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人生》── 向著那漫漫人生路,猛踩油門前進吧!

沒有名字的桃子
·
·
IPFS
·
芬恩對都市生活的疲憊就如我們自身一樣,那種沉默、無奈,在獨自一人的黑夜裡被無限地放大。生活在忙碌的城市,一輩子都在為不可能的人生目標而努力,有多少人曾經想甚麼都不顧,就這樣浪跡天涯呢?被都市生活捆綁的你,有沒有想過另一種生活方式呢?

生活在忙碌的城市,一輩子都在為不可能的人生目標而努力,有多少人曾經想甚麼都不顧,就這樣浪跡天涯呢?被都市生活捆綁的你,有沒有想過另一種生活方式呢?以下筆者為大家介紹一部討論度非常高的一部電影──《游牧人生》。《游牧人生》的故事根據2017年傑西卡·布勞德的報導文學《游牧人生》改編,於2020年上映。電影獲得美國國家評論協會和美國電影協會評為2020年十佳影片之一,並在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六項提名,最後取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女主角。

《游牧人生》的故事講述芬恩自丈夫去世後,失去家園,於是決定從屋子裡搬了出來,並購買了一輛小型客車,從此過著在車上到處遊走的生活。她沒有固定的去處。為了生活,她到處打短期工,亦在路上認識了不少同路人。她曾數次被朋友及家人邀請同居,但她都一一拒絕了。對她來說,她有著不得不上路的原因。

  • 在人生路上結伴同行
鮑勃:「這條路上有很多像我們的同齡人,大家都背負著傷痛,很多人也沒走出來,這沒關係。這種生活最吸引我的一點就是不會有訣別。我在路上遇到幾百人,我從沒說過永別,我都是說在路上再見,而我們確實有再見。我望著前路,心中確信我會再見的的兒子,而你也會再見你的丈夫。」

不同人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的人在社會中打滾,有些人選擇遠離城市,去探索人與不同存在的關係。這部電影花了很多時間去描寫大自然,以及芬恩與人交流的場景。對於觀眾來說,芬恩的生活方式是十分陌生的。她失去了丈夫,也失去了家園,獨自背上回憶一個人在公路上前進。芬恩待人友善且熱情,但當她獨自一人時卻顯得她是一個內心孤寂的人。在電影一開始,公路上旅行的人都向同路人說出他們踏上旅程的原因。有些人是因為家人的遺願,有些人是因為想自由地渡過餘生,而芬恩呢?她踏上旅程,背負著過去的回憶,彷彿只有前進和勞動才能讓她不再回想那些已不再存在的人和物。短暫的停留是為了賺錢,而賺錢是為了延續她的旅程。她操控著她的「移動城堡」,前往她想去的地方。但她的目的地,是在哪呢?在電影中,鮑勃曾對芬恩說過:「這條路上有很多像我們的同齡人,大家都背負著傷痛,很多人也沒走出來,這沒關係。這種生活最吸引我的一點就是不會有訣別。我在路上遇到幾百人,我從沒說過永別,我都是說在路上再見,而我們確實有再見。我望著前路,心中確信我會再見我的兒子,而你也會再見你的丈夫。」在公路上,並沒有一個終點,有的人會不斷地在公路上旅行,有的人則會從公路上下來,從此停留在某處。電影中所講的公路不只是馬路,也是人生路。所有的生命從一誕生就向同一個方向前進,雖然大家的路徑並不相同,但總會有重疊、碰面的時候。我們會在路上與人相會,亦會有人在路上跟我們告別,從此走向另一方向。但最終大家都會在人生終點上再次相遇。當芬恩聽完鮑勃的話後,她把丈夫的遺物、舊居的物品從倉庫裡清空,這並不代表她放下所有的回憶,而是她知道他們兩人,甚至他們的家都在同一條路上前進,而她只是稍緩落後了。不用再寄物思情,因為她正在前進與丈夫相聚的路上。

  • 回歸原始
芬恩:「這很奇怪,你鼓勵大家花光一輩子的積蓄,背著貸款,就為了買一間消費不起的房子。」

大家或許會認為這些過著游牧人生的人們十分陌生,但其實他們比我們想像中還要接近我們的生活。有接觸過政治的人或會知道最早的民主政制是由雅典的制度轉化而成。然而,這世上曾經存在過比民主政制更以人為本的政制。在柄谷行人的《哲學的起源》中,他指出Isonomia (無支配)的制度相比民主制度來說,更加以人出發。這世上曾有過名為「愛奧尼亞」的地方,愛奧尼亞的居民都是由雅典或希臘移民而至,他們沒有階級的分類,因而可達到政治及經濟上的平等,並實行無支配。另一方面,雅典的社會由階級制度組成,所以政府上難以脫離無階級從而走向無支配,故此雅典只能走向大多數人專政的民主。為何要在這裡提及政治呢?這是因為《游牧人生》中的人們都擁有像愛奧尼亞人民的獨特性。在愛奧尼亞居住的哲學家大部份都從自然的觀念來探討世界、倫理等的問題,把整個世界和人都列為自然的一部分,大家耳熟能詳的哲學家蘇格拉底亦深受愛奧尼亞的自然哲學觀影響。

有看過《游牧人生》的觀眾都會被電影中的大自然畫面所吸引,他們在生活的同時,亦在探索人與大自然,以及人與人的關係。他們與愛奧尼亞居民一樣,都熱愛手工業和勞動。對於某些人來說,游牧民族像是在對抗現今社會大眾對生活的形象──努力賺錢買房,所以他們不在房子停留,而是不斷前進。在《游牧人生》中,芬恩說過:「這很奇怪,你鼓勵大家花光一輩子的積蓄,背著貸款,就為了買一間消費不起的房子。」芬恩的觀點亦說明了愛奧尼亞能建立無支配政制的原因。人民移民聚居並建立愛奧尼亞是因為他們認為支配者和被支配者的關係是違反自然的。而在《游牧人生》中,大眾普遍對生活方式的印象亦是違反自然,那即是說,人們建立「安居樂業」的人生觀並根據這個觀念來決定人生步伐,這個想法都是違反自然的。當我們深入思考時,我們會發現「家」等於「房屋」的想法都是人們自行定義的,而人們這種「借貸買房」的做法更完美地應驗了馬克思所說的異化過程── 人們被自己製造出來的產品壓制。當然,在資本市場下,人們愈來愈難去活得自由。即使是脫離社會的游牧民族都需要不斷地工作來換得旅程資金,從而去購買一些他們無法與其他同路人以物易物的生活物資。而這一點更令人們無奈。他們希望活得自由,能遠離所有「人為」的觀念,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做不到。因為他們無法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亦正是如此,他們的存在在社會中更顯突兀。對於在都市生活中掙扎的人們來說,游牧民族擁有自由的生活方式。但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他們一點都不自由。正如盧梭所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不管是追求資產的人,還是渴望自然生活的人,他們都無法擺脫,反而積極地投入這種掙搏當中。

與其說《游牧人生》是一部電影,筆者認為這更像是一部記錄片。這部作品沒有緊湊的劇情,只有對生活的各種抒發。《游牧人生》十分寫實,寫實的程度會讓人產生「這不是電影」的錯覺。芬恩對都市生活的疲憊就如我們自身一樣,那種沉默、無奈,在獨自一人的黑夜裡被無限地放大。電影在剪輯、音樂以及畫面都可以說是藝術級的呈現,特別是在拍攝大自然的景色,以及人與大自然相融的畫面。這些精彩之處讓這部作品不只是一部電影這麼簡單,而是在說一場治癒心靈的旅程,以及為那些在生活中掙扎的人們提供另一條道路。

所有的離別都是暫時性的,總有一天我們會在路上相聚。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沒有名字的桃子在這裡,你會看到... │影評分享│閱讀心得│遊戲介紹│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定期的不定期更新│ 我是一個普通的在台研究所的畢業生。2020年,我開始為自己努力,亦希望在世上留下些甚麼。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桃劇快評第一集 ── 劇集短評之金融風雲:小散對大鱷與懸疑殺人犯

桃子的主題系列影視牧語
6 篇作品
桃子的影視牧語
77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