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只能停留在愛國嗎?在歷史演變中我們找到了什麽?
起始
所謂公民教育,學界普遍認為源自於古希臘城邦,這可視為西方公民教育的開端,惟這種更偏向於哲學領域;近代意義下的公民教育實可追溯至1789年法國大革命,《公民權與人權宣言》(De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Homme et du Citoyen)中所宣稱的「國民主權」與「國民義務」。因此,在人權的觀念獲得確立並被廣泛接受後,教育政府也作出相應的調節,最早的公民教育環繞兩個核心:權利與義務,權是平等、義是守法;這觀念被一直沿用至今並在近世得到擴充,事實上,歐洲在17至18世紀期間,相繼開展了近代意義下的公民教育,包括了中學及大學,其核心目的離不開要建立國家的認同感。
在同一個平衡時空,明清兩代對西方這套價值當然是視若無睹,"明儒暗法"的價值觀依然是社會主流,近代意義下的公民教育是經由"船堅炮利"攻破了清朝的大門被引進而來,當時的知識份子只視西方公民教育是一種手段或制度,用以制夷,這與道學追求人生的意義是分離的。正冋康有為所說的:"天下只有黎民,人人平民、人人獨立也只是孔夫子的理論,所謂公,也便是如此" 。有趣的是,這套觀念直到現在還未被完全被放棄,道德與公民被縛在一起,在華人教育現場還是十分常見。
而直正開啓公民說第一人的,那應該歸於梁啓超,梁任公以新民說正式把當代公民觀與道德作整合,並對新民作了以下的概括:公德、國家、自治、進步、私德,以及政治等,而梁啓超選用"新民"實與日本明治維新有關,這段歷史在如今口中常掛"鬼子"的中國民間看來,不得不說充滿了歷史的幽默。
有了理論基礎,真出用於教育推廣要歸於民初學者蔡元培,其作品《中國倫理學史》、《以美育代宗教說》等正式為中國公民教育拉開了序幕,而更重要的是編著了首本《中學修身教科書》,該書可說是現在公民教科書的雛型,從內容上已看到具備了現代公民教育的理念,同時也脫不了華人的道學傳統:
「人民享國家保護之權利,必有相對之義務。權利義務不可偏廢,義務者,兵役、租稅、教育、愛國也。」
「道德條目有其先後,一人之私德與國民之公義皆以修己為先。」
公民教育在此時以愛國與個人權利作為核心,蔡元培師承德國美學傳統,故對於道德與美學作了相當程度的結合,對於提倡公民與道德之最終目標是求美的體驗是不可忽視的,這也影響了後來國民黨遷台後對美育教育的重視,此文只作簡單補充。
經歷了短暫的蜜月期,在國共兩黨分家後,公民教育再度直接淪為國家的治理工具,儘管兩地使用的術語不同,但目標還是一致的。而在白色恐怖與文化大革期間,西方也忙著應付冷戰,公民教育此時的責任在於"國族認同",親西方則加上了民主(Democracy)的追求;而親共則以解放(Liberation)全人類為公民教育目標。
國際公民教育的興起
儘管UNESCO在創立之初已訂立國際人權公約,並開始提倡全球公民的視野,但真正的轉機始於70年開始,1966年UNESCO 訂立了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公約,都為公民權作出了標準;而在1972年發表了首份重量級國際教育報告 "Learning to be ",正式提及未來的教育必須要培育學生的民主素養,並採用政治教育(Political education)此概念;而同一時間,
主要以歐為首的國際評估組織IEA,委託學者分析各地對好公民之看法,並收集所謂權利、平等、社區等觀念,透過四年的實證,研發出相應的量表,時間也在70年代。 (Oppenheim, A.N., & Torney J. (1974). The Measurement of Children’s Civic Attitudes in Different Nation),並在翌年進行跨國研究,希望建立常模,當時調查的國家大多為歐美,而找到的共同關注的包括了:民主、自主、正義、公義等。並把公民教育分為認知,情意及技能,此套觀念也被利用至今;而這次跨國研究,正式為國際公民教育的內容定下了雛型:民主,自由,本地與國際視野,這些普世價值也為後來的公民教育的主要課題。這也正是全球公民教育的調查研究ICCS(International Civic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Study)的由來。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愛國比重在此時已漸減少。
而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世界的政治局勢漸趨緩和。各國的公民教育也忙於建構國族認同與國際視野,當然,不同國家面對本土的議題各異,以港澳為例,在簽署中英/中葡聯合聲明後,政府對於教育的介入明顯增強,而華人親中團體努力設法在回歸前,希望為"愛國教育"劃下了基本的框架,當然香港與澳門因為社會氛圍有異,故教育界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機會再另篇詳談。而同一時間,台灣也開始了"解嚴"的始動,對於"台灣人"的身份認同有所覺醒,不但直接帶動了日後的課程改革,對公民教育作重構,也讓台灣無閒照顧在港的親台學校,國民黨在港的教育勢力也在回歸前宣報退出,專心集中在本土的教育上。
在踏入千禧前,跨國開始討論並構思要如何培養自身的公民,應對未來。而uneso在1996年出版了leraning the treasure within ,設專章討論Civic education ,算是為之後推廣的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埋之伏筆;而1999年,當時的IEA也邀請了包括香港等進行跨國研究,這是首次有亞洲地區參與IEA的公民教育跨國研究,合共有28個國家及地區參與,公民教育在此時一分而三:民主(Democracy);國家認同,本土與國際關係(National Identity,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以及社會凝聚與多樣性(Social Cohesion and Diversity)。這在及後也作出了改變,例如分為:公民社會和制度、公民原則、公民參與及公民認同等內容。與此同時,國家的觀念也進一步置於本地與國際關係中進行理解,這樣的用詞是經過嚴謹的可能,可見,公民教育對於國家的觀念作了進一步的解構。
回顧80年代到千禧年期間,可以看到公民教育雖然包括了愛國的成份,但已不止於愛國,擴充至有國際視野,本土關注,以及民主的追求,這些觀念不同成為了國際共識,也為學界所認同。
當下的改變
及至現在,學界雖然對於公民教育的內涵還是爭論不休,但在國際層面,聯合國早於2015年出版了”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Topics and Learning Objectives",為公民教育的內容與學習內容作了詳細框架:
(一)學習領域:公民教育的學習應該包括認知、社會-情緒,以及行為三個部份;
(二)學習議題:共九項,包括:本土、國家與全球的系統與制度;影響本土、國家與全球等社群的互動與關連之議題;了解隱含在權力之下的互動與假設;不同程度之自我;不同社區人士之間如何連在一起;對多元化之尊重與差異;個體與集體之行動;倫理的責任的行為,以及投入與行動等;
(三)學習主題:共三項,161項關鍵詞與內容,包括:全球與本地議題與本土、國家、全球治理系統之關係,以及其制度、影響其相互關聯之議題、潛於權力下之假設,及互動等;培育及管理認同、及與他人關係,對多元化之尊重;投入、行動與倫理責任。
受全球化的影響,所謂的認識國家以至於國家認同,已完全安放在全球視野的脈絡下進行檢視。而近代學者Tawil更是一針見向,認為公民離不開四個議題: 人權,環境,社會與經濟政策,跨文化議題,可說是精簡地概括了當下公民教育的核心。
公民教育某程度上,當然包含了認識國家。然而,對於單向度的只講求認同,正就被學界及國際社會摒棄,下次若有人向你表示公民教育等同愛國教育時,不妨作出提醒,不要停留在千禧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