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講粗口
我的伯伯從外地回來了,媽媽邀請他來我家吃飯。
我小時候爸爸就過身了,伯伯給了我們很多幫助,所以我們都十分敬重和感激他。
然而伯伯是一位十分傳統的長輩,我擔心他會看不過我孩子的奔放,所以便跟8歲的家姐和5歲的細佬商量。
我說:「過幾天伯公要來吃飯了,你們能否幫媽媽一個忙,當天不要講粗口。」
家姐:「為甚麼啊?」
我說:「因為我十分敬重伯公,但伯公很傳統,他不能接受小朋友講粗口的。如果他怪責你們,我想保護你們但又不想反駁伯公,我會覺得很為難。」
兩姊弟聽後一口答應,我再次感恩善養下的孩子是多麼的願意合作!
幾天後伯公到訪,進門時檬檬在客廳,而密仔則在房間。
細佬知道伯伯來了後,立即很興奮的由房間跑出客廳,大聲對家姐說
「家姐!伯公來了!記得不要講粗口!」
我馬上扶額忍著笑,謝謝你啊細佬,幫大忙了🤦🏻♀️🤣
伯公:「甚麼粗口?」
我扯開話題說:「沒有沒有。伯伯這邊坐~」
飯後孩子又如常的在沙發蹦跳和倒立。
伯公見狀說:「吃飯後不要跳,不然會吐。」
我解釋說:「他們從小到大都是這樣的,習慣了,沒事的,不會吐~」
伯公笑說:「我叫你們不要跳,你媽卻讓你們跳,你們要聽誰的?」
孩子用行為告訴伯公:當然是聽媽媽的!繼續跳!
吃飯後甜品時,伯公對家姐說:「今天很乖,有坐定定的吃,像個女孩子了。」
我忍不住笑說:「伯伯,你都幾年沒見她了,都不知道她平時如何,怎地說得她好像平時很頑皮,今天才乖似的呢?」(我十分感受到「矛盾模式」的家長信念: 孩子性本惡🤣)
伯公笑說:「也是啊!哈哈!」
伯公又不斷在旁叫家姐要剪短頭髮,要學樂器云云,家姐不斷暗反白眼,我在旁忍著笑。
伯公雖然嘮叨,但是是慈祥的微笑著、語氣和藹的嘮叨,所以兩姊弟還是很喜歡伯公。
結果我們在笑聲中結束了這溫馨的一天❤️
======
關於講粗口
我自己是從小不講粗口的,連粗俗一點的說話也不會講,但我會很羡慕男生們經常用粗口互相調笑,我覺得這樣代表關係很好。
開始療癒後,我發現粗口是一個很不錯的宣泄情緒的工具!它很能表達到憤怒,於是我也開始講粗口,但我只是用來自己宣泄,不是用來辱罵別人。
現在我的孩子也會用粗口來表達情緒,有時候玩遊戲輸了會說 What the F*,我覺得蠻有趣的。
而在同感心的前提下,如果我們知道有些人很介意粗口的,我們會避免說。又或者是一些很嚴肅的場合,如畢業禮和宗教場合,我們也會避免。
我們要的並不是默守成規的避免粗口,而是要基於同感心的不希望其他人難受,這才是品德真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