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劇場老師(三)

蔚藍天空
·
·
IPFS
·

兩個月來都想再寫這個題目,只是被其他主題先跑,內心卻未曾忘記老師,近幾年總有些時刻,透過社群通訊軟體聯繫,即便老師因為上年紀,離開高雄回台北休養,卻還是掛念著南部劇場發展,特別對我們這些相熟後輩,一見面他總第一句話就是:最近有沒有做戲啊? 做怎樣的戲啊? 他喜歡聽我們描述正在進行的新戲,然後再提出一些能夠增益的觀點,那是他刻在骨子裡對於劇場的熱愛和責任感,每個後輩做戲,邀請他出席觀賞,他也總盡量排時間去觀賞,看完也誠懇又激昂地提出建議和看法,「做劇場不會大熱發光,是表演藝術裡最邊緣的,雖然弱勢但目前還是無可取代,可總是要有人持續投入去做才不會消失。」

很慶幸,在初入劇場就認識這位大前輩,他是很多劇場人的老師,也在早期指導過許多歌手舞台表演的老師,他叫卓明,本名是林啟星,做為台灣第一個業餘小劇場「蘭陵劇坊」的創團成員之一,蘭陵劇坊可說是台灣小劇場源起之一。這個劇坊出名的代表人物為金士傑、李國修,因為他們後來也參與電視演出。卓老師在幾年後移居南部,幫助南台灣幾個戲劇團體辦理劇展或訓練課程,甚至後來幾個劇團的成立,卓老師都大力推了一把。

我在某一回的排練場遇見卓老師,那時還演沒幾齣戲,就是個菜鳥新人,當卓老師看完排練與導演和行政在討論時,我也不怕生的硬湊過去,即便只是聽前輩們討論,也覺得很有收穫,然後不自覺的就提問,很菜的問題,但卓老師非常開心的回答著。他不希望我們把他當成長輩或前輩,他喜歡分享,分享他在劇場探索積攢的一切,只要你願意靠近,願意開口問,他都會事無鉅細的解答。

有一回,我參演一個落地掃形式的戲,演出地點不是廟口就是某些場館的某個空地,那天下午在一個涼亭,或許是劇情深入民心,或許歌舞引發觀眾熱情參與慾,有位看來神態奇特的大哥自顧自地扭動身軀,並且一直向演員湊近,那場剛好卓老師有在,他看出演員擔心演出會因為被打擾而搞砸,便主動融入劇情引開大哥。事後我向卓老師表達感謝,他說,演員要有很強的心理素質,一上台遇到狀況要處變不驚,還要能對周遭發生的狀況作出應變,這種能力是需要培養的,我們做劇場的就是這樣,你就一直做一直演,就能學會了。

老師活得自在通透,從他臉上總出現頑皮的笑容,他總是想做就去做,想試什麼就去試,失敗了也不要緊,當經驗累積足了,很多事都會水到渠成。我很幸運在蘭陵劇坊30周年紀念演出時,參與演出卓老師重新執導他以前的一齣戲,他總提醒著大家,不要拘束自我,儘管去突破,而老師卻很少問我最近做什麼戲,只是問我最近有沒有桃花,「你把應該人生中的豪放狂妄,都放在舞台上了,對感情太自我拘束太小心翼翼,從來沒有熱烈地綻放過一回熾火青春,去綻放過一回吧,這樣你的人生會精采許多,靈感會更如泉湧。」老師,這件事我做到了,雖結果都不盡如意還留著些遺憾,但這樣才是人生。

我的畢業製作,當然邀請卓老師作為座上賓,散場後卓老師很開心地拉著我說,「這齣戲極有意思!」他掩不住眉眼笑意,繼續說:「你應該繼續這個題材探索,然後把中年甚至老年的境況做成戲,這是當前的歐美正在開發的題材。」這場話聊完,我真的有心關注這題材的後續,也發現這些年歐美浮現不少這樣的題材,且多往中老年境況探索。說來慚愧,雖然很希望為十年前的戲推出續集,但這十年人生浮浮沉沉,徒有念想卻抓不到一絲念頭沉下來寫劇本,可我自認為還沒到放棄的時刻,畢竟老師直到最後都沒放棄,即便年紀漸長身體不適回到北部,依然關注南台灣劇場發展,我們透過通訊軟體向老師請益,也如此問候著老師,希望老師知道我們還有人堅持著。

直到5/23深夜,偶而才開臉書的我,打開臉書卻刷到一群劇場朋友的哀悼文,前一天早上九點多,老師解脫病苦乘風而去,這讓我心情低落了兩天,才有能力提筆,為老師記下一篇文字,他是終生為劇場付出的大師,卓明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