到這裡。

參考資料
Andrew Rich(2004)Think tanks, public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expertise
James G. McGann(2007)Think Tanks and Policy Adv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林凱衡前國會助理、前台大工會秘書長,現在是台大社研所博士候選人,除了身在工運,也關心教育與社會政策。遊走於學術、政治與社運之間的浪人。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社會學的比喻

思路速寫

勞資會議的實務現況與改革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