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政黨的歧視
最近跟一些非政治圈的朋友聊到選舉,尤其是關於台北市長的「綠、柯對決」,感受到這些人對於「政黨」有很深的誤解與「歧視」。
這種價值觀,舉例來說,體現在兩件事情上:經常把「選人不選黨」放在嘴邊(主張自己是中間選民),以及柯文哲的出線與高支持度。
我自己對政黨的理解是如此:
1、在民主政治中,選舉是必要的遊戲規則。
2、從執政到選舉,都是政治產業中的專業。
3、政黨是根據(2)所形成的專業組織。
理論上人人都有權參與選舉,但在實務上,就像今天你要開一家公司,總需要關於財務、會計、法務等專業知識,小公司通常會跟外部專業人士合作,以獲得協助。你若想參與政治這個已經高度專業化的遊戲,同樣需要這些專業人士的幫忙。而這群專業人士在政治領域裡,就形成了政黨。
4、政黨的本體,不外乎人、資源、黨綱/黨章等黨內制度。
人的部分,有分檯面上的政治人物與檯面下的幕僚。資源基本上就是錢,理論上就是政治獻金。黨綱代表這個政黨的核心價值,是用來號召、吸引選民的訴求,也是品牌定位。黨章則是這個政黨內部的各項遊戲規則,包括黨員的權利義務、公職人員的徵召與提名辦法等等。
選舉這件事,在實務上是高度商業化的。這裏說的商業化,指的是候選人之間在選票市場的競爭。誰能讓選民在投票日當天在選票蓋到你的那一格,你就是贏家。這過程中需要組織、擬定政策、選情分析、行銷等專業技術。由於選民的注意力有限,所以除非是全國知名的政治人物,否則候選人仍然必須在自己身上貼滿各種標籤,增加選民對自己的印象。其中一個重要的標籤,就是政黨(所代表的核心價值)。另一個好處是類似一般員工到大企業就業,其他人就會比較容易認識你,「啊!你是 Google 的員工!」
所以「選人不選黨」變成一種主流、甚至具有道德高度的政治選擇標準,應該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因為沒有多少政治人物能夠真的「獨立」參政。例如柯文哲選上後,原本被借過去幫忙選舉的民進黨人,也通通回到民進黨。沒有自己的人馬和來自政黨的人才奧援,就造成了施政上的障礙。
對政黨的「歧視」文化,媒體肯定是推波助瀾者之一。更精確來說,是對於「傳統政治人物」的歧視。只是如前所述,你只要是政治人物,通常就是屬於某政黨。而政治人物又是一種人人有權對其吐槽的職業,地位低落似乎也不意外。也因此讓「政黨」被拖下水。
在這前提下,「選人不選黨」成了「政黨」之外的市場空缺,而例如柯文哲這樣的非典型政治人物就接收了這部分的選票支持。但其之所以能靠這種非典型的品牌定位來吸引「選人不選黨」的選民,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參選的是台北市長,擁有全國的媒體曝光。出了台北市,這種模式不太可能被複製。但由於「文化」如此,所以許多政治人物就算代表政黨參選,但又表現得扭扭捏捏、對於自己所屬的政黨避重就輕。
在沒有柯文哲的其他選舉中,仍堅持「選人不選黨」的選民和政治人物,真的是件很奇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