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 Self-esteem, 好 or 不好?
這幾天修讀一個online的社會心理學課程, 在講到自我認知時關於self-esteem這一部分我覺得很有意思. Self-esteem中文通常譯作自尊心, 而普遍的認知 (尤其在西方社會) 一直是high self-esteem是正面的值得培養的品質, 具有high self-esteem的人通常更加自信和樂觀, 各方面表現也更加出色. 教育部門和專家曾經研究一些項目試圖通過提高學生的self-esteem來提高他們的課業表現甚至改善諸如青少年吸煙喝酒濫用藥物等問題, 結果卻都令人失望. 心理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 人們其實是搞反了因果關係, 並不是因爲high self-esteem而產生出色的表現, 而是因爲有了出色表現促進了個人的high self-esteem.
讀過一點心理學知識的人應該都知道, 我們在進行自我評價時普遍會高估自己的能力. 比如問起"你認爲自己與人交往的能力高於還是低於平均水平" 或是 "你認爲自己對風險的評估和謹慎程度是低於還是高於平均水平", 大部分人都認爲自己是高於average. 用統計數據來看, 就變成70%以上的人都認爲自己高於平均水平, 這顯然不可能是事實, 也就出現大衆普遍存在的over-estimating. 我們在出現好的結果時, 通常會把原因歸結為自己的個人特質, 而出現了坏的結果, 就會更多去尋找外部原因, 比如運氣不好受到外界干擾等等. 這種自我認知偏差的長期積累就會令我們對自身產生一種不實際的自信.
具有high self-esteem特質的人在over-estimating這一點上往往會更加嚴重. 他們認可自己的能力和表現, 對形勢發展總是樂觀估計, 也對自己的判斷或信念更加堅定. 這樣的人更傾向于冒險, 同時很難被説服. 相比之下, low self-esteem的人會產生更多自我懷疑, 他們在做決定時會更加謹慎, 不願意冒險, 在詢問他們的意見時常常的回應是"I'm not sure".
那麽high self-esteem的好處呢? 最大的好處有兩個: 一是initiative, 即這類人適合去領導一個團體或者倡議某些活動, 他們的樂觀和自信可以讓其他人跟隨他們, 他們也更具有創新精神, 畢竟很多新點子新技術都是在甘冒風險的情況下出現的. 二是happiness. 毫無疑問, high self-esteem的人因爲對情勢更加樂觀, 有很高的自信和自我肯定, 他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比起low self-esteem的人普遍更加覺得開心和幸福.
絕大部分人都是在extreme high self-esteem和extreme low self-esteem之間, 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保有適度的樂觀和自信, 但又不過高估計自己. 最近讀的一本書<思考, 快與慢>中, 作者把人類的思考方式歸為兩個系統的運作, 系統1依賴情感和經驗迅速作出判斷, 系統2則是負責審慎的分析和推理才下結論. 不幸的事, 系統2沒那麽勤快, 當我們遇到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判斷時, 系統1會自動尋找一個相對簡單熟悉的問題來進行替換, 比如問"你認爲這家公司的未來運作如何"不少人會替換成"對這家公司的產品或者管理人員的印象". 後者是大腦很熟悉可以輕鬆給出答案的問題, 而作出回答后因爲過程輕鬆並無不适, 這個答案也就變成了那個複雜問題的答案, 系統2則根本沒有參與. 所以, 很多時候, 表現出輕鬆和自信, 不代表給出的判斷和決定就準確, 這一點在面對那些high self-esteem的專業人士--自信滿滿且不容置疑時, 就需要格外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