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遺址遇到台積電,幸還是不幸?

地洞圖書室
·
(修改过)
·
IPFS
·
最近同業遇到朋友的起手式應該是:『欸你知道那個嘉義台積電... 』,連回家長輩也不免問:『那個台積電挖到東西耶』。你各位啊,不要台積電挖到遺址就以為考古人抽到一張2330一樣見獵心喜。因為遺址如果有腳的話,我應該會想大叫:快跑!
讓我使用一下梗圖以表看到台積電嘉科廠的內心狀態

這幾天台積電+遺址的新聞一直出現在目光可及之處,本不想跟上潮流,但一則『還好是遇到台積電』的臉書貼文竟然莫名像是被踩到了貓尾巴——我們可以靠台積電發大財可以稱它是護國神山,但是千萬不要造神也不要過度吹捧,尤其在自己不懂的領域,奉勸多保持謹慎的態度,台積電可以是經濟與科技指標,但它不一定文化保存的榜樣。

台積電自帶流量,讓遺址的發現彷彿蹭到了流量密碼般的受到注目,或說,彼此互蹭流量。台積電的護國神山好印象,讓有人認為『還好是遇到台積電』,我並不那麼認為。大家覺得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可避之唯恐不及的不在少數,而遺址如果有腳的話,我應該會想大叫:快跑!

台積電耶!它都願意停工花大錢搶救了,還有什麼好說嘴的?

對,南科嘉義園區基地開發前照足了程序,也在「真的」確認碰到遺址後願意搶救,而不是偷偷挖掉,基本上在台灣已經是可以上來領優良廠商的認證了,可以說台積電儲值了超多遺址發現點數,堪稱VVIP。台南科學園區這二十年來的搶救累積,造就了多少台灣史前考古資料的累積與就業機會,從法制面到經濟面,甚至還蓋了一座南科考古館。看似多贏的畫面,但贏的究竟是誰?

先不說遺址快跑,從業人員也應該要跟著跑。為什麼看到台積電設廠要害怕?
——加班發掘,挑燈夜戰,怪手在一旁緊迫盯人,原本應該以年計算的發掘被壓縮在半年內完成。現場助理不只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該有的紀錄,更因爲施工區域點交死線在即,很多遺構現象無法妥善的處理。先不要說別人,我們自己聽到也都大喊這要怎麼工作!聽聞曾經有協助台積廠搶救的工人說,積水探坑內的現象是被一鏟一鏟連土進袋子裡回去洗。我問,積水不排除怎麼知道自己在挖什麼?他回:『沒辦法啊,就沒時間了,就只能這樣』。

工程下的搶救發掘花錢保存「過去的時間」,但今天的「我們卻缺乏時間」對過去的時空做出最好的理解。因此,近日的新聞許多湊熱鬧的以為是美事一樁,但若懂其中處理的過程,只能稱之為悲歌。

我無意要詆毀台積電護國神山的地位,真的是「剛好」台積電聚集了所有鎂光燈與資本優勢,我認為它成為了一個很極端的經典案例,讓大家能夠有機會多認識到工程建設下考古遺址的待遇,並且看見在台灣科技領頭的經濟發展思維之下,一再的複製了考古文化資產保存的老路:搶救發掘。

「就只能這樣」的處理邏輯

《搶救發掘》是什麼意思?搶救發掘是一種手法,是為了讓各種開發順利進行下去,課重金使用搬移大法,讓這個區域內所埋藏的考古資料離開原本所在的空間脈絡。

這個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直覺的「挖開土,拿起來,再想辦法拼湊回去,然後寫報告」這麼簡單的過程,它比較像是「一本完整的書被當場撕爛,埋到很多不同的小地點,然後你/妳得想辦法把碎片收集起來再拚回去,但永遠無法確保自己能收集到所有碎片並且拼回去」,大家以為課金就能夠獲得電動車,殊不知常常只換來用膠帶黏起來的模型。

換句話說,我們對於考古遺址的認識是建立在發掘沒有錯,但是當它是「搶救發掘」的時候,事情會變得更複雜,而讓事情變複雜的原因:廠商的時程、經費預算、各方的壓力,讓考古現場工作的每一步都是妥協與犧牲。課金換加速卡,我們現場人員可能可以因此有餘裕買得起台積的零股,但是遺址的發掘與記錄品質並不會得到加乘效果——我想強調,考古遺址的發掘過程,不是晶圓組裝的工作流水線,賣肝給加班費就可以趕工加速交件的事情,加錢不加時,並不會因此將考古遺址的解析度從480P變為Full HD。

因此,「就只能這樣」(搶救發掘)的邏輯一直都是需要被重新討論的,它像藥局的成藥般,為這個開發導向的經濟社會帶來解方,但是它從來無法好好檢視問題,對症下藥。長久以後,大家習以為常,主管機關到專業委員再到廠商民眾都習慣了——喔,遇到遺址就是搶救。


考古發掘不是SOP,沒挖到最後都不要鐵齒

大家應該也有看到新聞媒體報導整理,台積嘉義廠不是第一次因為大型工程「意外」發現遺址,過去在南科,甚至其它如花蓮漢本、台中重劃區等等,都已經有諸多歷史軌跡為證;但是大家看不見的,是在工程追趕進度下遺址搶救所造成的悲歌。廠商課金加快搶救發掘的步伐,以不影響建廠或開發的時程,看似出手寬闊重視文化資產的「保存」,實則是加速遺址的死亡。考古學者、發掘工人不是萬能,不是一鏟下去起來就知道這個遺址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每個出土的零件組裝在一起後所產生的不是一個時間閱讀器,而可能只是一個用途未知的開關。
   
事前的試掘調查不確定結果如何,但當時經過全體委員一致同意採每日施工隨行監看;只能推測當時調查結果,並不是那麼明確遺址的情形(或是小看了遺址的堆積)或是工程、經費等考量因而下此判斷。雖然不確定「南部科學園區嘉義園區開發案」在前期的環境影響評估計畫還有試掘調查的發現,但在今年6月7日嘉義縣 113 年第 4 次文化資產審議會(考古遺址)會議紀錄中,可以看到其中發現的灰坑(我們現代稱做垃圾坑)堆積達1公尺,有些地方甚至有發現陶環以及玉錛。
   
其實我們都不知道真的開挖下去,會有多少埋藏出土,不是考古學家書讀太少,而是遺址的分佈我們確實無法百分之百掌握。再說一次,不是照著SOP你就可以組裝出一台腳踏車,有時候可能是一台無法駕馭的坦克。我不知道台積電在南科的經驗,究竟有沒有讓它面對遺址時變得精明?倒是看到新聞報導裡,南科管理局副局長說:『出土的文物零散又零碎,且無遺骸、古墓等等,整體狀況單純許多』。單不單純,真的不要鐵齒,挖下去才會知道,尤其考古現場裡最常出現的一種情形,就是在以為總算要結束時,莫名的蹦出讓你想都沒想過的東西。

一言難盡的共業
   
有多少遺址『因為工程開挖才意外重見天日』?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同時,缺乏完整紀錄以及後續研究的追蹤,重見天日的遺址,可能也只有在搶救發掘過程中得以那麼瞬間見光,而後則又繼續躺在不見天日的倉庫當中沈睡。
   
新聞報導開發面積36.49公頃,已知遺址面積3900平方公尺,遺址雖只佔廠房面積的1%,但是一場搶救發掘並不簡單,光就這個已知面積來看,前期後期需要投入的人力、資源,以及難以用價格估算的精神耗損,對任何一個考古團隊來說都將是一場艱困的挑戰。

只是我們也會自問,如果不搶救又可以做到變更設計,讓太保農場遺址保留在廠區周邊或是壓在廠房底下真的會比較好嗎?看起來是打臉自己整篇的發言,可是我還是想囉唆的提醒大家,考古遺址的處置從來都沒有一個最佳的處理方式,這個問題仍然需要整個社會一起不斷去看見現況和更加細緻的討論,去想像考古遺址跟我們之間除了搶救之外的可能。

而就算在想盡辦法後,仍然只有搶救發掘一途可走,那是不是有可能試著打開更多的空間,讓這些考古遺址(過去的時間)在搶救發掘的過程中,可以有機會與社會大眾面對面的相遇;讓現場考古從業人員有機會說出正在發掘的考古遺址,可能說了些什麼故事;也讓我們更多人都有機會去看見島嶼裡、土地下曾經長過的樣貌。而不是不斷地在工程、開發壓力下快速拿起後,就坐著直達車進入倉庫或收藏室,讓過去的時間繼續過去而消失。
  
廢話那麼長一則,只希望都2024年了,不懂考古真的沒關係,但當大家在新聞上看到一堆遺址新聞被分享時,能多一分好奇跟懷疑(甚至對任何新聞)——遺址怎麼被發現?遺址怎麼「被處理」?被搶救的遺址最後怎麼了?還有,「搶救發掘」真的不是萬能,也不是唯一,不需要過度追捧,更不要視為理所當然。

每次看到有遺址新聞曝光,都會有種「想要說些什麼」的念頭,但想到各種說不清楚的麻煩事,最後常選擇「算了」,很多沒講的,以後有機會再慢慢說吧,就讓一切喧嘩歸為共業吧(合掌)


補充連結:
嘉義縣 113 年第 4 次文化資產審議會(考古遺址)會議
(可以看一下委員們如何討論台積嘉義廠遺址的處置)

眾裡尋它千百度:「太保農場遺址」
(前調查團隊言古文化的心路)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地洞圖書室小小的,關於考古學/人類學的圖書室。 分享一些我們的書寫、觀察跟介紹。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oharchspace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ooharchspace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介紹|東京埴輪展特別報導【下篇】:ハ二ワと土偶の近代

介紹|東京埴輪展特別報導【上篇】:挂甲の武人 国宝指定50周年記念特別展「はにわ」

介紹
6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