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徵:「我不管她反動不反動,她是我妻子!」——大師素描•容庚(之三)

大家備份
·
·
IPFS
·
2015-09-24*容先生準備從海珠橋跳進珠江,但橋上人來人往,他想等到深夜。這時,有人喊他。容先生轉過頭,看到一個老朋友。人家問他去哪裡。老教授直愣愣地回答:「去死!」

【一】

發動「文化大革命」策略深謀遠慮。為什麼要搞這樣一場運動,當時幾乎沒有人看得透。

1965年11月,姚文元在上海《文匯報》發表文章,指責京劇《海瑞罷官》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大毒草」。這出戲的作者是北京市副市長吳晗,姚文元顯然有很硬的後台。於是全國學校和政府機關都組織討論和批判。

容先生從來不看別人的臉色,心裡怎麼想就怎麼說。他反對批海瑞,在討論的時候講:「歌頌海瑞沒有什麼不好,連清官也不能歌頌,難道要去歌頌明代多如牛毛的貪官?」

報紙全由當局掌控,一起指著海瑞痛罵。

容先生覺得那是不顧良心說瞎話,在一次座談會上講:「我一看關於《海瑞罷官》的文章就頭暈,我不同意姚文元的意見,所以我不願意再看其他人的文章。」

省社會科學聯合會請他去討論「清官」問題。他一口回絕,跟別人講:「有人說清官比貪官更壞,這等於說四清幹部比四不清幹部更壞,這有什麼好討論的?」

他還公開說:「海瑞是清官好官」,「共產黨裡出幾個海瑞不是很好嗎?」

《文彙報》採訪容先生,他老實不客氣,說姚文元批判吳晗的《海瑞罷官》是「打棍子」,「扣政治帽子」,「如果這樣整吳晗,所有正直的知識分子都會寒心」。

【二】

1966年5月4日,中山大學開全校大會,校長李嘉人動員搞大批判。會後文科各系停課,組織學生寫文章批吳晗。

5月9日,中共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主持動員大會,確定中南各省公開批判的名單。廣東有四位上榜,他們是:中山大學教授容庚和劉節、作家秦牧、中山醫學院院長柯麟。

這時「文化大革命」還沒有正式開始。不是很久以前,陶鑄書記才向挨批的知識分子認錯,宣佈「今後不能採用大搞群眾運動的辦法來解決思想問題」。在中國快速滑向災難深淵的時候,很需要官員們堅持自己的良知,拿出一點「松樹的風格」。但我們的民族沒有這樣的福氣。將「文革」的責任推給少數幾個人是不對的,把避免那種災難的希望寄託在少數幾個人身上也不實際。

5月16日,中央政治局正式作出搞「文化大革命」的決定。三天後,陶鑄以中南局第一書記的身份作動員,慷慨激昂地說:「這次文化革命就是要徹底揭露那些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所謂‘學術權威’,奪取文化領域中的領導權。」

政府官員審時度勢,果斷地拋棄了容先生,不但不加保護,還把他挑出來當槍靶。於是,按照全國收拾吳晗、鄧拓、廖沫沙「三家村」的套路,容先生和歷史系的劉節教授、外語系的謝文通教授成了中大校園裡的「三家村」,千夫所指。

6月5日,中大黨委發出通知,鼓動教職工和學生對容先生他們進行更猛烈的批判:「這幾天來,我校廣大師生員工,激於對反黨反社會主義分子的義憤,紛紛起來寫大字報揭發批判容庚、劉節、謝文通......反黨反社會主義的罪惡言行,這是我校廣大師生員工高度的社會主義覺悟的表現,是捍衛黨、捍衛毛主席的最可寶貴的革命行動,我們堅決支持你們。」

從上到下各級官員沒良心的服從,使「文化革命」的野火立刻燒遍全國。也許有人會說,中大黨委的領導也是不得已。要是這樣,那就得改掉使人不得已的制度。不然的話,中華民族有可能一次又一次遭受厄運。

【三】

中山大學的魯迅紀念館是一座漂亮的平房,紅牆綠瓦,周圍是青翠的草地。東頭有一棵巨大的鳳凰樹,明亮的陽光透過它精緻的細葉,從落地窗輕輕灑進屋裡。

就在陶鑄書記主持大會,把容先生定為批判對象那一天,中文系在這裡組織教師和研究生開會批鄧拓、吳晗和廖沫沙。大家還不知道容先生是省領導指定的轟炸目標。

容先生發言,說鄧拓他們的文章已經連續發表了很久,到這時才批判,那是有意整人:「乾嘛不早點發現毒草就拔去呢?這是放長線釣大魚,放多了再拔。」

他覺得鄧拓他們寫點諷刺文章並沒有錯:「毛主席講,我們的工作也有缺點,九個指頭[對]一個指頭嘛。我看拿出一個指頭讓人家講講也好嘛。」

「毛主席自己說過‘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但現在卻把這批文章說成反黨反社會主義,還有誰敢提意見?」容先生對大家說。「這不是防民之口嗎?這樣防民之口,只好掛個牌牌:‘莫談國事’了。這樣一來,誰還敢說話,台灣不是又該說我們興文字獄,焚書坑儒了嗎?」

主持會議的系領導問:「不管台灣如何看,你自己看是不是文字獄?」

容先生回答:「我看有點像文字獄,這也‘反黨’,那也‘反黨’。」

這本來屬於言論自由,但卻成了大逆不道。從5月30日到6月2日,古文字學研究室連續四天開會,批判容先生。

老人家面不改色,不停地跟別人辯論。批他的人抓住「文字獄」的講法不放,容先生作了點讓步,說:「那天我一時糊塗,立場不穩,說出了‘文字獄’三個字。」

對方不依不饒,糾纏不休。容先生生氣了,頂回去:「我沒寫文章,才說錯幾句話,也是反黨反社會主義,這不僅像‘文字獄’,簡直是‘文字獄’!

到最後,容先生驕傲地告訴批判他的人:「你們扣大帽子,說我反黨反社會主義,越大聲越好,罵得越痛快越好。痛快是痛快了,但能解決問題嗎?你們說不服我。」「我‘反右’時期就講過,我是一把鬼鎖,一匹野馬。你們打不開我這把鬼鎖,你騎不上我這匹野馬。你騎上去,我就把你顛下來。」「你們這樣連批十天也是一樣攻我不下!」

他盯著對方的眼睛說:「你說我是反黨反社會主義,你又能拿我怎麼辦?......你能槍斃我嗎?」

【四】

那時的批判只是恐嚇,不需要講理,更不需要說服。

中大校園裡,指責容先生的大字報鋪天蓋地。《中山大學》校報刊登了中文系研究生寫的《堅決砸爛容庚這把「鬼鎖」!》。

容先生不會被嚇倒。在以後很長時間裡,他一直揣著這份校報,經常拿出來給別人看,發洩對那些不肖弟子的不滿。

他特別憎惡名字簽在最前頭那個研究生。後來這位學生留在學校工作。幾年之後,年輕人從「五七幹校」回來,在辦公室遇到容先生。老人家敲著桌子問:「你回來了?」

年輕人還來不及回答,容先生就說:「我恨死你!」

當時「文化大革命」還沒有鬧完,但容先生不管這個。

經過一陣狂熱,許多當年的紅衛兵已經恢復了對學術權威的敬重。年輕人說:「容老,我很理解您。那張大字報我簽了名,我向您檢討,向您賠禮道歉。我當時也是迫不得已,我是從省委被叫回來簽名的。他們都已簽了,留下最前面空當讓我簽,我是最後一個簽的。」

容先生說:「大字報說的十二條,事實都是真的,話也是我說的。但我們看法不同。你們說是反動言論,我認為不是。我最恨那兩句話:‘砸爛鬼鎖,宰掉野馬’。誰說的?」

「我是從外面回來,大字報已寫好,我簽了名,」年輕人回答。「是誰起草的我不知道。我們年輕人沒有政治經驗,請您原諒!」

「不行!你一定知道。你不告訴我,我就恨你!」

「事情已經過去了,給您造成傷害。年輕人懂事了,會改正的。」

容先生忿忿地說:「哼!你還是不說。」

以後好幾個人證明那個年輕人確實不知情,容先生才消了氣。

【五】

1966年夏天,中山大學的教授們被抓出去批鬥和遊街。在批鬥會上,他們頭戴紙糊的高帽,脖子掛著大木牌,上面寫著「牛鬼蛇神XXX」,彎腰低頭,任由別人臭罵,還常常挨打。遊街的時候,他們戴著高帽,掛著木牌,一邊用木棍敲打鐵桶,一邊喊:「我是牛鬼蛇神XXX!」

其實要批倒一個觀點,就得拿出更好的觀點。如果一個主張是對的,不讓別人說,或者嚇得別人不敢說,它還是對的。搞批鬥遊街,可以毀掉一個民族的形象,卻不能推翻任何觀點。

容先生天天挨鬥,還被逼著去割草和掃大街。一開始,他忍了。批鬥會上,紅衛兵喊:「打到容庚!」「容庚罪該萬死!」會後掃大街,他跟別人說:「容庚沒有罪該萬死,容庚罪該掃地而已。」

後來紅衛兵在當局的慫恿下越鬧越凶。校園中心有一座漂亮的惺亭,被紅衛兵粗野地改稱「鬥牛亭」。9月的一天,紅衛兵要抓容先生和劉節、謝文通教授到那裡批鬥。

容先生不願再受污辱。頭天晚上,他對妻子說:「我的存款夠你以後生活用,我要去自殺。」

容太太回答:「你死了,我留下還有什麼意思?不如一同去死吧!」

中大校園後面是橫貫廣州的珠江。老兩口約定,容先生騎自行車,容太太坐在後面,深夜從岸上衝進江裡。

有些老夫妻的感情看上去不像年輕人那麼熱烈,實際上他們愛得很深很深。

【六】

稍微冷靜之後,容先生不願連累愛妻。

第二天從批鬥會回來,容先生滿面通紅,渾身濕透。容太太打水給他洗臉,讓他上樓休息,自己去廚房為丈夫煮稀飯。不到十分鐘,容先生騰騰騰下了樓,推起自行車就往外走。

容太太連忙問他去哪裡。

「省政協,」容先生匆匆回答。

容太太說:「現在下午四點多,等你到省政協,人家早就下班了。」

但容先生已經不見蹤影。

中大離市區很遠。容先生到省政協,那裡已經大門緊鎖。他是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常委。但政協聽黨的,在那個時候,絕不會搭救落難的書生。

容先生往回走,準備從海珠橋跳進珠江。但橋上人來人往,還有士兵站崗。他想等到深夜。

這時,有人喊他。容先生轉過頭,看到一個老朋友。

人家問他去哪裡。老教授直愣愣地回答:「去死!」

老朋友趕快勸他,把他接回自己家裡。

容先生晚上沒有回去,容太太四處尋找。她想起丈夫早些時候講過的話,覺得他必死無疑,對著親友痛哭。親友毫無辦法,只能陪著流淚。

老朋友反復開導,容先生逐漸打消了輕生的念頭,三天後回到家裡。

不久,掌權者把容先生趕出住了二十年的「九如堂」,要他搬進一套窄小的房子;接著又說容太太是「地主分子」,把她押回東莞老家。在東莞,容太太挨批挨鬥,被迫天天掃大街。

容先生一向死硬,不停地要把妻子接回來。

學校當局煩了,叫他不要再鬧,說容太太是地主階級,是專政對象。

老先生回答:「我不管她是不是地主,反動不反動。她是我妻子,我就要她回來!」

容先生年近八十,孤身一人,每天拿著飯盒到食堂買飯。那時工農業被當局搞得一塌糊塗,全國人民缺吃少穿。城裡人每月只能憑票買很少魚和肉。有一次,中文系不知從哪裡搞回一些魚,賣給教師,大家像過節一樣高興。容先生有兩斤的份額。他笨手笨腳地把魚殺了,放到鍋里煎,誰知全燒煳了,成為一塊塊黑炭。

專制狀態的特點是人民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容先生感到孤獨淒涼,前景茫茫,又動了輕生的念頭。好在同事關心他,愛戴他,趕緊給他開解,把自己的魚勻給容先生,才讓老人激動的情緒慢慢平復下來。

*備份小編:

尚有下文但沒有緩存,僅得標題及摘要︰

你們有沒有讀過《正氣歌》—— 大師素描·容庚(之四)

容庚先生的故事得到一些讀者的贊揚。其實我的文字沒啥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是容先生。在一個俗氣的社會,他的正直,振聾發聵。今天發了故事的最後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大家備份騰訊大家已在2020年2月被中國網信辦勒令關閉,故希望在這裡把部分文章救回來。歡迎各位留言交流。【2024年起此處不只備份騰訊大家文章,唯會註明。】如備份文章作者想撤下稿件,請留言通知。
  • Author
  • More

走向九七》對抗中國如螳臂擋車——李福善談北京學運及起草基本法

走向九七》信心、居英權和立法局發展——李鵬飛談「六四」後的香港形勢

走向九七》願祖國傾聽海外兒女心聲:徐四民談政協會議三大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