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科技島讀》9個月的心得:還行,願意續訂一年
前兩週,台灣的科技媒體《科技島讀》宣布要漲價了!從一個月169元台幣漲到249元!漲幅真的不低。
我從去年6月開始訂閱,到現在也8、9個月了,我是用月付費方案的(其他還有半年、一年的方案),這段期間並沒有太多次想要停止付費。
但這次一漲就漲這麼多,也不免讓人猶豫了一下。但我最後還是續約了,而且是改成一年的方案(因為便宜很多,一個月250 v.s. 舊會員續約一年1699)。
去年準備訂閱《科技島讀》的時候,我寫了下面這篇文章,算是幫自己整理「為何要訂閱《科技島讀》」。
最近漲價讓我猶豫要不要續訂時,我也思考了一下,這8、9個月花的錢值不值得。
科技島讀是由周欽華一個人主筆。一個人寫,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如他們之所以從「有物報告」轉成「科技島讀」那樣,是為了處理「讀者無法預期內容」的問題,在這點上,我覺得他們做到了。
但壞處是,一個人能守備的範圍畢竟有限,針對某個大主題的觀點也有限。
就以我個人比較關注的媒體領域來說,Netflix 也是科技島讀中經常提起的題目。但針對Netflix 這個企業及其代表的產業,畢竟不是天天都有新聞、商業策略也不可能經常推陳出新。所以當科技島讀寫到這個題目時,雖然我仍然總是會被吸引、點開email閱讀,但論點總不外乎是「bundle、unbundle、吃到飽、網路效應」等等。我第一次有想要退訂的念頭也是在此。
但好險周欽華個人也有其他專長,例如在財報的季節,他會專文解析各家網路公司的財報,(比多數媒體都還詳細的)描述這家公司在哪個項目表現得好、哪些賠錢、哪些賠錢是「策略的結果」......等等。至少在我個人原本的視野中,這些內容在其他地方是看不見的。
至於最初讓我想訂閱的動機「提供台灣觀點」,我其實覺得還好 XD 比較多都還是「周欽華帶你認識矽谷」,但要如何把矽谷經驗套到台灣這個地方,其實著墨不太多。
===原文發佈於 2017/6/4===
【提供台灣觀點】我刷了一個月169元的《科技島讀》,因為我想知道「欽華,你怎麼看?」
科技媒體《有物報告》去(2016)年底宣布暫停更新,半年後,2017/5/16 推出新產品《科技島讀》。《科技島讀》推出兩週後,Inside 發了一篇《科技島讀》主筆周欽華的專訪,加上這兩天的雨實在很大、只能耍宅,所以就想來搞清楚發生什麼事情。
去(2016)年12月23日,當時有物報告已經累積超過1000名會員,卻突然向會員宣佈電子報將只更新到12/30。該則公告提到的主要原因是,讀者認為「產品體驗不一致」,更具體的說,是因為有物報告有太多主筆(150位),所以文章的主題與風格各異,導致讀者無法準確期待打開文章後會看到什麼內容。雖然他們曾做各種調整,「但終究效果有限,所以我們決定喊停。」
針對讀者提出的問題,該團隊在半年後推出的新產品《科技島讀》,其解決方式是「讓周欽華一個人主筆」,一週三篇(週二、三、四),訂閱金額是一個月169元、半年899元、一年1699元。
交代完背景資訊,可以進入今天的主題了:
我為什麼願意訂閱《科技島讀》?
先說結論:
在供給端,《科技島讀》團隊主張,他們將提供「台灣觀點」的科技新聞評析。
在需求端,我一直有著「台灣可以往哪裡去」的焦慮。
有供給、有需求、價格可接受,所以交易成立。
- 要向讀者收費,就得滿足讀者的某項需求
媒體營運模式的困境早就是老掉牙的問題了。
在廣告方面要跟Google、Facebook競爭或議價,是癡人說夢;期待從讀者方得到收入,好像也是癡人說夢。
但我個人還是比較期待後者,因為這樣比較接近健康的市場交易。為了衝廣告,帶來的內容碎片化、弱智化、聳動化、甚至釣魚化等副作用,我們都已經看到了。如果一份內容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且這個需求讓他爽到願意付錢、而不是只願意出賣自己的眼球30秒,也算功德一件了。
我在這裡說的不是內容夠「好」,而是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 媒體內容到底滿足了消費者的什麼「需求」?
在思考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時,我想到兩個人,心理學家馬斯洛,以及 Jeff Jarvis。
馬斯洛,就是提出那個會出現在國中公民課本上的「需求層次理論」金字塔的人。
Jeff Jarvis 是《媒體失效的年代》的作者,該書內容的核心主張就是「媒體服務化」。(周欽華也是持這樣的立場。)
總的來說,資訊、媒體和內容滿足的是人類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不是物質上的(吃喝拉撒、食衣住行)。
所以現在的問題變成:媒體滿足了人類哪方面的精神需求呢?
在講這個問題應該怎麼回答之前,我先講不應該怎麼回答。
從市場的角度看,現在的新聞根據「內容主題」做分類,其實很無效。
因為即使看的是同樣的節目,但讀者的動機各異、想要被滿足的需求也不同。以「政治新聞」為例,其讀者可能有很多種:希望台灣更好的人、覺得監督政府是自己責任的人、把政治人物當猴子看的人、想要隨口評論以彰顯自己優越感的人、想要把自己的悲慘命運向外歸咎的人 ……
即使同一則內容恰好可以同時服務不同需求,但如果從一開始製作內容的時候,就先清楚設定要滿足哪種讀者的哪種需求,讀者的爽度勢必會不一樣,而付錢的意願也會跟著不一樣。
- 媒體到底滿足了什麼需求?
如果不用這種舊的、「先入為主」的主題式分類方式,而改從「滿足讀者需求」的角度來看呢?
圖:古騰堡聖經/來源:維基百科
從最早出現的現代媒體—古騰堡印刷術被發明後,最先被大量印製的聖經—其讀者的動機是為了死後的救贖。
政黨發行刊物的讀者,可能是因為認同價值,或是對於政治領袖的偶像崇拜。
美國極早期的報紙提供國際物價和商船進港的時間,其讀者是為了做生意。稍晚出現的「小報」,其讀者是為了娛樂。
現在網路廣傳的心靈雞湯文,則是現代人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燃燒自我所需的柴火。
Facebook 作為廣義的媒體之一,滿足的是馬斯洛金字塔裡的社交需求,讓使用者得以關注朋友和求關注。
591租屋網的使用者則是為了比價然後省錢。
之前編輯七力發過一篇文章,也在講類似的事情:
在出版業,「愛情焦慮」造就了瓊瑤,「成就焦慮」造就了商業型週刊,「金錢焦慮」造就了理財類雜誌,「八卦焦慮」造就了休閒刊物,「風格焦慮」造就了文青出版品,「意義焦慮」造成了心靈雞湯與肉湯。多元的社會追求多元的價值,也就有著多元的焦慮,這是台灣市場與中國市場較不同的地方。
與這種「需求」觀點相對的是,老媒體人(新聞人)經常抱怨「好的內容」沒人看,或是在論述新聞自由時,認為其正當性來源之一是保障讀者「知的權利」。但是在實務運作上,只有「好」和「權利」並不夠,讀者還要有這個「需求」,才能和供給端真正「對接」起來。不然也只是淪為類似「徒法不足以自行」的窘境而已。有好的內容,但沒人看;有知的權利,但讀者不行使。(強調一下,我不是說這種說法是錯的,而是不夠。)
因此,最終還是回到那個古老的疑問「讀者為什麼要看?」反過來問就是,「你的內容滿足了讀者的什麼需求?」
- 周欽華的《科技島讀》滿足了我的什麼需求?
我被《科技島讀》吸引的理由,包括兩個關鍵字:周欽華、台灣觀點,其中又以後者為重。
先講「周欽華」的部分。
首先,至少他是台灣極少數直接跳進「訂閱制」這個難以想像的坑裡的人,我認為他很敢,所以佩服。(雖然《有物報告》收掉了,但現在又推出新產品了,所以還是很屌。)
其次,他過去寫的一些觀察我很認同。例如在講媒體營運模式、媒體服務化。或是他討論 Uber 爭議的方式,不是只在合不合法、服務好不好、應不應該繳稅這些表面的問題上打轉,也點出我一直很疑惑的「開計程車到底還是不是一種專業和特許行業」這個因科技帶來的更本質的問題。在這點上,他之於我,的確就像是意見領袖與粉絲的關係,「他真是講到我心坎裡了!太有道理了!」
但我對周欽華的了解也僅止於此而已,因為過去有物報告的主題真的如一開始所說的,太廣泛了,不是所有主題我都有興趣,例如我沒有真的創業過,因此對經營、管理的主題無感。所以我始終沒有訂閱。
接著再講「台灣觀點」的部分。
算一算,從開始參與社會運動到現在,也快五年了。參加社會運動的其中一個重要動機,就是希望台灣更好。但要怎麼實踐?這是個永遠無法完整解答的大哉問,也是個不會真正解決的焦慮。
即便看了一大堆矽谷數位產業巨頭、芬蘭教育模式和無條件基本收入、荷蘭的綠能發展、瑞典的高稅收制度等「通往美好社會的道路」相關資訊,仍不足以回應前述的焦慮。因為不可能全部照抄、直接移植來台灣,這中間需要的就是「台灣觀點」:別人這樣做,做得很好,那台灣可以怎麼做、台灣的現況又是什麼?
所以,相較於《有物報告》時期強調的「深度評析」,這次《科技島讀》主打的「台灣觀點」更吸引我。
- 怎樣的內容才稱得上「台灣觀點」?
但昨天又有另一個人問我,到底怎樣才稱得上「台灣觀點」?
我姑且給一個很粗略的標準:
一篇內容,除了有價值跟深度之外,由台灣讀者來看,能夠得到比「外國讀者來看」更多的啟示。
所以,如果要以產出「台灣觀點」為目標的話,在產製內容的過程,要時時問自己,這則內容跟「台灣人」有什麼關係?
有些媒體(例如 BuzzOrange、關鍵評論網)試圖在做這件事,在每篇文章前面加上一段「為什麼關注這個議題」、「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導讀,但老實說,我覺得做得還不夠好。
這段「導讀」,大致分為兩種取向。
一種是「理論先行」,亦即過去新聞教科書上愛講的「新聞性、公共性、衝突性」等等,但說穿了,就是毫無來由地說「這很重要、這很重要、這他X的很重要」,這跟「與讀者的關係」不一定等價。(這也是我為何無法接受很多人用很單薄的理由,批評讀者不看國際新聞,因為我就看不出來跟我有什麼關係啊。)
另一種是從「讀者的人生經驗」出發,找出讀者跟這則內容的關係。具體來說,通常是「比較」,比較台灣跟某一件事。(姑且設定讀者為「台灣人」)
就算是講一件發生遠在天邊的事情,例如敘利亞難民,除了單純敘述事件發展、給予難民同情,還能再拉出一段解釋這跟台灣人的關係為何。例如:台灣有沒有《難民法》?如果敘利亞難民要來台灣,可以嗎?如果台灣人因為中國打來而成為難民,可以去哪呢?
要傳播一件事情,不能只強調有多重要,還要持續從讀者的角度逼問自己「So what?」
或是 Facebook 推出新服務,例如 instant articles。那這跟台灣的臉書使用者有什麼關係?
讀取文章速度變快?(但這並沒有對台灣人來說比較特別,全球的臉書使用者都一樣)
節省網路流量?(這如果能夠加入台灣人網路流量和手機月租費的計算,做出每個月省下多少手機費的結論,或許就稱得上更相關)
媒體業的廣告又更被臉書綁架?(也許能試算看看,蘋果日報一天有多少比例的內容放進 instant articles 後,一年會減少多少收入,一年後可能裁員多少)
這裡再提供一篇,關於行動支付的討論,且我認為是符合以上所說的「台灣觀點」標準的。
很明顯看得出來,要做到這個標準,絕對需要更豐富的背景知識。因為不只要了解「這件事」,還要了解「台灣現況」,才有能力「做比較」。
- 周欽華:請「聘用」我,而不是把我當網紅
前面已經談了:《有物報告》到《科技島讀》的過程;從「滿足讀者需求」的角度看待媒體服務化的現象;《科技導讀》滿足了我「怎麼讓台灣更好」的焦慮;以及怎樣才算是「台灣觀點」。
最後一段,來討論讀者與作者之間的關係。因為周欽華在Inside那篇專訪中說了一句我不太能理解的話:請「聘用」我,而不是把我當網紅。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周欽華本人倒不是那麼強調個人品牌。
「的確,我自己並不希望打造個人品牌,在有物報告時期,我是想用接近雜誌的概念去經營它;現在我也不想用知識性網紅形容自己。
知識性自媒體跟讀者之間的關係,應是更加『商業性』的信任,讀者會訂閱《科技島讀》這個媒體等於是「聘用」我,幫他整理所需的科技趨勢,而非明星式的崇拜。」
圖:中國最紅的知識性網紅,羅胖羅振宇
我在很前面有提到,我願意付錢訂閱的原因之一,是周欽華過去在討論媒體產業和Uber議題時,提出的觀察角度,我很認同。所以在其他議題上,我也會想知道「欽華,你怎麼看?」這個關係,就是意見領袖跟追隨者的關係。(在此,我把「網紅」跟「意見領袖」當作同義詞。)
所以,我不太能理解他口中「聘用」的概念。因為一個老闆要聘用員工,通常是有個很明確的目的,再根據這個目的,去找適合的人來幫忙完成這件事。但作為讀者,我沒有想要周欽華來整理一週大事給我聽,我的需求是想知道台灣還能往哪裡走(也就是「台灣觀點」),那麼,「聽聽看周欽華怎麼說」跟「聘用周欽華來說」,到底有何差異呢?
- 目前看了15篇,大約一半稱得上是「台灣觀點」
從前天按下訂閱到現在,我只讀到第15篇,目前《科技島讀》網站上總共有41篇文章。以我目前看完的15篇文章來說,大概有50%稱得上是「台灣觀點」,另外一半還是以「單純」的評析為主,也就是台灣人來看,比起外國人來看,收穫應該是差不多的。
現在要評價這169元花的值不值得,還有點早,畢竟爬文還爬不到一半,所以我要繼續看了。
希望《科技島讀》未來能夠更符合他們宣稱的「台灣觀點」,滿足我對於「台灣還能如何更好」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