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 8項獨旅必備物品,8個女生的旅行故事
作者:王穎芝 and 鍾巧庭 原文發布時間:2023/3/13
後疫情時代的邊境,享受無拘束旅程的獨自旅行者已成趨勢,特別是女性的身影增多,格外顯眼也讓人好奇,她們帶著哪些好奇再次出發、又期待帶回什麼樣的自己?
這是世界走走專題「她們的獨旅」的第三篇文章,我們採集8位不同領域、性格迥異的女性,一窺她們獨自旅行的心情與「必備物品」,分享女性獨旅者的世界。
眼到耳到心到,感官全開的沈浸式旅行:耳機
敏迪/34歲/Podcaster/旅行地:日本
想去哪裡就去哪裡,迎接每一個眼睛看到的驚喜,是真正自由自在的感覺。
我喜歡在街道上漫無目的地走,跟當地人一樣走在當地的路上,會特地安排一個時間去。我喜歡看家戶的樣子,比如曬衣服怎麼曬,車子怎麼停,然後一定會去跟當地居民互動對話。
我目前有個目標,是搜集日本各地的澡堂,一定要自己去洗過。會看看各地澡堂的年齡層,有些是很老的阿公阿嬤才會去,有些是年輕女性也會去。我會刻意一個人去體驗,去看不同的人。
我覺得滿難找到旅伴願意這樣做,所以獨自旅行才能沒有心理壓力。如果要結伴,那就是覺得有些人一起出去會很好玩,例如我女友就是非常好的旅伴,我們兩個會對路上一些很日常的畫面一起被逗笑。
再補充一個獨自旅行的理由,像這次我自己去京都先去一個貓的神社,發現櫃台後面有一張音樂祭的海報,日期就在當天,所以我立刻決定搭公車去聽那個音樂祭,這也是獨自旅行才有辦法做到,想去哪裡去哪裡,迎接每一個眼睛看到的驚喜,是真正自由自在的感覺。
旅行我一定會帶耳機,因為我很喜歡搭各種大眾運輸,我在搭乘的時候就會配上當地的音樂。比如說去泰國出差,就會聽泰國的樂團,到日本就會聽日本的音樂,試著融入在那個氛圍裡。我也會帶書,出去玩會有很多咖啡廳,我會挑一間待著。我很喜歡偷聽別人講話,雖然聽不太懂,但就會觀察他們聊天時情緒是多的還是少的,每一個民族日常對話時跟台灣人有什麼不同。
喔然後,書是拿來假裝的,哈哈哈哈。(記者:不是拿來看的?)沒有沒有,是拿來遮掩的,哈哈哈哈哈。(完)
- 追蹤敏迪的平台:敏迪選讀
既來之,則拍之:相機
橘橘/26歲/上班族/獨旅地:東京
身為喜歡拍照的人,我並沒有特別執著要和觀光名勝合影留念,而且有次在雷門請一個中東大叔幫我拍照,結果構圖歪到不行。
2022年底,在兩份工作轉換的空窗期,我坐上往東京的飛機。這是我開始鑽研攝影後第一次出國獨旅,但不是為了拍照,是為了日本男子團體 THE RAMPAGE from EXILE TRIBE。
在演唱會場外,迷妹們排隊等候和偶像的背板合照,對著他們比愛心,舉目可見的日本人都舉著手機,只有我拿出相機。
這次到日本,我帶了 Canon 的 R6 相機跟三顆鏡頭,再根據當天行程決定要帶哪些鏡頭出門。
對於旅行,我抱持著既來之,則拍之的心態,並不是追求一定要去哪些景點的類型,雖然去了兩次東京,但連東京鐵塔都還沒見過。只要手中握著相機,旅行就不再只是目的地與目的地之間點的移動,即使是行走的過程中,都充滿值得捕捉的美麗畫面,也用另一種眼光探索城市的樣貌。
出發前,爸媽問我要不要也帶根自拍棒,但其實身為喜歡拍照的人,我並沒有特別執著要和旅途中的觀光名勝合影留念,而且有次在雷門前請一個中東大叔幫我拍照,結果構圖歪到不行。
我覺得現代人自己旅遊沒有什麼障礙,東京的治安不太需要擔心,想辦法用彆腳的英語也都能溝通,這次在日本我也一個人去了酒吧、一個人到卡拉OK唱偶像的歌,就算唱得不好也不怕出糗。
對我來說,獨旅最麻煩的就是要擁有「自己的房間」,單人房總是比較貴,而有些食物就是比較適合跟別人共享。但反過來說,獨旅最爽的地方就是非常 free、沒有配合旅伴行程的壓力,迷路走錯也沒關係,能夠自己調配旅程的彈性本身就很開心。
新的一年,團體也公布2023年的新巡演,我已經訂好年中分別到東京、福岡的機票,在這之前要繼續努力上班賺錢養偶像!(完)
- 追蹤橘橘的IG:waiting_kao
旅行是為帶回故事,通往每個城市的新宇宙:iMuseum App
張潔平/39歲/書店老闆、創業者/旅行地:雲南
我沒有一定要帶什麼上路,但可能是做記者的習慣吧,會帶一大堆別人的故事回來。
我以前做記者時出差去了很多地方,旅行通常是跟家人或伴侶。真正的獨自旅行印象中只有一次,大概30歲左右,那時是人生跟感情的轉折期,就找了一個交通方便,但又盡可能遠離城市、接近大自然的地方。找一個好的旅伴很不容易,萬一不開心整個旅行都毀了。真正不用工作的旅行是很珍貴的,非常不希望因為朋友生活習慣不合就毀了,或者因為旅行的不開心友誼就毀了,風險很高。
我突然意識到我可能不是好的採訪對象(笑),記者經常需要一發生事情就立刻動身,而且我生活算是挺粗糙的,必帶的只有手機跟錢,像衛生棉我都不一定會帶,所以也發生過很多慘劇。我有次去青海玉樹採訪震災,可能是因為高原反應,提前15天來月經。當時死了有2萬人,所有房子都塌了,那裡本來就是很偏遠的藏族小鎮。當我去物資救援中心(找衛生棉),藏族護士都非常驚訝地看著我,好像說都什麼時候了妳還在問這個,我在那裡待了四五天,最後只能用棉布口罩什麼的,特別慘。
即便這樣,我還是沒有隨身攜帶這些東西的習慣,就是希望保持靈活性、想走就走。所以我沒有一定要帶什麼上路。但可能是記者的習慣吧,我反而會帶很多書、雜誌回來,像海綿一樣,去聽別人的故事然後帶一大堆回來。
不過,我也常常「雲旅遊」,有個很推薦的App叫做 iMuseum(每日環球展覽),它可以看到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現在有什麼展覽,幾乎全世界都有,你看,現在連關渡美術館的當期展覽都有介紹。像是打開了果殼裡的宇宙,你到了一個地方,又可以透過展覽再打開一個宇宙。我也很依賴 Google Map 找咖啡館和景點,但它就無法做到這麼細。(完)
- 追蹤潔平的書店:飛地nowhere
本文未完,全文見《8項獨旅必備物品,8個女生的旅行故事》
271.自殺共和國的慢性殺女:為什麼南韓年輕女性更容易憂鬱?
272.「男女在軍中有相同的責任」:烏克蘭女兵想告訴台灣的事
273.本日數字:37%
274.轉型正義不只是政治操作:德國如何記憶「歷史的形狀」?
275.閻紀宇專欄:她們為什麼急流勇退?女性政治人物的「下台」哲學
276.孫小椒專欄:殺「自己的女人」不需要理由?從香港名媛案看親密暴力得到的社會寬容
278.聽見獨旅的聲音:走過緬甸罌粟花田、印度等死旅館,我在旅途書寫生與死
279.8項獨旅必備物品,8個女生的旅行故事
即日起,我們會在「世界走走 Sehseh.world」繼續與大家見面。未來深度文章僅於新站刊登,週報則會繼續在Matters發送,點擊下方連結訂閱電子報,不錯過走走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