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問題 談衰退、政府調控與GDP

簡.不簡單
·
·
IPFS
·
經濟大問題 有些經濟學家會針對重要的經濟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什麼是成功的經濟」 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答案,但政府會朝這些成功的經濟方向努力。英國經濟學家凱特拉沃斯成功的經濟是眾人基本需求可以得到滿足,同時不傷害地球環境。過多:讓環境承受過多壓力,就要處理水資源不足之類的環境問題。

經濟大問題

有些經濟學家會針對重要的經濟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什麼是成功的經濟」

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答案,但政府會朝這些成功的經濟方向努力。

  1. 英國經濟學家凱特拉沃斯

成功的經濟是眾人基本需求可以得到滿足,同時不傷害地球環境。

過多:讓環境承受過多壓力,就要處理水資源不足之類的環境問題。

太少:基本需求與權力沒有得到滿足。

  1. 美國經濟學家貝琪史蒂文森

一個經濟體越富裕,GDP數字越高,表示它越成功。大多數會讓人感到快樂的事物都要花錢,例如公園、乾淨的街道、健康的身體...

  1. 美國經濟學家理查伊斯特林

人民的幸福比國家擁有財富更重要。但金錢不是一切!富裕國家人民未必是最幸福的,因為金錢不是唯一可以讓人民幸福的東西;擁有選擇的自由、對政府的信任度、提供支持協助的社區,都很重要。

經濟小問題

有些經濟學家關切的是特定、區域性的問題。2003年,印度經濟學家阿比吉特和法國經濟學家艾斯特成立「貧窮行動實驗室」。例如「如何讓更多人使用蚊帳,來有效防治瘧疾?」提出實際解決方法,進行測試。

使用殺蟲劑處理過的蚊帳是預防瘧疾的有效方法,測試蚊帳使用度和價格的關係。

經濟問題不外是通貨膨脹、失業和經濟衰退三大項。

一般物價水平持續上升,物品的價錢變得越來越貴就是通貨膨脹。

雖然適度的通膨對整體經濟而言是「好的狀態」,可是萬一通貨膨脹過度,又會引發其他問題。因為商品價格上漲,製作商品所需的材料也會隨之上漲,連帶著運送材料費也會上漲;當所有價格上漲,薪資沒有增加的人就很難購買東西了。

反之,商品價格下跌的狀態稱為「通貨緊縮」,薪水、利率、糧食、能源等價格會跟著下跌。薪水一旦減少,大家不願購物品的價格又會繼續下跌。當各種價格都下跌,形成景氣的惡性循環,一步步走入更糟的局面,便可能造成經濟蕭條。

這篇你會知道:

  1. 衰退與蕭條
  2. 全球化時代
  3. 美國「次級房貸」
  4. 股災
  5. 石油危機
  6. 經濟危機
  7. 政府會破產、倒閉,不用還債嗎?
  8. 銀行作用
  9. 政府的調控與管理


  • 衰退與蕭條

衰退是指持續數個月以上經濟普遍大幅下降的時期。國內生產毛額GDP用來衡量經濟體中所創造的產品和服務的指標已經持續下降至少好幾個月。這意味著民眾購買較少的產品,工廠減少製造,而零售商也銷售較少的品項。

是什麼導致衰退,兩個主要原因,經濟泡沫和黑天鵝事件。2000年代網路泡沫、2008房市泡沫、2020年新冠病毒,其他原因是某種經濟衝擊(像油價上漲),或利率上升,這會使得借錢的成本太貴。

經濟泡沫它全都是從某個新的產品、技術或市場的變化開始的。一開始投資者都抱持著好奇且謹慎的態度,但接著就發展出興趣。很快地,大家開始擔心,如果沒有跟進投資這項資產(有價值的某樣東西),會錯過大好良機。感到亢奮的時候然後開始失控地買進。一旦大家察覺到這些資產的價格已經飆得太高,就會看到大量且快速地賣出。造成這個泡沫破滅,使得這項資產價格暴跌。

17世紀的鬱金香狂熱、2001年的網路泡沫、2018年比特幣泡沫,都是經濟泡沫的例子。


蕭條是指更嚴重衰退持續了好幾年,迄今為止「大蕭條」是美國唯一有過的蕭條。

美國大蕭條

1929年10月29日(又稱為「黑色星期二」)美國證券交易所崩盤了。在喧囂的1920年代後,經過多年的瘋狂投機,股票已經被過度高估。想要一次賣光所有股票的投資客引發恐慌,投資客損失數十億美元,到了1933年,1500萬名美國人失業,美國有幾乎將近一半的銀行倒閉。

1933年羅斯福總統簽署了銀行法案,聯邦政府一系列的救濟計畫和金融改革,為了讓美國擺脫大蕭條,建立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政府機構為那些將錢存入銀行的人提供保障。

經濟大蕭條之後十餘年,美國投入巨額資金興建公共工程,創造就業機會。也同時大量印鈔票,降低利率,提高稅賦。因此很難判斷究竟哪一項政策讓經濟開始復甦。

衰退或蕭條都是暫時的。他們發生的時候讓人很痛苦,但市場最終還是會反彈的。上上下下的流動,是整個經濟過程的一部分。


金融危機是有傳染性的,且一浪接一浪衝擊各地區,像海嘯從金融業擴散到實體經濟和各行各業,造成經濟衰退的嚴重後果。

  • 全球化時代

一戰前各國以黃金含量定義自己的貨幣,以黃金作為國際金融的共同單位。不論英鎊、美元或法朗,都能轉換成黃金的重量單位,利於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但這個「黃金秩序」在一戰後被破壞,因為每個國家都在大量發行貨幣,導致沒人相信各國貨幣所對應的黃金含量。

二戰後,國際貿易在自由主義陣營中再度繁榮,但卻已經無法回到「黃金秩序」。這時英國經濟學家凱因斯建議各國採用美元作為國際金融的共同單位。

不論這建議功過如何,他畢竟是當時知名度最高的經濟學家,一戰後成名。當時英鎊已發行過多,英國政府卻要求英鎊必須以原本的黃金含量計價,導致產品輸出量大減,失業人口大增。加上戰後有百萬戰士失去原有工作,失業問題成為英國最大的經濟和社會危機。

「凱因斯政策」在當時被提出來,當市場秩序無法創造就業機會時,政府可以擴大財政支出去創造就業機會。他認為只要人們能就業,就有錢可消費,以支持廠商,也就能恢復市場秩序。至於政府超出預算(財政赤字)的部分,可以等到經濟富書或繁榮時,再增稅還錢。

德國在一戰後面臨的是通貨膨脹。戰後不僅生產力和勞動人口盡失,又承擔鉅額的戰爭賠款,所以大量發行貨幣,只得貨幣價值下跌。於是超級通貨膨脹出現了,不到兩年間滿滿一抽屜的貨幣買不起一顆雞蛋。這使得德國至今仍以「避免通貨膨脹」為主要經濟政策。

想較於歐洲國家,美國因為擁有廣大的中部平原和太平洋沿岸尚未開墾。所以在二戰前是以「促進經濟成長」為主。美國雖然沒受到一戰的破壞,卻在1930年出現有史以來的經濟蕭條。勞動人口有四分之一失業。於是也學英國採用凱因斯政策,但還來不及檢驗政策的成果,二戰就爆發了。戰爭讓人們暫時拋開失業的煩惱。

二戰後,歐洲各國政府又繼續發行貨幣。終於在1970年出現通貨膨脹及隨後發生的經濟大蕭條。當時美國學者傅利曼認為通貨膨脹都是政府濫發貨幣造成的,因而要求每年的貨幣增加率不得超過人口增加率和經濟成長率的總和。希望能用這個規則去約束政府的自由裁奪權。

另一位美國學者布坎南則認為必須在憲法上限制政府預算不能有赤字,也不能發行任何公債。

赤字財政政策就像一只「魔戒」,會讓政府官員變得貪欲無度,必須斷然地丟入火山烈焰中。不過,這的確是一件很艱難的任務。

美國政府就能誇口能讓窮人也實現住者有其屋的「美國夢」,要求銀行給予無息貸款,不能只顧慮借款人的還債能力。金融界就把這些具有風險的借據,包裝成金融工具,在國際間販售。

2008年當金融界開始不信任這些金融工具時,「美國次貸危機」就發生了並擴及全世界。例如在歐洲,赤字財政政策就刺破了南歐幾個國家的財政泡沫。像希臘政府為了拉攏人民,長期以公債和借款方式推動北歐式的福利政策,等到的不是繁榮而是蕭條,不得不於2010年宣告國家破產。

中國也沒有勇氣把魔戒丟入火山,但在1989年斷然放棄計畫秩序的勇氣的確難能可貴。中國在開始改革和開放後,逐漸擺脫貧窮。雖然中國當前仍有半數的國營企業,但民營企業的經濟活動已進入市場秩序。市場秩序給了民營企業活力,也將中國推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較遺憾的是,中國這幾年有重返計畫秩序的跡象,這將會妨害進一步發展。

  • 美國「次級房貸」

銀行造如果經營不善可能對社會造成危害。在2007-2008年引發意想不到的全球金融風暴。

金融風暴就像強烈颱風,超過17級的強度颱風襲擊經濟。跟金錢有關的暴風雨,如果沒做好防護措施,可能變窮,甚至破產家破人亡!

在2000年代中期,有許多美國民眾購買房子。房屋放款人(借錢給人買房子所需資金的公司)利用民眾購屋的需求,放貸給信用品質較差和收入較低的借款人,許多人根本沒有能力償還貸款和利息,這就是次級房屋信貸。

金融機構願意借給沒有優良信用紀錄的借款人,因為次貸利率通常遠高於優惠貸款利率,回報較高,當然風險也較大,萬一人們無法還款,銀行就會虧錢,所以他們就把這些呆帳賣給其他機構,像是投資銀行。

投資銀行這些貸款風險很高,於是將這些房屋貸款的債權和其他風險較低的債權包裹成某種金融衍商品賣給投資人。這種作法有時是違法的。

接下來如果借款人償還貸款,錢就會流到購買這些債權的投資銀行。

每個月,投資銀行和投資人都能分享房屋貸款的還款利潤。越多人向銀行貸款買房屋,他們得到的利潤就越高。許多房屋不斷增值,售價比屋主買進時還要高,讓屋主可以還清房屋貸款,然後再接受新的貸款、購買更貴的房子...

直到房價無法繼續上漲,許多人就算賣掉房子也還不了貸款,變成負債累累而沒有能力償還,投資銀行收不到還款,就沒有利潤可以付給投資人,商業銀行也不能再把債權賣給投資銀行了。這樣的連鎖反應,人人都有金錢損失,大家也對彼此失去信任,在各方面造成嚴重影響。

燒向銀行的怒火

銀行每天在世界各地互相借來借去的金額有如天文數字,今天借明天還的超短期借款。由資金不足的銀行向有閒置資金的銀行借錢,以補足帳面上的數字。一旦停止以上的流動,資金就會大塞車,結果造成全球性的金融恐慌,這就是所謂的雷曼風暴。

曾經被認為「大到不能倒的銀行」因為虧損太多,不得不關閉;還有一些銀行停止貸款業務,導致一般人和企業都借不到錢,整個金融體系的功能全都停擺。市場陷入了「接下來是哪家銀行要遭殃?」的恐慌之中。企業一家一家倒閉,失業人口急速攀升。

在某些地區,政府出手用大筆稅收來拯救快要倒閉的銀行,這樣的做法令人民非常憤怒。當時美國政府花了數十億美元來拯救(紓困)。

政府給企業或銀行錢,試圖拯救(紓困)他們。有些銀行家竟然將鉅額紓困金據為己有,完全沒有用來扭轉危機。

有人認為政府應該替人民紓困,而不是銀行。

大家並不清楚這場危機發生的源頭,但許多人的怒火都燒像銀行和銀行家。

銀行賺不到錢,賺錢的是銀行家。

雖然違法的銀行高層有好幾個人,但卻只有一名美國銀行家入獄。事實上大家很難找到具體的證據,證明到底誰該為這些違法事件負責。

事實上該為這場危機負責的,並不是所有的銀行家,而是少數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高階主管,他們的職位有很大的權力,所以才能做出這麼冒險的事。以美國某銀行總裁為例,他在雷曼風暴前的獎金高達好幾十億元,理由是:只要能讓公司賺更多錢就有坐領高薪的價值。

少部分的銀行家拿別人的錢進行一場豪賭,贏的時候只有自己賺大錢,輸的話就由所有納稅人買單,這種金錢遊戲就是如此荒謬。雖然大部分的銀行家都是為了經世濟民,但就是有少部分的老鼠屎會慷他人之慨,從中牟取暴利。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在這次金融風暴以後,許多政府都制定了新的法規,實施金融監管,保護消費者,並防止那些對金融不懂的人,做「掠奪性貸款」。

「歷史顯示,當金融風暴發生時,有兩件事可以斷定:一定還有下一次,而下一次絕對和上一次不同。」

歐美的大銀行胡亂借錢,利用證券化這種特殊手法,把「借錢」這項交易本身賣給別家銀行或投資人。負起責任把借出去的錢收回來是銀行的本業,銀行卻肆無忌憚地把倒債的風險硬塞給別人。不顧後果地將房屋款證券化,並且瘋狂大甩賣的銀行要付責任;購買這種證券化商品的人當然也難辭其咎,因為他們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沒搞清楚內容就隨便亂買。


歐美房價莫名其妙持續上漲那幾年,這種交易多得不得了,結果讓全世界都坐上同一艘賊船,一旦哪裡出現破洞,就會演變成連鎖性的虧鎖。原本跟垃圾沒兩樣,沒有人知道真正值多少錢的東西一下子累積到幾十兆,然後突然有一天,船撞上冰山。

就像居心不良的「抽鬼牌」,不知道鬼牌在誰手中,大家流輪抽,漸漸地「感覺怪怪的」牌越來越多,回過神來,所有人都拿了一手鬼牌,誰也逃不掉。

如果能了解銀行的運作方式,並且監督他們做的事,就可以避免再度發生這麼嚴重的災難。

2009年全球經濟衰退2.3%(2008年成長1.9%),希望各大企業裡當在此次風暴中獲得教訓與啟發。企業要永續經營,要有良好的財務控管、穩健的投資。風險管理是企業避免成為擱淺鯨魚的首要課題。

  • 股災

「股災」是「股市災害」或「股市災難」的簡稱。當股市出現問題而引發突然的股價暴跌,從而引起社會經濟巨大動盪,並造成巨大損失的異常經濟現象。

美國房價下跌時容易引起連鎖反應,導致全球股災。

股災表象是股票市值劇減,使注入股市很大一部分的資金化為烏有。隨之而來的是經濟率退、工商企業倒閉破產,也間接波及銀行,使銀行壞帳(無法收回的應收帳款)增加。

在金融業中,有各種其他的衍生產品,例如股票「衍生」出來的期貨產品也是其中之一。由於槓桿效應,將現金倍數無擴大投資,危機來臨卻沒有足夠的現金來因應。過多衍生產品的出現和氾濫暴露了政府對衍生工具的監管不足,一出事導致投資者失去信心。而倖存的金融機構或銀行為求自保,就收緊借貸,令企業因資金不足無法運作,將金融業的困境延續各行各業,最後導致經濟步入收縮週期。

香港於1973年經歷了首次股災。1969年由李福兆牽頭的一群華資經紀暗中籌備一間華人的股票交易市場:遠東交易所,開始了普羅市民參與證券及股票買賣,當時恆生指數曾創下當年新高,其後股市節節上升,不足兩年上升1.5倍。1973年發生了香港股票普及化後第一次股災,恆生指數於一年內大跌超過九成,數以萬計的市民因此而破產。

一次股災給人類造成的經濟損失遠超過火災、洪災或強烈地震的經濟損失,甚至不亞於一次世界大戰的經濟損失。在股市國際化的國家和地區,股災更會導致投資機會減少,促使資金外流,引發貨幣貶值,也衝擊市場。例如1929年美國發生股災時,首先受衝擊的就是金融市場。美國倒閉破產的銀行,從659家增至1931年的2294家,從而使得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混亂的狀態。

  • 石油危機

近年來國際油價不斷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大型銀行、對沖基金和其他投機資金大量湧入石油期貨市場,使原油期貨成為一種金融投機工具。

一些石油國家因受到戰爭威脅,開採及生產均有障礙。如世界第四大產油國,伊朗的核危機懸而未決,也影響國際油價。如果開戰,封鎖海峽阻止俄羅斯所有石油出口,屆時必定造成石油荒及油價突然上漲。

20世紀人類經歷三次石油危機,第一次在1973-74年間,引起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美國、歐洲、日本影響最大。

第二次在1979-80年代初,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和伊拉克開戰,原油日廠量銳減,國際油市價格飆升。也引起西方工業國的經濟衰退,美國GDP大約下降3%。

第三次1990年因海灣危機而爆發,人類第一次因為石油而發動的戰爭。當時三個月內原油從每桶14美元,漲到突破40美元。

人們對「能源之首」的石油依賴嚴重,但已開始認真考慮找石油的替代品。


  • 經濟危機

當國民經濟或整個世界經濟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內沒有產生足夠的消費價值,導致負經濟增長率時,就是生產能力過剩的危機。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會週期性地爆發過剩的危機。

在經濟危機中爆發時,一方面資本家的貨物堆積如山,賣不出去;廣大勞動群眾處於失業或半失業,購買力下降而不能解決生活基本需要。


發生經濟危機的原因很多種,如國家經濟政策的錯誤、原材料的緊張,尤其是原油的危機、自然災害等都引發一個國家,甚至牽連全世界的經濟危機。而經濟危機給人民帶來後果可包括動亂甚至改變,嚴重的可以引發戰爭甚至世界大戰。


1997年後的亞洲金融風暴,商品滯銷、利潤減少,導致生產(主要是工業生產)總值急劇下降、失業人士激增、企業開工不足甚至大批倒閉(當時飯店及飲食業受到影響最大):社會經濟陷入癱瘓、混亂和倒退狀態,繼而出現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的反常現象。


經濟危機的爆發存在一定的規律,,如被動的經濟危機是指國家在宏觀經濟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出現的嚴重經濟衰退或大幅度的貨幣貶值,從而引發金融危機,進而衍化成經濟危機。幣值很難在危機之後再回升。


若港元與美元掛勾造成貶值,金管局也不會貿然脫鉤及自行升值,所顧及的就是經濟體系長遠的穩定。主動型危機是指採取政策來干涉市場的結果,如中國的宏觀調控。

宏觀調控是中國特有詞,指控制經濟,基本上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為了保持國民經濟能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促進經濟結構的改進,引導推動社會全面進步而採取的經濟措施。包括整個國民經濟總體、地區經濟總體、城市、縣區、鄉鎮經濟總體等。

過去中國在計畫經濟體制下,國家直接插手經營企業,企業是國家的附屬物,全國實際就是一個大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主體,國家政府也不再插手企業經營,而是在市場調節基礎下負擔宏觀調控的職能。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國民經濟才真正形成了宏觀和微觀兩個層次。

危機的產生完全在管理當局的預料之中,危機或經濟率退可以視為改革的機會成本。

  • 政府會因破產而倒閉嗎?

當企業或個人無償能力或負債過高時,我們稱之為破產。若政府負債過多,經濟跌到低谷時,該怎麼做呢

美國的州政府和許多大公司一樣,破產時會先尋求保護,而不是馬上倒閉。

從過往歷史來看,中國古代的皇朝政府都是私有獨資政府,而美國的聯邦制度則是主權的股份型態。在主權股份制下,各級政府都是獨立運作的子政府,權力和責任有限,如下級政府破產,上級政府不用為他還債。如果把國家主權看作是一種政治所有權的話,它也有私有、公有和股份所有三種型式。聯邦政府既有公民轉讓的部分主權,也有州政府轉讓的部分主權:州政府的主權,實際也是公民轉讓的。公民分兩次轉讓主權,一次給全國政府,一次給州政府,而州政府的股份則主要公民的直接轉讓。公民轉讓有限權力,州政府也轉讓有限權力。

今天中國的政府是公有制政府。上一級政府會對下一級政府承擔無限責任,如中國的省政府將會對市政府、縣政府等承擔無限責任,而香港是屬於特區政府,直接由國家政府承擔無限責任。所以說中國政府應該是不會出現破產倒閉的情況。

宣布了破產就不用還債嗎?

在日本如果地方政府宣布破產無力償還債務,會由中央政府負責,可最終是銀行借貸償還。銀行原先以為這是沒有風險的生意,但最終日本銀行因此一家接一家地倒閉,還是政府缺乏嚴格債務管理制度的緣故。

美國的地方政府若出現破產,一般由地方政府自行去解決償還問題,如解雇一批政府公務員以節省支出,壓縮固定資產投資和削減公共服務項目,並延長還債期限。

國際有一個是屬於世界銀行組織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如果會員陷入財政困難且沒有其他經濟協助的時候,這組織就會給予借款,但是借款國要履行很多嚴格的條件,以幫助借款國恢復經濟,如印尼與泰國在90年代爆發了金融危機,這組織就曾為兩個國家解困。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目前有189個會員國,提供錢和技術幫助會「破產」的國家。用於穩定幣別、穩定物價、拿錢幫助企業等。

  • 銀行的作用可真不小,它能使國家經濟復甦

本來銀行的工作是匯集多餘的錢,借給需要錢的人和公司。

假設某公司發生嚴重的食安問題,進口商要求該公司支付賠款,賠償損失。並決定今後不再向這公司進口,公司破產還不出貸款,而財政部長操之過急的發言,導致大家爭先恐後提款,銀行經營陷入困境。如果銀行破產,顧客取不出存款,形成「擠兌風潮,引起「連鎖倒閉」。這樣不得了的騷亂,會為國家帶來了災難性後果。

沒有銀行,錢不能順利地流通。如果用人的身體做比喻:血管不暢通造成血液阻塞,人就會得病。

經濟大部分的決策是透過中央銀行(簡稱央行)來協助商業銀行進行,並採取一些策略來影響人們花多少錢。

政府可以藉由調整利率來做為主導經濟的另一項工具,也就是銀行從貸款所收的利息。

當經濟衰退,調降利率;當經濟熱絡,會調升利率。

提高利率(利息)會讓貸款壓力變大,是存錢的好時機;降低利率(降息)可以減輕貸款的負擔,更多人會用房貸購屋、用汽車貸款買車、用信用卡。

許多方面中央銀行就像是商業銀行的銀行。中央銀行借錢給商業銀行收取的利率就做貼現率。

商業銀行往往需要向央行借錢才能正常運作,因為這些借款能協助商業銀行面對許多風險,例如投資失利或是顧客借錢不還。商業銀行貸款給顧客時會以貼現率為參考基礎,決定要收取多少利息。

如果通貨膨脹太高,央行提高貼現率→商業銀行向央行借錢變貴→商業銀行運作成本提高,會提高貨貸款給顧客的利率,來支付增加的費用→借錢變貴會鼓勵大家多存錢少花錢→這對商店是件壞事→店家商品價格凍漲甚至降低售價→通貨膨脹率開始降低

如果通貨膨脹率太低,銀行降低貼現率→商業銀行調降利率吸引顧客上門→人們和企業有更多錢可以花→商店提高售價來增加利潤→通貨膨脹率開始提升

有時候通貨膨脹率實在太低,就算央行降低貼現率也沒有用,這時候政府和中央銀行可以干預市場,也就是增加貨幣供給,稱為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

撒錢印鈔票,希望透過刺激讓景氣變好。

政府向商業銀行貸款→中央銀行印製新鈔,還款給商業銀行→由於貼現率很低商業銀行如果什麼都不做,就無法獲得利潤→於是進行投資並貸款給顧客→人們有更多錢可以花→商品價格也會提高→通貨膨脹率開始提升

原本,放在外面的錢用便宜的價格借出,現在通貨膨脹,利息提高借錢變得很貴,錢就會回去市場,形成一個循環。

大多數的政府會控管國家的稅收與開支,但不會控管人民怎麼用錢。但是人民花錢的方式,以及這些錢用在哪裡,都會影響國家的收入狀況,也就是該國的經濟。

當政府決定採用政策來刺激經濟時,沒有人能完全預料市場實際的反應,因為還要一併考量許多其他的因素。

實際市場反應

理論上:調降利率鼓勵民眾借錢、消費,提高生產刺激經濟成長!

實際上:公司負債累累,不想增加貸款;日常花費一直提高,必須縮減開銷,不是借錢來越花越多;還沒走出經濟衰退在借錢買房子前,想再觀望一下。

因此政府官員必須找出最有效的做法。有時即使設計了最佳策略,也無法阻止每十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的經濟危機。

管理經濟是政府的責任,政府要盡力維持經濟的正常運作,個人或企業能夠造成的影響有限。密切關注國家的經濟動向,是每個政府的重要工作,這是為了穩定國家的經濟發展。

  • 政府的調控與管理

有些人希望政府擁有更多控制權,決定每個人的錢該怎麼用;有些人則希望政府什麼都不要管讓市場和經濟自由發展。

全面控管

1.政府告訴人民該生產那些商品和服務

2.人民把生產的東西交給政府

3.政府再把這些商品和服務分配給所有人民

4.為了換取商品和服務,人民繼續依照指示生產,並繳交給政府;大家不再需要錢,因為無論什麼東西都不需要買賣了。

政府不太可能全面控管幾千萬人民要製造什麼東西和提供什麼服務。不過大家一起做事、一起分享在規模較小的團體裡,效率確實很高,就像小家庭。

各國基於不同狀況,採取不同程度的控管

  1. 控管程度高:政府強迫人頻和工商企業做它要求的事
  2. 用國家的錢購買企業,由政府接管
  3. 立法限制商店只能賣什麼,人民只能買什麼
  4. 強制凍結貨物的售價
  5. 控管程度中:政府讓人民和工商企業自己選擇,同時也會採取措施影響他們的選擇
  6. 徵收所得稅與關稅、或對人民和工商企業減稅
  7. 運用利率調整和量化寬鬆等政策來影響物價
  8. 控管程度低:政府完全放手,盡可能減少干預
  9. 取消中央銀行的權力,任由物價起伏漲跌
  10. 不再提供援助或救濟給沒辦法負擔基本生活所需的人
  11. 減稅並取消特定項目的稅,給人民和工商企業更多自由發展的機會,讓工商企業的權力大於政府的權力

每個政府都有自己理想中完美的經濟環境。例如薪資不錯的工作、一流的學校和醫院、乾淨健康的環境。(就像烘焙師先勾勒一個完美的蛋糕)

政府部會首長採用經濟學家建議的各種想法與政策。(烘焙師嘗試比較不同食譜)

衡量經濟表現,像是成長率、失業率、物價水準等。(就像測量麵粉、溫度和時間)

但不管企圖心有多大,都會受限手中材料和當下環境,有時候事情大致如計畫中進行,有時卻不如預期。管理經濟的人肩負著很大的責任,政府所做的決定會對人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


政府可以運用特定的方法,例如課稅,來管控經濟發展。課稅目標和稅率高低,由政府制定。

政府利用課稅讓社會的經濟...

  1. 更環保、更安全、更健康

對社會會有害的商品,可以利用課稅來提高產品定價,降低消費者購買意願。

  1. 更繁榮

對企業減稅,讓企業有更多錢可以投資、生產與增加人手。幫助企業、同時也幫助經濟成長。

  1. 更公平

大多數政府會針對高收入的人課徵較高的稅金幫助低收入的人。

找到課稅平衡點不是件容易的事,稅賦太重人民就會想辦法避稅,例如搬到其他國家。稅賦太輕,政府沒有足夠的收入可以做好修路或蓋學校等基礎建設。

  • 經濟發展指標

政府的經濟專家衡量各項經濟指標來發現需要修正的問題和模式。

1.國內生產毛額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在特定一段時間內,一個國家生產所有商品和勞務的價值總和,假設這些價格都是合理的。把全國所有支出加總起來,個人消費、企業投資、政府支出、出口總值和進口總值的差額。商品和勞務種類非常多,都可以算在其中,包括銀行業、一般企業、生產的食物、電影業、觀光業、出口貨物、餐飲、電子商務、教育業、工業、天然資源、藝術創作等。

市場價值是「最終商品的數量X市場價格的總和」。假設,一個國家在2021年第一季生產2台售價70萬元的汽車、2台2萬的冰箱、2張5萬的床,2*70+2*2+2*5=154萬元,就是該國2021年第一季的GDP。

從GDP的數字可以看出經濟的情況和人民生活所受的影響。

GDP的數字上升通常表示企業的產值提高。

企業持續賺錢,就有意繼續投資。就業機會增加,勞工對未來也更有信心。人民收入和消費增加,政府稅收跟著提高,於是建設經費增加。

生產與消費提高能產生正向循環,人民經濟狀況也較寬裕。如果GDP持續增長超過六個月,稱為經濟成長。

GDP數字下滑,表示企業產值減少。

企業收入減少,工作和員工也跟著縮減。未來狀況不明確,大家會減少開支。人民繳的稅金變少,政府稅收降低。

生產與消費下滑,產生惡性循環,人民經濟狀況變差。如果GDP持續下滑超過六個月,稱為經濟衰退。多數經濟體都是依循成長、衰退交替的景氣循環模式。

*經濟成長率(%)

價格上升,成長率就會增加,為避免將物價膨脹當作經濟成長,使用「實質」國內生產毛額的年增率來衡量經濟成長率。

GDP只統計有實際價格的東西,一昧地追求GDP增長,可能會讓我們忽略其他真正重要的價值。

  1. 無償性工作:例如父母從事家務、照顧兒女等無酬工作。
  2. 環境:大自然也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例如森林淨化空氣,讓我們呼吸。但是樹林只有被砍伐、出售後,才會列入GDP生產總值。
  3. 不平等:富裕的國家創造高額的GDP,可是如果財富分配不均還是有很多窮人。

假設人口眾多,生產的商品和勞務通常也比較多;如果將大國和小國相比,就算小國賺到的錢,就國家規模而言比較多,但大國的GDP往往高於小國。

GNP國民生產毛額的標準不是地區,而是一種以本國國民(有我們國家之國籍的國民)為標準衡量經濟活動的方法。專家會把一國的國內生產毛額除以該國居民人數,稱為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

就算某個國家賺了很多錢,也不一定表示他們的財富分配得很平均。有資料顯示美國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幾乎是世界最高,但有12%的美國人屬於貧窮人口。中國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較低但只有3%的中國人屬於貧窮人口。


2.物價調查與薪資調查

為了清楚了解經濟動向,政府會定期調查民生必需品的價格變化,還有人民賺了多少錢。

政府沒辦法監測每樣東西的價格,他們會以一種假想的購物組合(每次採購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組合)當做基準,透過分析一段時間每個購物籃的金額變化。金額持續下降,暗示人們會暫時減少消費。

政府也會同時觀測就業、失業及人民的薪資。如果薪資成長速度趕不上物價成長速度,就表示大家實質上變窮了。

當薪資和物價上漲的比率相同,沒有人會特別注意到這件事,大家會持續購買需要的物品。但是薪資成長的速度比物價慢,大家就沒辦法像從前買那麼多東西,感到生活品質變差。人們買不起許多東西時,不得不做出不同選擇。(例如公車替代開車)

找不到工作的人佔所有勞動人口的比例,一般稱為失業率。政府通常希望失業率越低越好,但總會有一些人找不到工作。

美國通貨膨脹衡量指標

  1. CPI(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很高 表示通膨沒有下降 可能加速升息 錢回流到美國 美元往上漲

  1. FMOC,升息會議一年8次,決定升息碼數
  2. 非農就業,扣除農業外的就業人口

很低表示經濟不好;很好代表就業人數多 影響升息

如何調控經濟不是一門可以精確計算的科學,每個經濟學家也有不同看法,但大多同意以下觀點:

1.花錢消費是好事!人花的錢越多,公司賺的錢也越多,就越可能提高薪資。

2.就業率高是好事!人們有工作,才能賺錢並且納稅,而且也會比較快樂。

3.通貨膨脹通常是好事,只是不能膨脹得太快太多。

這些數字會不停變動,因此官方發布的數據只能反映特定時間的情況。


結語

從幾次經濟衰退可以看出,解決經濟危機沒有巧妙、簡單的對策。政府與經濟學家常常在兩個不太理想的選項之間做選擇。

人民、政府和企業總是拒絕沉認有泡沫存在,因為沒有人希望它被終結,但這是嚴重的理財錯誤。

不管是個人、為人父母、投資人或企業,都必須在下一個崩潰發生前做出一些非常艱難的決策。每一個全球泡沫會讓股票價格水漲船高,但每一次的崩潰也會促使股價下跌。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簡.不簡單職場新人 致課業壓力摧殘下沒什麼想法的人 擺脫迷惘 掌握自己的人生 社會創新|永續發展|翻轉教育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0388927196&mibextid=LQQJ4d 合作/讀者通信請洽:1in10learnsth@gmail.com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