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衣櫥裡的讀者 Podcast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今天是法蘭西共和國生日,來讀點相關的書吧!

衣櫥裡的讀者 Podcast
·
·
除了是政治上的革命,法國大革命也是一場「時間感」的革命。
Oath of La Fayaette at the Fête de la Fédération, 14 July 1790

今天是巴士底日,也就是法國國慶日。

法國國慶定在 7 月 14 日,當然就是因為 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群眾攻陷了巴士底監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

我想和你分享的是:法國大革命除了是政治上的革命,也是一場「時間感」的革命。

根據歷史學家的考證,許多大革命的親歷者都有一種感覺 ── 時間好像被延長了。一天變成像五天,一個星期變成像一個月。

之所以如此,其中一個原因,那是就從攻陷巴士底監獄那天開始,實在發生太多刺激的事情了。除了革命本身就非常激情,革命份子還嘗試徹底改造法國的文化習俗,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

比如法語裡先生、女士的尊稱,都不再使用了,因為那象徵著舊體制的尊卑關係。各種您來您去的稱謂,統統改成較非正式的 “tu”,也就是「你」。

計時方式也變了,統一採用十進位計時。於是一天被分成 10 個小時,每小時有 100 分鐘,每分鐘有 100 秒鐘。原本 12 個月的月份名稱,都是用天主教的聖人來命名的,現在也都廢棄不用,改用與時令相關的事物命名。

正因為在極短暫的時間裡,密集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所以法國大革命的親歷者才會感受到一種「被延長的時間」。大革命爆發後的第六天,巴黎《革命報》刊出一篇文章,作者形容這六天「像是六個世紀一樣地長」。

我們千萬不要小看這種「被延長的時間感」。歷史學家 Lynn Hunt 提醒我們,這種時間感的改變,其實有著非常深刻的歷史意涵。

從古羅馬到中世紀的歐洲,很流行一種歷史書寫的模式,拉丁文叫做 “Historia magistra vitae”,意思是「歷史作為生命的導師」。在這類型的歷史書寫裡,歷史就是拿來給讀者「思考人生」用的,讓讀者知道在現實中碰到類似情況的時候,該如何應對。

然而這樣的歷史書寫模式,在社會變動快速的十八世紀,已經不太管用了。尤其是法國大革命,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場由新觀念所驅動的革命,並且它要求人們切斷與舊制度的一切聯繫,從零到有創造一個全新的共和國。在這樣觀念底下,歷史如何還能成為生命的導師呢?

所以在「被延長的時間感」裡面,不只是「現在」被延長了,同時「過去」也變得非常遙遠。「現在」與「過去」被切斷了聯繫,而「未來」又不知道是什麼樣子,只剩下我們這群人孤孤單單地處在被延長了的「現在」當中,無所依恃。美國伊利諾大學的歷史學者 Peter Fritzsche 就把這個現象稱作 “stranded in the present”,意思是擱淺在「現在」當中。

. 在《衣櫥裡的讀者 Podcast》收聽更多:8.【歷史學】歷史學家如何看待時間|Measuring Time, Making History

📖本集圖書:Measuring Time, Making History (Lynn Hunt, 2008. Budapest: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備註:這一集錄的時候有點感冒,聲音難聽,請多見諒~

《衣櫥裡的讀者 Podcast》所有書單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