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两种自由(Part 2)

AccountlKiller
·
(edited)
·
IPFS
·
Luke Smith:https://youtu.be/eJMU0kMqsDA

前文:从保罗到奥古斯丁,我们对自由的定义又进了一步 — — 自由,就是让人从罪中脱离出去;自由,就是让人免于受到冲动的支配。无论这种冲动是来自先天还是后天,一个自由的人都可以把它们全部推开,然后静下来好好地问自己,“这么做对我真的好吗?我到底该怎么做?”。一个自由的人不会说,“嗷嗷,我受不了了!我要吸毒,我要吸他妈的;我要搞黄色,我要搞他妈的”。一个自由的人,他不会受冲动的支配,他也不会找各种借口掩饰自己的冲动。一个自由人,他能坐下来、正视自己,像法官一样做出公正的裁决。

我之所以会说现代社会把一切都给糟蹋了,不仅仅是因为现代人受到冲动的支配 — — 社会还鼓励他们这么做!现在的社会舆论风气让人们误以为,是冲动和欲望构建了人的身份。

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身上就已经被打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这些标签构建了人的基础身份认同。但我们身处的这个现代社会,它在人成长的过程中,用隐喻和暗示的方法不断地给人灌输一种思想 — — 譬如说,你抑制不住自己的性冲动,那么你就是一个“老色批”,这个“老色批”就是你在社会中的身份;再譬如说,你抑制不住自己刷手机的冲动,恨不得24个小时都泡在社交媒体上,那么你就得在社交媒体上构建身份认同;还譬如说,有些人会用他每天看的电视剧来构建身份(XX剧迷),或者用他喜欢的歌曲来构建身份(XX歌迷)。


我上面说的东西,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但很少有人把它当作一个问题 — — 现代人喜欢用各种各样肤浅的东西来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这又有什么问题呢?然而,假设我们把这种肤浅的认同推理到极致,“人”本身的定义都会发生扭曲。我甚至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不存在了,人沦为了欲望和冲动在现实中的投影。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摆脱控制的手段,它最初仅仅是一个工具 — — 但当个人主义走到今天这一步,它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灾难。

现在,无论是在互联网还是在现实中,当我们试图说服他人过一种更好的生活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情况 — — “老铁,我觉得你应该冷静一下,你现在做的事情对你自己其实没好处”。听到这话的人,不会把我们的批评当作是一个普通的批评,而是会把这句话当作对他个人身份的一种侵犯。为什么呢?因为当人活在罪恶中时,他就会用自己的恶习来构建自己的身份。你以为你仅仅是指出了他的恶习,但你实际上是在摧毁他的身份认同。

上面说的这种情况,可以概况为“身份政治的统治”,这甚至要比“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更加糟糕——比抛弃原本的社会认同,并爱上恐怖分子更糟糕的是,你会弃绝自身的存在,并将这个存在本身交给罪恶。当然,我们也可以来一个“反向操作” — — 如果我能牢牢地控制住自己的冲动和欲望,那么我就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也就是说,通过自我控制,我成了我自己的主人。


对于一个刚刚进入青春期的青年而言,有性冲动是再正常不过了,但这不意味着那个青年就应该完全受制于自己的欲望。他要做的是抵制种种诱惑 — — 不要把时间都浪费在Ins或者P站上!他可以采取一些“自我技术”,让自己主动地远离这些东西。

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去拒绝罪恶,他可以坐下来冷静地审视自己的生活,那么他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这是一个视角的问题,如果我们总是把第一人称视角当作理所当然,我们很难不被欲望和冲动耍的团团转 — — 一个活在罪恶中的人,虽然他的个体行为经常是前后颠倒、不可预测的,但如果你把这一类人看作一个整体,他们实际上是这个社会里最容易受到控制的一类人。要统治这一类人简直再轻松不过 — — 只要你给他们提供一些高度刺激的文化产品,或者你告诉他们,你的政治对手想禁止他们继续享乐,你就能操纵他们的行为。

但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视角,如果我们可以把“我”当作“我这个人”的代理人 — — 我们就获得了一种“上帝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这是走出罪恶的第一步。

键政圈是傻瓜的聚集地,这话不假,因为这些傻瓜总是以为自己的生活被某种不可控制的力量给控制了。不过,鉴于这类人在网上的声势实在浩大,我更想把他们称为“喜欢被人利用的傻瓜”。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假设自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生活,那么在现代社会里,他就等于是把控制权交给了别人。如果真的有人可以满足你的欲望或者冲动,那你就不仅仅受到罪恶本身的奴役,你还被那些能制造这种罪恶的人给奴役了。


所以说,罪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控制手段


古典社会的情况和现在大相径庭,在回顾古人的生活时,我们会发现 — — 他们的政府会发布各种各样的法律以禁止滥交、禁止吸毒。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政府还会主动出击,去寻找并惩罚那些有违社会公德之人。有人会说,这样的社会简直完全没有自由可言!但我却不这么看。

一个真正有能力管理社会的政府,它存在的目的是增加这个社会的“总体自由”——它不会任由社会成员制造分裂,政府会化身成一股抵抗欲望与冲动的反作用力。社会中,总有人会因为受制于欲望与冲动,做出一些罪孽深重的举动——不仅仅是伤害别人,其实大部分情况都是伤害自己。举一个可能会冒犯到别人的例子,就譬如说一个人因为滥交感染了艾滋病,他因为抑制不住自己的冲动,最后毁掉了自己的生活。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不断发生,政府应该怎么做呢?它得形成一股反作用力,来对抗这种冲动。

也不一定是要作为统治者,譬如在一个家庭之中,当孩子做出了一些明显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时,父母理应去制止——而不是认为“我侵犯了我孩子的自由”!在你主动干涉孩子的生活时,你制止了他的错误行为,你将他从罪恶中脱离出来,这其实增加了他的自由。因为一个人要么是冲动和欲望的奴仆,要么是道德准则的奴仆。后者会让人过上一种节制的生活,而前者的欲望则是无穷无尽,同时也是自相矛盾的。


一个好的社会,一个好的政府,不能对人的所有行为大开绿灯——它需要给人施加各种限制,以防止社会中的成员跌入罪恶的深渊。

我可以设想一个完全不设防的“开放社会”,这里的人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一种在各种欲望里来回打转的机器。

讲到这里,我希望大家能明白古典自由与现代自由的区别,但还有一点需要澄清——这种自由,归根结底与“违不违法”或者“和不合乎道德”没有关系。我不是说一个自由人一定得是一个正人君子,我的意思是——一个摆脱了罪的自由人,他能够充分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做出理智的决定。

最后的建议,摆脱罪恶的第一步,就是不要让一种身份认同主宰你的生活。如同前文所言,身份认同往往建立在罪的基础上,而罪又来源于冲动和欲望。这种欲望可能是先天的(性欲),也有可能是后天的(沉迷于电脑游戏)。你不应该把自己的身份认同建立在这些东西之上,或者说白了,你不能让这些东西控制你。如果你真的想获得自由,那么你就要学会去拒绝这些诱惑。另外,你也要经得起他人的批评——而不是把它看作一种人身攻击。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AccountlKillerWhat sphinx of cement and aluminum bashed open their skulls and ate up their brains and imagination?
  • Author
  • More

非美的美国

《福音书摘要》:第一章

《福音书摘要》: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