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书摘要》:作者前言(第三部分)

AccountlKiller
·
·
IPFS
·

对于那个能揭开一切奥秘的“终极启示”的来源,来自不同属灵教会的人士会往往给出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说它是来自保罗,有些人说它是来自历史上的某些重要会议,有些人说它是来自某位教皇,还有人说它来自元老院,甚至还有人说它直接来自圣灵——是私人性质的启示。

通常情况下,如果你知道“终极启示”是从何而来,那么一个比较自然的做法就是用那个源头为这个启示命名。但当这个启示是来自神父、东正教会内部书信、教皇法令、《谬说要录》或者路德的《教义问答》的时候,他们却不这么做。这个反常的现象令人难以理解——按理说,“终极启示”就像是一个蓄水池一样汇聚了在它之前的所有智慧,因此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启示。将它作为信仰的根基,用源头为它命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他们却没有这么做。与之相反,这些人明明宣传的是与基督完全不同的教义,但他们却把东西都归到基督的名下。

好吧,现在就让我们按照他们的说法,去看看他们笔下的这位耶稣究竟说了什么吧:耶稣说过,他用自己的宝血把全人类从亚当的堕落中拯救了出来;耶稣还说过,上帝是三位一体的;耶稣又说,圣灵先是临到了使徒的身上,然后通过按手礼传给了教会里的圣职人员;耶稣甚至说过,为了得到救恩,你们需要遵从七种圣礼,圣餐还应该按照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

翻翻福音书,上面这些东西里有哪一个是来自耶稣的原话?耶稣可曾给出过哪怕一丝一毫的暗示?没有!这些东西全部都是教会强行把自己的教义归到了耶稣的头上。他们应该把这些假的教诲和假的信仰称作“来自圣灵的教诲”或“对圣灵的信仰”,而不是“对基督的信仰”!

“对基督的信仰”有且只能建基于耶稣本人的教诲,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从福音书出发,才能寻找到一条建立正确信仰的路径。如果用耶稣的原话来说,就是“不要把任何人称作你们的‘老师’,因为你们的‘老师’仅有一位,那就是基督!”。这句话是如此的清晰明了,以至于没有任何辩论的必要——可奇怪的是,虽然道理听上去是这么回事,但是直到今天为止,耶稣的真正教诲还是以虚假的、完全不正义的形式与《旧约》混合在一起,并没有人试图把它从其中分割出来。同样,也没有人试图扫清那些以圣灵的名义胡乱添加在耶稣身上的东西。

更加奇怪的是,在今天,持有极端相反立场的两类人都在这同一个地方犯下了错误。这两类人分别是教会的领袖,以及研究基督教历史的自由思想家。我们先看教会那边,教会领袖把耶稣称为三位一体的第二个格位,但如果你想领悟他的教诲,你必须要通过三位一体的第三个格位(圣灵)的筛选——也就是说,为了明白耶稣的教诲,你得先读懂《旧约》、读懂使徒书信,读懂教父时代的早期著作。这么做的结果是,教会领袖颁布了一些非常奇特的行为准则,并且把这些行为准则也说成是耶稣的教诲。和教会的做法非常相似的是,另一派不把耶稣看作神,他们也不按照耶稣的原意去理解他的教诲,他们更愿意参考经保罗等人转译后的解读。

这些学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把耶稣视作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这么做等于是从耶稣的身上剥夺了他最合法的人权——任何人都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耶稣在福音书中无数次称自己为“人子”)。还有一些学者,他们为了解读耶稣的讲道,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在学术化的写作过程中添油加醋地让耶稣说出了一些他根本不可能开口去说的东西。这些学院派的翻译员中最出名的一位就是欧内斯特·勒南,以他为代表的这一帮子人,他们根本不在乎耶稣本人究竟说了什么,他们更在乎其他人对耶稣的解读,而且他们也完全没想过要把这二者分开处理——和教会领袖一样,他们对于我们理解耶稣的教诲来说同样毫无用处。在我看来,这帮人自始至终都只把耶稣看作当时的一个社会现象,他们想知道耶稣传道的过程,以及他的生活环境。总而言之,想理解耶稣的教诲就必须从耶稣本人的讲道出发,而不是参考别人对他的错误解读。


不言而喻,这些历史学家不应该让自己犯下这样的错误。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如下:1800年前,某个穷人突然出现,并且向人们说了一些话。随后,他就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所有人都遗忘了他——到此为止,他和无数在历史长河中被人们遗忘的个体没有任何区别。

而在接下来的200年中,世界上并没有人在谈论他的事迹。但又是非常突然地,某个人想起了关于他的事情,顺便还把关于他的事告诉了另一个人。然后,这第二个人又告诉了第三个人。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数以亿计的人都听说了他的事迹——无论是聪明人还是蠢人、无论是受过教育的人还是文盲,他们都对一件事坚信不疑——这个人是神!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究竟该如何解释这个不可思议的神奇现象呢?

对于上面这个问题,教会领袖给出的答案是,之所以这件事会发生,是因为耶稣他真的是神——因为他是神,所以他是神!如此一来,所有问题都解决了,是吧?但如果这个人不是神呢?我们究竟该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如果这个人不是神,为什么所有人都信他是神?

至于学院里的学者们,他们的确是在殚精竭虑地试图挖掘出有关耶稣生平的每一个细节,但他们却没有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无论他们的“历史真相学”做的有多好,就算他们能100%地重建出了耶稣的整个人生,细节到耶稣每天什么时候吃饭、在哪里睡觉都搞的一清二楚,他们也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个人——请注意,这里的耶稣是人,这个人究竟为何能对当时的人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个人能被我们铭记至今?学者们根本无法回答这些问题。

顺便一提,这些学者所做的绝大部分工作就是从弗拉维奥·约瑟夫斯撰写的历史书中挖掘材料,寻找历史书和福音书的相似之处。但我必须指出,这些人也压根没有什么新发现。

回到刚才的问题,如果要回答它们,仅仅依靠史料是不够的——知道耶稣在哪出生、知道是谁把他养大、知道他在罗马的哪个地方做了什么、知道当时的人们是否真的相信他,就算知道这些事,对解决问题也没有帮助。真正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是耶稣本人的讲道——是耶稣对人们说出来的教诲,使得他从其他历史人物中脱颖而出,直到今天依然被人们视为真神。

也就是说,如果你真的想解决上面的问题,你应该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理解这个人的教诲——知道耶稣他本人到底说过什么,而不是沉迷于那些关于他的庸俗解读——这些庸俗解读自福音书诞生之时就一直阴魂不散,直到今天也是如此。非常可惜的是,那些学院派的专家们对此却不屑一顾——在意识到基督是一个人而不是神后,基督教历史学家对这件事欣喜若狂,以至于他们发了疯似的想证明一件事:耶稣的教诲并不神圣,因此也没有去理解它的必要。

学院派在这条路上走的越远,他们就越不可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们在试图证明耶稣只是一个凡人,他说出来的话也并不神圣的时候,就已经错过了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如果你想让我给你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只要看看勒南和他的追随者就行了:哈维特,这个天真的傻瓜宣称耶稣本人不是一个基督徒;苏里斯,他在自己的书里把耶稣写成了一个愚笨、粗鲁的蠢货。

写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都明白我们的任务是什么了。首先,我们的任务并不是去证明耶稣不是神,进而否定他说出来的话。其次,我们的任务当然也不是要去证明耶稣到底支不支持天主教。我们的任务是理解耶稣说过的话,理解这些教导里的精华部分——要明白,耶稣之所以被人们看成是一个神,是因为他说出来的话是如此的崇高、珍贵!最初的时候,我的想法是:既然没有人来做这项工作,那么就由我来完成吧!那个时候,我这么做只是为了自己。但是在我完成了这项工作后,我也非常乐意把它奉献给我的兄弟们!


假设这本书的读者从小就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长大,之后加入了那个巨大的知识分子圈子,除非他本人具备健全常识和一颗尚未泯灭的良心,否则他很容易被“正统信仰”中不协调的那些部分搞的晕头转向。对于这样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我必须指出,是耶稣的教诲让他明白了爱与尊重——要不然他就会像古谚中写的一样,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如果不是耶稣的教诲在他的灵魂中做功,他就会像他的知识分子同行一样,把基督教视作一种危险的迷信。

对于这样的一位读者,我会向他发问,“既然道理你都明白,那么究竟是什么把你推离了正道?”。接着,我会告诉他,“基督教信仰中那些迷信的部分,和耶稣本人的教诲没有任何关系,那些内容是被教会强行缝合进了福音书,进而成为了基督教的一部分”。因此,就像我在前言中多次提到的一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你的目光应该仅仅只聚焦在耶稣本人的身上——他做了什么,他说了什么,这是唯一重要的、对我们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的东西。

相信这样的一位读者在阅读我这本摘要的时候,他会逐渐发现,基督教不仅不是崇高和粗鄙的混合物,同时更不是一种迷信,与之完全相反的是,在耶稣的教诲中包含了有史以来最严格的、最纯粹的、最完整的形而上学和德性智慧——远远超过了当今时代人类智慧能够抵达的极限高度。耶稣的教诲是如此的熠熠生辉,尽管不是有意为之,但其中涵盖的东西却已经对人类在政治领域、科学领域、文学领域和哲学领域的所有活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虽然数量极少,但想必有部分受过教育的读者迄今依然恪守教会的信条,但他们所寻求的东西不是在外部世界生存所需要的意义,而是内心世界里的平静。对于这样一批读者,在你们阅读正文之前,我得先问你们一个问题——在灵魂深处,究竟哪个东西更有价值?是精神层面的平静,还是真理?如果你所要的仅仅是一时的平静,那么我建议你也不用继续读下去了。如果你所要的是真理,那么我希望你能记住一件事——本书所谓的“来自基督的教诲”,和教会所谓的“来自基督的教诲”,虽然名字上是一个字不差,但内容却完全不同。如果有人觉得我写的东西和教会说的东西差不多,那么他就和一个听基督教讲道的穆斯林没什么区别。

进一步说,对于这类读者而言,真正的问题不是在于哪一边的教诲更加符合他的信仰——真正的问题是,他的头脑和良心更趋向于哪一边的教诲。是站在教会那一边,去接受一种建基于调和所有经文中的矛盾的、和稀泥式的教诲?还是接受直接来自耶稣基督本人的教诲?最后,对于这种人来说,这个问题可以被简化为:你究竟是想保留过去的信仰,还是学着重新做人?

我们还有必要来假设第三种情况,如果我的读者是这么样的一群人——他们之所以向外界宣称自己认同教会所谓的那种信仰,并不是因为他们真正相信它,他们只是把宗教仪式和去教会听讲道当作自己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外界因素让他们难以接近耶稣基督的教诲。那么对于这群人,我希望你们能明白:无论你们有多少持有相同观点的同伴,无论他们位子坐的有多高、手上的权力有多大、头衔和名号听上去有多响亮,你们都不配坐在原告的位置上对他人评头论足,你们永远都是被控告的那边!不是被我控告,而是被耶稣基督控告!

在过去那么长的时间里,这些人一直都在被迫说一些违心的话。就算他们真的证明了自己想证明的东西,他们的证明也仅仅只是在为教会提供的那些自相矛盾的东西圆谎。他们应该明白,其实归根结底他们不需要去证明任何东西,与之相反的是,他们应该给自己的行为做一个交代——为什么他们敢把以斯拉、提奥非勒说的话和耶稣的教诲相提并论?为什么他们敢把议事会颁布的法令和耶稣的教诲相提并论?为什么他们能允许自己过度解读从神的口中说出来的话,并且用人的语言去替代它们?对于以上种种亵渎神明的行为,他们要给出一个交代!

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对自己毁谤上帝的行为给出一个交代!他们把自己心中所有的狂热都用在一件事上——承认耶稣是神,但同时却忽略了耶稣说过的每一句话。他们要对自己的诈骗行为给出一个交代!耶稣的教诲本该是应向世人公开传播的好消息,但他们却以圣灵的名义取而代之。数以亿计的人们本应该聆听耶稣的教诲,结果却被他们剥夺了得到这个好消息的权力——这样的事情至今仍在发生。耶稣的本意是为世界带来和平与爱,而他们却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持续不断的教派纷争,数不清的宗教审判与邪恶行为,都被他们扭曲到了耶稣基督的名下。

对于最后这种人,可供他们选择的方案只有两个:其一是谦卑的忏悔、承认自己说过的所有的谎言,并且停止迫害那些揭发了他们的人。如果他们不肯这么做,那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就只剩下一条——来迫害我吧,迫害这个说出了真相的人吧!在写完了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事做好了准备。虽然我对自己身上的弱点感到忧虑,但我同时也被喜乐充满!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AccountlKillerWhat sphinx of cement and aluminum bashed open their skulls and ate up their brains and imagination?
  • Author
  • More

非美的美国

《福音书摘要》:第一章

《福音书摘要》:导论