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女匿名者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做自己,从入门到精通No.4:“老外比我们过得幸福多了”——你知道这是心理疾病吗?

女匿名者
·
政治少数派顿悟No. 26&做自己,从入门到精通No.4: 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停止内卷呢?博士毕业之后?找到工作之后?搞到身份之后?还是搞到终身教职之后?或者是送自己的孩子上藤校之后?想必哪个时间点都是以年甚至十年为单位来丈量人生的吧。我很好奇你们对那个时间点的想象是什么:那里会有个负责幸福的开关在等着你们吗?只要摸到那个开关,巨大的幸福就会填满你们今后人生的每一个瞬间,就像那些傻乐呵的老外一样?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2021年的数据,有五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存在精神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有心理疾病;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官网提供的数据是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和十分之一的儿童正在经历心理疾病;中国这方面的数据来自国家卫健委主导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2019年公布的结果显示,中国成人精神障碍——在此相当于英美两国所说的心理疾病——终生患病率为16.57%。

从数据可以看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中国人的比例比美国人和英国人相对要低一点;不过我个人,以及其他有海外经历的中国人的直观感受大概并非如此。

在不怕被老外看到的简体中文互联网上,人们几乎是悲愤交加地讲述老外们过得有多幸福,而“我”过得有多惨:他们的童年就是玩,父母给的是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我的童年是做题,父母眼里只有我的成绩和别人的成绩;他们的现在是想干嘛就干嘛,想不干嘛就gap,我的现在是拼命拼绩点,拼命找工作,拼命搞身份;他们的未来是自由自在,我的未来是什么都定不下来。

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了,至少到未来这部分,其实老外和老中的差距没那么大:他们的自由就是你的定不下来,只是他们不那么怕,而你怕得要死。

当然,很多人会说,那可不一样,他们不怕是因为他们不用内卷,而我可是一不小心就要被内卷的机器卷进去、卷到死的呀。

我可以同意你们,不过,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停止内卷呢?博士毕业之后?找到工作之后?搞到身份之后?还是搞到终身教职之后?或者是送自己的孩子上藤校之后?想必哪个时间点都是以年甚至十年为单位来丈量人生的吧。我很好奇你们对那个时间点的想象是什么:那里会有个负责幸福的开关在等着你们吗?只要摸到那个开关,巨大的幸福就会填满你们今后人生的每一个瞬间,就像那些傻乐呵的老外一样?

要是真的存在这么一个开关,其实我们中的很多人应该已经摸到过了:接到国内大学或海外大学的录取通知的那一刻。大家还记得吧,当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那张通知书几乎是“幸福”二字的具现化,人生的一切希望都蕴含在其中。不过很遗憾,我是没见过有人拿到通知书之后就真的从此幸福起来了:哪怕是上了自己的梦校、自己最爱的专业,最多高兴一个假期、一个学年,之后就都是老样子了。原来焦虑的人还是焦虑,换汤不换药。

所以无论某些人给自己设计的幸福开关位于人生的哪个位置,都有理由相信,ta摸到这个开关之后,ta的内卷冲动——或者就直说了,焦虑——并不会就此消失。ta或者会因为不知道还能卷什么而崩溃,或者因为不卷的感觉并没有那么好而空虚,更可能是延续那条走惯了的路:继续找一个目标卷下去。

请不要误会,这里真正的问题并不是“一日内卷,终身内卷”,而在于“明明一点也不喜欢内卷却停不下来”。对于真正的“卷王”来说,卷一辈子的第一感受肯定不是痛苦。

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卷王其实就是工作狂,而且是干出了成绩的工作狂。对于某些艺术家、科学家、企业家、技术专家……来说,他们的事业几乎占据了他们的全部生命,他们几乎肯定在成功之前就已经牺牲或准备牺牲许多属于常人的幸福,然而他们还是坚持下来了。这背后的动力不是什么秘密,唯有内心的热爱和对其价值的肯定。

当然有人会提到:还有钱呢?说真的,一个能被称为卷王或工作狂的人,只是要赚钱、只是要赚来得快又有把握的钱的话,未必需要选择那条最花费心血的路。也许从长期来看他们的路是最赚钱的,但其他有类似条件的人恐怕早就在中途转到另一条不那么赚钱但也不那么辛苦的路上去了。

所以说,面向当下讨论内卷问题的中国人而言,一个人长期做一件辛苦的事而不觉其苦,这不是内卷而是奋斗;一个人长期做一件辛苦的事而充满痛苦,这是内卷,也是心理疾病的表现。

心理疾病当然是一个令人感到不愉快的词。人们都希望自己健康,不愿相信自己不健康,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然而就像身体健康与否有着某种超越文化差异的客观依据一样,心理健康也是同理。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是件困难且专业的事,理论上讲只有具备相应资质、为自己的判断负职业责任甚至法律责任的专业人士才能做,但是如果不健康的人不到他们面前去,专业人士也没有用武之地。我也是最近才意识到,为什么心理不健康的人的比例这么高,但对于非相关从业者而言却似乎大家都挺好。

如果要用对五岁小孩都能解释的话语来解释,人的心理健康不健康是这样一个问题:跟对身体健康的感觉类似,当我们对自己的感觉挺好,我们就健康;当我们对自己的感觉不够好,我们就不健康。

如果再深入一点,对十岁小孩来解释的话就是这样:当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正面的,我们的心理就是健康的;当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是消极负面的,我们的心理就是不健康的。

因此,当我们(老中)认为别人(老外)过得比我们幸福,而我们比他们过得惨多了,这就表明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不是积极正面的:我是一个生活悲惨的人。当一个人这样想的时候,不管ta愿不愿意承认,这就是心理疾病。

我相信这样想的人可能会说,这不是什么心理疾病,这是客观事实啊!请注意,这种“客观事实”是你选择了你认为比你幸福的比较对象之后得出的结论,而你为什么不去选择另一个比较对象去得出“我过得还挺不错”的结论,是你的主观倾向。

这不是在说,你应该去比惨,去看看世界上还有多少过得比你惨的人,就像中国的长辈们经常说的那样;而是在说,你会选择跟你觉得更幸福的人来比较是有原因的,因为你想要幸福,你觉得你没有得到幸福,至少,没有得到你想得到的那一种。而不管你是否认为“我不幸福”是个客观事实,维持这种对自我的判断,就是处于心理不健康的状态。

“我的心理可能不健康”,也许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自我判断;但无论如何,它其实并不比“我不幸福”这种自我判断更糟。实际上前一种可能比后一种可能好多了,不是吗?因为幸福看上去比健康稀缺多了,所以恢复健康比获得幸福要容易多了,对吧?

祝读到这里的你健康,或恢复健康。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