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黃宇軒 Sampson Wong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尋路的浪漫:何謂認識與探索城市空間的樂趣

黃宇軒 Sampson Wong
·
·
之前工作喘不過氣來,一直未有機會認真分享一次:這段MM @mm.millmilk 關於探索香港島樓梯與斜路的影片,精采到極致,簡直是我今年遇到最強勁的、普及城市文化的示範。它超清楚明白地解說到,何謂認識與探索城市空間的樂趣啊!

原文刊載於黃宇軒IG

之前工作喘不過氣來,一直未有機會認真分享一次:這段MM @mm.millmilk 關於探索香港島樓梯與斜路的影片,精采到極致,簡直是我今年遇到最強勁的、普及城市文化的示範。

它超清楚明白地解說到,何謂認識與探索城市空間的樂趣啊!

策劃這影片的Sam不辭勞苦,在天時暑熱時做這個關於「上上落落」的題目,很讓我佩服。他起初跟我聊時,我也傾盡所知去分享,特別是曾經讓我超喜歡的Hong Kong Staircases Archive、關於辛亥革命的戲劇《斜路上》、關於vertical city和隱藏路徑的想像、加上一兩個我最喜歡的地點等。很有幸可以在這影片中受訪,而我也用心去講「尋路的浪漫」。

讓我拜服的,是Sam的種種思考與發現:他真的帶著「探索的spirit」,去找出了大量此前未知的有趣小路,可說都是「另類」的路徑。他讓護土牆梁禧記士多的檔主伯伯接受訪問、帶Natalie行到進幾條幾乎看不見的通道、身體力行展現出「城市發現」可以是什麼意思。

這段片開宗明義說,要問「依山而建」是什麼意思,這問題貫穿整整二十分鐘,像是篇寫得滿分的video-essay,拍得靚剪得好,出街至今已有近32萬views。這樣出色的urbanism製作,是我發夢想做到、但沒有能力做到的。謝謝Sam,策劃和拍出了如此精采之作俾大家睇。他與 @nataliewwong 同行,也是一貫的合拍好睇,Natalie的觀察與反應,總係有趣而inspiring,他們之間的化學作用好好。

除了我在這影片受訪,他們還訪問了余家聲教授和建築歷史學者Charles Lai @hkarchitecturalhistory ,我們論及的東西不同,但加起來剛好拼出完整的說法,這種策劃功夫,也是美妙。

遲來了,但分享這段片,「帶你遊走只屬於港島的斜路及樓梯!」,誠邀大家,如果未睇,真係去睇一睇,你會好享受那20分鐘,然後會好想起行去explore的 (而幸好現在唔使咁身水身汗了)。Video的連結,我放在bio~

p.s. 新書《城市散步學》的第二章,關於「路徑 Pathways」,我特意談各種各樣的通道,已知的和未知的,如果睇完片有興趣再諗,可以找書來讀!

謝謝 @midwin_ @nataliewwong @mm.millmilk


黃宇軒IG
黃宇軒FB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