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隨筆—金針度與有緣人
名山學堂私塾班開班已進入第八期。課程內容也在持續微調中更新成了2.0版,如實反映了自己的教學相長過程。
開設名山學堂的初衷有二:首先是因為自己相對幸運且特殊的學官產多元性職業生涯,產生過許多動心忍性、並也很有趣的故事,所以就假設或許有人會有興趣來一起分享其中的熱鬧與門道。其次由於教學是透徹一個理論的最有效方法(費曼學習法),因此想藉助小班私塾的開課,使自己退休後要將經驗轉化成理論的企圖,獲得一個反覆錘鍊的場域。
原本設想的名山學員是:企圖為職業生涯尋求突破的Post-EMBA檔次的企業高階主管;但實際開班後,卻發現學員組成竟然跨越從70歲到32歲的老中青三代。其中資深的一代,有許多還是遍訪天下名師,努力精修各家武功秘笈的終身學習典範。至於年輕的一代,有的正在創業,但發現世界跟想像的不太一樣;有的則是準備接班的二代,在傳承與創新的路線上戒慎恐懼,摸石子過河;不過,都可視為正在尋找觀察與理解世界的視角,以及探索解決問題的門道。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沒錯,有學習動機是能學到東西的前提。
名山學堂七期下來,從學員們所寫的心得以及課中與課後的反應來看,不論老中青應該都還能各取所需,並都認為開了腦洞、展了視野;而我自己也成了「費曼學習」效應的受惠者,把根據經驗所概括的理論以及所想傳達的概念,經過一次次的實境排演與修正,也越發清晰成形。
名山學堂原本一期開8堂課,後來濃縮為6堂。要用有限的幾堂課,講清楚頂層領導的關鍵門道,確是個有難度的挑戰。我把這一門道聚焦在「單兵戰鬥(決策)」與「團隊作戰(執行)」這兩種功夫上,因為這是任何領導者要有效解決問題必須蹲好的基本馬步。
由於自己求學與工作過程中,一直都把「人怎麼思考並做選擇」、「人的創意怎麼產生」(這兩項是「單兵戰鬥」的決策力),以及「人如何相互影響」、「人如何協力完成複雜工作」(這兩項是「團隊作戰」的執行力)等問題,以打破砂鍋問到底,反覆追問「問題背後的問題,QBQ(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的方式,不斷探索它們深層「變中的不變」道理(所謂的第一原理);因此幾十年的探討 — 有些還通過期刊論文的發表,來完成它們的學術檢驗 — 持續淬鍊的是一套企圖融會貫通東西方智慧,可供領導人用來「看世界、解問題」的心法。
由於這套心法探索的是管理上萬變不離其宗的基本道理,因此它們就可能具有「老少咸宜」的特性,亦即:學習者即使有人生歷練上的差異,但也都有可能各取所需,用它們來把不同的碎片化概念與經驗結構化,整理出一套有助於自己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脈絡與架構。
古人說同船擺渡要修十年因緣,同堂研修一套道理遠非一趟擺渡可比,必須積累更深厚的因緣才能成果。名山學堂的金針度給有緣的朋友,我們珍惜這種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