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歲月的那些心有所屬
那些寫在20幾歲的
二十幾歲年輕的我們或許正值一個找尋自己方向的年紀,我們因著感到迷惘去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或者不想要什麼!也因為未來並非能夠讓我全知,而更加擁有追尋美好的動力。
如果感到迷惘那麼或許是一個很棒的機會,我擁有了機會,重新思考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過著什麼樣人生?
我有時候會很怕自己因為沒嘗試過而按著大多數人都會走的路去奔跑,如果方向錯了!跑得快,反而離心中真正的目標更遠了。
某屆清華校長給畢業生的致詞說道 : 方向比努力重要!
當時只有十六歲的我把這句畫抄在醒目的書桌行事曆上,我曾經以為升學考試就是我的世界,我必須謹守前進的方向,然而,長大了些才發現—原來那個世界已經離我好遠。
如今二十幾歲的我,是個微迷惘的年紀,我想這是很特別的感受,因為我正在與不安分的靈魂共存,企圖用心抵達一個我們身心都滿意的地方。
心中構思的藍圖讓我彷彿看見目標,然而,那並不會是終點,人生是一連串探索的過程,每個年紀都有屬於自己的功課。
如果過去讓你暫時無法往前,我需要的或許是停下來溫柔地問候十年前的自己 ......。
我常看見有人寫信給未來的自己,但卻很少人回過頭再度安慰過去那個受傷的自己。雖然我們常說 : 人總要往前看,向前走!不該一直在過去不開心的記憶裡打轉。沒錯,我們是要往前,所以,才必須把毀損的部分零件修好,繼續飛行。
靜下來並且好好地與自己的心共處,慢下來,並且去感受身心靈的聲音,身體和心靈常常是互相影響的,所以心靈不在健康的狀態,身體卻持續運轉,這會令人非常疲憊。
我必須時常溫柔地問自己 : 「十年前的那個女孩還好嗎?十年前那個女人還好嗎?十年前那個老婆婆還好嗎?」我必須很溫柔地關心他們的需求,並且好好地陪伴。
如同機器需要定期進場維修保養,我過去留下的記憶也是。記憶不完全是真實的,有時候我們很可能依著自己部分的想像建構記憶,所以,我們有可能把某人想得很壞,或者把某段童年刻畫的特別黑暗。
的確,我們都是受過傷的人,但過去不該抓著我們太久,我也不該巴著它不放手。
我學著去正視它,並且擁抱接受它,好好地與過去的自己深層對話,解開一些誤會,放下一些成見,再次回來,大概會發現自己的心靈更強壯了!
我們擁有了加成的力量,自己肉體與自己心靈,不再被束縛,我能夠完全釋懷且得到真正的自由。
-----------------------------------------------------------------------------------------------
上面這些文字寫在我的20幾歲......現在讀自己,還認得,不過有些不一樣了。
有點像青蘋果的樣子,青青澀澀的。
現在的我大概也寫不出完全一樣的那些文字,因為文字映照了一個人某個階段的狀態,現在的我已經沒了那個階段。
如果有一段時間,我瘋狂地寫什麼,代表我真的滿腦子都只剩下那些,騙不了自己,都決定要寫下來了,為何還要騙自己 ?
從以前到現在,關於這點,我倒是對自己都滿誠實的。
-----------------------------------------------------------------------------------------------
那些寫在30幾歲的
不迷惘了嗎?不困惑了嗎?走在自己想要的道路上了嗎?這些問題我並沒有因為過了30歲就有辦法停止去問自己,坦白說,我依然迷惘、困惑,甚至還是有點不確定自己在的路上是否是完全自己想要的。
可是,我已經不害怕了!我不害怕自己感到迷惘或走丟,我也不害怕自己有沒有在所謂正確的道路或與眾不同的道路,我想,我就是任性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吧!
年紀不是一個分水嶺,不是越過了這個山頭,就一定得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我覺得有些屬於自己的提問,興許終其一生我們都會不斷地問著自己,就這樣、一直問、一直想,也未必要有答案啊!一直期待有明確答案的人生,好像就完全不會出意外?但也不有趣?
20出頭歲的時候,我很愛看一些類似「人生30就定位」、「30歲以前一定要完成的30件事情」.....之類的書。當時的我很怕自己在該就定位的時候還沒就定位,在某個大家都完成某些事的年紀我卻落後於人,如此焦慮,如此對自己不信任,看得越多,我覺得自己的人生越來越忙,可是忙的都是別人定義的「定位」或「一定」,我沒有好好地和自己一言未定,只是瞎忙。
不知為何,忘了在某個時候開始,我變得有點排斥去看「30歲必須如何又如何的書」,就是那種連看到書籍封面和標題都會有點反感的那種。適得其反?說不定那內容是很棒的一本書,只是我對那樣的置入性標題已不再認同。
為什麼不是60歲一定得如何又如何呢?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過我想它想表達的大概是一種心境的狀態,就像張潮曾云:「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如果可以從小就頓悟力極高,那很好!不過,我覺得如果一輩子都活在童話裡那又如何呢?只要那個人真真切切且踏踏實實地覺得日子舒心快樂就好。別人又沒有一定想當英雄、騎士或國王,他人說的清醒人生,往往是說給自己聽的,聽聽就罷,妳想當公主,可以不用醒來,當然,王子也是可以的。
因為對自己的人生不理解,所以一直看別人怎麼定義人生。我成為了自己喜歡的人嗎?這問題我已經能回答20歲的自己了嗎?
至少不討厭!而且ˋ能夠越來越喜歡。
反正,過日子不就是把不喜歡的慢慢變成喜歡,再把喜歡的變成最愛嗎?
我曾看過一株雜草生長在水泥中的縫隙依然屹立不搖,我想活得不算太苦的我怎麼有資格厭倦度日。如果我已經好好活著,生長在一個還算安全的國家,日日吃飽、睡好,並且能夠自由的寫點什麼,那麼,這樣對我來說已經很滿足了。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為胡蝶也。自喻適至與,不知周也。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這是莊周夢蝶的典故。我想如果在夢境裡能飛就別只是用走的,所以做夢的時候我通常能飛簷走壁,那很快樂。夢醒時分,我依然作夢,做白日夢,盡量把日子過成夢裡那個樣子,不過不是吊鋼絲,而是心情上飛簷走壁,我希望這形容次不是很刺激的感受,而是很英勇自在的模樣。
飄渺的人生啊!每個階段都很美好,我在想是不是只有人類這種生物會這麼用力去記住年紀?狒狒不會那樣、猩猩不會那樣,他們不慶生,也不互送生日禮物。
這些寫在我的30出頭歲......。
十年後,40歲的時候,我再來看看妳怎麼寫這些關於歲月的心有所屬,我會笑妳,笑著讀妳,會心一笑妳寫下了這些。
如今這些,依然青青澀澀的。成熟的成分啊!每個階段都有一點,但每個時期也都欠缺一點。
沒變的是,我很感謝妳依然溫柔地問自己。
2022/1/17
聽一首《蜉蝣》吧!
一眨眼 我們都只不過是 感情過剩的花朵 除了快樂 別無所求
每個人的生命,都存在著需要轉變的時候。生命會給妳徵兆,提醒妳需要注意轉變時刻的到來。— 曾寶儀《50堂最療癒人心的說話練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謝謝您在一日珍貴的時光中,撥空閱讀我的文章。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創作,期望您能幫我點擊文章最下方綠色的拍手按鈕,或成為我的讚賞公民,鼓勵我持續創作!我將於Matters上持續發布新文章,期待我們能在這以文會友!祝福您日日好日,事事順心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