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呼吸
2021年的第一天,我在柬埔寨博科國家公園的山上,遠眺越南富國島,還有海邊一片又一片的填海工地,無論走到各處,我的身邊都盡是年輕人在嘻鬧。十六、十八、廿二的年輕人穿著喜愛的服飾在景點打卡,任何歷史景點也成了他們的陪襯。我再一次感受到,這個國家(甚至是整個東南亞)就如一匹活力充沛的馬,無法抵擋,往前狂奔。
我在柬埔寨從事和平建設工作(peacebuilding)近兩年,這些年來看到亞洲、世界的局勢,以及家鄉香港的各種急劇變化,心裏充滿焦慮,亦要花比從前多倍的精力去專注工作。因此新的一年,我希望重拾穩定的閱讀習慣,並且將自己的思緒有系統地敘寫下來。
適逢最近很多香港人投入社交網絡移民潮,大家紛紛張貼連結、二維碼、教學文章。然而,我在想的並不是我要「搬」到哪裏去,而是從網絡科技霸權的宏觀環境來看,我該如何好好保存自己的聲音?我該如何好好保護我的眼睛去吸收我真的想知道的資訊?
個人資料、網絡習慣數據被賣固然是對我們個人和群體的侵害,不過,我們置身在網絡世界、社交媒體當中,我們失去的就只有數據嗎?我們天天輕鬆給讚、給嬲,轉貼最爆或者最動人的語句,但我們卻是在公共中隱藏了自己。
怎樣隱藏了自己?當我們成為了資訊的消費者,天天接近無意識接受網絡演算法的餵飼時,不單被萬千的「內容」麻痹了思緒,情感和真摯的想法也化為碎片,被下一則內容掃走。麻痹不是說我們不再動腦,我們仍然會有喜怒哀樂、價值判斷、個人喜好,只是在不斷吸收內容的同時,我們忽略了組織、描述內心真摯想法的能力,它們就如限時動態一樣轉眼便溜走了。即使使用者條款上沒有寫,其實網絡消費者也不自覺地封存了靈魂深處的創意和真摯。
人就是人,是有血有肉的靈魂,不是數據,不是圖像,更不應該被「內容」淹沒。我們擁有自己獨特的故事、觸覺、情感、真摯的一面,所以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是智慧的載體。網絡科技應該是用來幫助人類發揮最大的潛能和創意。
在網絡極權的浪潮還未完全淹沒我們之時,我希望在風高浪急中重新學會呼吸,並以寫作和閱讀找到協調自己心靈的能力。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