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一定要成為所謂「理想的樣子」-談談社會焦慮和解決方法
「焦慮」幾乎成為現代社會的熱詞,一提到焦慮,大部分的觀點都是從個人身上的事件與情緒出發,在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時,我們失去對事情的掌控權往往是焦慮產生的一大主因。不過焦慮大可分成兩種,除了個人的焦慮,社會層面的焦慮也在深深影響著我們。
在訊息技術高度普及的現代,焦慮的兩大來源我認為是「社會標準」和「接收頻率」,從個人到社會到世界,焦慮乃至衝突都離不開這兩項因素。
「社會標準」從廣義上來說,是一個長時間的社會共識,它是基於民族性、文化風俗、國家政體等眾多複雜的因素,隨著時間的推進慢慢形成的,比如財富的標準、美麗的標準、幸福的標準等等,每個不同的民族、國家都會有它特定的社會標準,這些底層的、隱性的社會標準在日常的生活中影響我們的自我評價系統,它就像產品上的默認選項,當我們對自我的認識和事件的思考還不夠深刻時,社會的標準就是我們的標準,使我們不自覺地拿這個默認的社會標準來評價自己當前狀態,當這兩者有落差時,焦慮就產生了。比如華人文化圈對美的定義普遍是「高、瘦、白」,容貌焦慮就產生了;對幸福的定義可能是有房有車、有美滿的婚姻、有優秀的孩子、甚至是在哪個人生階段應該做什麼事,年齡焦慮就產生了。這些無形的社會標準並無對錯,因為不同的社會環境、成長環境、甚至是年齡層都會有獨特的標準,這些標準背後反映的可能是一些社會期待或民族特性,但當它過度的成為你個人的行為標準時,就容易成為焦慮,彷彿在告訴自己:我還不夠美,我還不夠幸福。
另一個來源「接收頻率」,是在一段時間內你能接收到與此標準相關的資訊次數,可想而知,在資訊獲取門檻極低的現代,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透過網路在各種設備上接收到你想了解的資訊,但代價是我們除了接收針對性的資訊來解決問題外,大部分時間都接收到大量無關緊要的雜訊,而大腦不可能對所有資訊進行嚴密的思考,在面對我們並不熟悉、非目標的訊息時,我們會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分類訊息,就是「頻率」,曝光越高的訊息我們會覺得是熟悉的、偏好的、甚至是重要的,這也是簡單曝光效應的基本原理,但同時這也會對我們的決策和自我評價造成誤差,因為高頻率不代表發生的機率,也不一定代表重要。比如在新聞社交媒體上常看到「成功人士的30歲」,這些理想生活的樣子被大量的曝光,然而這些成功故事或許只佔30歲人群的1%。在不了解某個行業或文化圈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去判斷它是普遍現象還是特例、它是真正重要的還是被過度報導的,也就很容易造成以偏概全的焦慮。從這個角度來看,現代的社交媒體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傳遞資訊,他們一定程度上也在製造焦慮,因為其背後的算法可以決定要呈現什麼內容給你看,內容的曝光決定了你接收的頻率,頻率決定了你對一件事或一個圈子的基本判斷和認知。當然這中間還牽扯到其他很多因素,但基本邏輯依然是第一段提到的,你的狀態與這個「美好的」、「應該的」標準中間的差距就是焦慮。
那麼如何緩解這些社會帶來的焦慮呢?
1. 劃清焦慮的界線
社會標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由外向內的去給你定義好什麼是理想生活、什麼是幸福人生。對於這些問題我們不難找到一個普世的答案,就算不找,社會也會告訴你,但難道這些標準不應該由我們去定義嗎?什麼外表體態是自己喜歡的,什麼事情讓你覺得有趣有動力,什麼年齡做什麼是適合你的。其實很多焦慮不屬於我們,我們有權利,也應該把它還回去。
這個概念很類似心理學上說的「課題分離」,當你感受到焦慮時可以嘗試問自己一個問題:焦慮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如果這個承受的對象是你,那麼這就是你的議題,如果是為了滿足於外界的需求,那麼這多半是別人給你的。這個問題本身在分析你的這些焦慮,有多少成分是來源於别人的要求和標準,劃清焦慮的界線,關注在你自己的需求上。
2. 了解你和標準的真實定位
要打破社交媒體帶來的焦慮,可以試著去探究這個現象是普遍還是特例,是站在什麼觀點上述說的,比如美醜的樣子是站在什麼視角下定義的?這個標準的樣本是0.1%還是10%?這需要花一點時間,但這個過程其實讓我們從訊息的接收者轉變為訊息的思考者。另一方面,你和大多數人相比,在這個標準下的位置在哪裡?這個標準和你的人生有什麼關聯?當我們花越多的時間從自己的需求出發,思考、評估這個社會標準時,我們越能清晰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最後想說的是,其實焦慮還是會不斷的出現,目標永遠不是消除它,而是了解它背後的真實情況,釐清自己的需求,即使在一個充滿標準、期望、焦慮的社會,我們還是有機會去釐清界線,活的從容。
Reference
一刻talks。大將軍郭 | 焦慮的時候要問問自己,這些焦慮有多少成分是來源於別人的要求和標準?
第2身份。謝田 | 我們要如何對抗這時代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